Tuesday, March 26, 2013

《光荣绽放》——中国十大青年古筝演奏家音乐会


《光荣绽放》——中国十大青年古筝演奏家音乐会


《光荣绽放十大青年古筝演奏家音乐会》节目单
一、《战台风》 演奏:十大青年古筝演奏家
二、《加勒比海盗》主题曲 演奏:张 璐 任 洁 刘 乐 王瑶瑶
三、《夜深沉》 演奏:范 冉
四、《丝绸之舞》 演奏:任 洁
五、《秋望》 演奏:张 璐
六、《加州旅馆》 演奏:付 娜
七、《将军令》 演奏:袁 莎 高 雁 邱 霁 范 冉
八、《闹台》 演奏:邱 霁
九、《漠侠》 演奏:王瑶瑶
十、《妹娃河》 演奏:高 雁
十一、《袖梦》 演奏:刘 乐
十二、《汉江韵》 演奏:王中山 付 娜 张 璐
十三、《云裳诉》 演奏:袁 莎
十四、《临安遗恨》选段 演奏:王中山
十五、《打虎上山》 演奏:十大青年古筝演奏家
十六、《沧海一声笑》 演奏:十大青年古筝演奏家
2013.3.15

补充一些古筝的古典名曲:

渔舟唱晚



高山流水

汉宫秋月

蕉窗夜雨

寒鸦戏水

春江花月夜 (民乐)

梅花三弄 

2013.3.17

1 comment:

  1. 华博网:《《光荣绽放》——中国十大青年古筝演奏家音乐会》上有 14 条评论
    懒人 在 2013 年 3 月 16 日上午 11:46 说道: 编辑
    刚听完古筝曲。感觉不少选手文化涵养不够,缺乏文化底蕴。中国声乐的文化底蕴很浓厚,所以乐器就不是单纯的声乐了,而是文化的表达。古筝音色悠长而浑朴,现代人急于标新立异,结果不是古筝扬琴化,就是往琵琶特色靠,丢掉了本身。何占豪的《临安遗恨》就把握得很好,但编辑的解释似乎不通。我理解何占豪先生主要不是依据《满江红》,而是依据《小重山》那种寒跫独鸣,人悄悄,帘外月胧明的凄清,和知音少,弦断有谁听的孤寂,最后有些踏破贺兰山缺的气概。真正现代化成功的是那曲《加州旅馆》把古筝风味,伊斯兰风味,和爵士风格很好地结合起来了。

    回复 ↓

    叶子
    在 2013 年 3 月 17 日下午 4:03 说道: 编辑
    谢谢懒人兄的评论,非常赞同你说的“中国声乐的文化底蕴很浓厚,所以乐器就不是单纯的声乐了,而是文化的表达”。的确,心中有,手上才有,否则,不管有多么好的技术, 如果对乐曲的背景知识不够,理解的不到位,奏出的就是音符,而不是音乐。这样的演奏缺乏韵味,很难打动人。我分两次听了这场音乐会,觉得后半部分远好于前半部分。
    比较喜欢《袖梦》、《汉江韵》 、《云裳诉》 和《临安遗恨》,比较喜欢刘乐、袁莎、高雁还有王中山的演奏,沉稳,从容,这正是古筝这样的乐器所需要的。
    又细听了一遍《临安遗恨》,同意兄长的分析,乐曲演绎的含蓄、凄怆,正是《小重山》表现的一种情怀,而并非《满江红》的壮怀激烈。

    《小重山》岳飞

    昨夜寒蛩不住鸣。
    惊回千里梦,已三更。
    起来独自绕阶行。
    人悄悄,窗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
    旧山松竹老,阻归程。
    欲将心事付瑶琴。
    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古筝听得是它的古韵悠悠,这台音乐会好像太过注重古筝新用,反而忽视了它的长处的发挥。所谓“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觉得古筝的很多好的古典曲目都没有听到。

    回复 ↓
    汤安 在 2013 年 3 月 16 日下午 1:11 说道: 编辑
    谢谢叶子提供的视频,我感觉音乐导演应该把介绍古筝名曲如《渔舟唱晚》、《高山流水》、《寒鸦戏水》、《汉宫秋月》、《蕉窗夜雨》等的一两首名曲,或者片段联奏放在前面,让观众沉浸在古筝动人心魄的乐曲之中,感受演奏家的水平,而把浮躁的模仿秀乐曲放在后面。

    几乎没有其他乐器象古筝那样独特地带来心神感应,那样需要伯牙子期的配合。懒人兄说得非常好,乐在器外,少了带来观众感应的能力,任何技艺都会失之东隅。古代琴瑟筝筑乐曲都不是以快见长的演奏器械,但却能穿透人心,即使如越剧红楼梦里面的忧愁苦涩乐曲,也是准确传递出演奏者的内心,而流于技术流的演奏模仿得再象,也只是类而不似。

    如果大家先听古筝的《高山流水》这样经典之作,再听远远比不上弦乐合奏那么震撼和动人的加勒比海盗古筝曲,效果会更好一些。

    回复 ↓

    叶子
    在 2013 年 3 月 17 日下午 4:22 说道: 编辑
    谢谢汤安的评论。听了这个音乐会之后,和你的感觉完完全全一样。觉得少了些什么,少的是古韵,是你说的那些传统经典的古筝名曲。根据你的介绍,我筛选了差不多两个小时,挑出了这几首比较经典的(当然,是基于我的水平:-)),可以作为一个补充。可继续欣赏。

    我虽说很喜欢古筝,但并不是了解很多,所以乘着这个机会多学习,多体会一些,也算是对这个中国民族乐器有个更深入的了解。

    古筝这种乐器还不像小提琴,觉得没有岁月的积淀,知识的积淀,很难表现出它的韵味,起码从听这台音乐会中有这个感觉。尝试创新,古琴新用应该也不失为一种方式,只是我个人并不十分接受。

    回复 ↓
    小小鸟 在 2013 年 3 月 17 日下午 3:40 说道: 编辑
    谢谢叶子的周末音乐欣赏!很喜欢古筝忧郁低沉的曲调,更喜欢那行云流水的舒畅,好像与古人交溶在一起。

    回复 ↓

    叶子
    在 2013 年 3 月 17 日下午 4:26 说道: 编辑
    小小鸟,和你一样,我喜欢古筝也正是喜欢它的忧郁低沉、婉转圆润的曲调,韵味十足。

    又补充了几个汤安介绍,我也很欣赏的视频,请欣赏。

    回复 ↓
    汤安 在 2013 年 3 月 18 日上午 7:07 说道: 编辑
    谢谢叶子给大家带来的好音乐,

    这些视频确实是好享受,越剧红楼梦里面林黛玉弹的古琴梅花三弄(觉得应该是梅花三弄)也值得一听,找不着电影片段,下面这个梅花三弄是龚一先生的演奏作品

    http://youtu.be/8Y_FxUMxnGM

    回复 ↓

    叶子
    在 2013 年 3 月 18 日下午 8:16 说道: 编辑
    汤安,谢谢你的介绍。这个古琴曲《梅花三弄》我听了,很好听。不过既然是在讨论古筝,我还是找了一个筝曲贴上去了。好听的曲子真是太多了,我总是想一口吃个胖子:-)

    回复 ↓
    懒人 在 2013 年 3 月 18 日下午 1:50 说道: 编辑
    谢谢叶子精心准备。我等自然也要“无钱无力吼声好”:-)

    你新贴的有三个我都收藏了。一个是王国潼的高胡和熊岳的古筝《渔舟唱晚》。这曲子虽以王先生的高胡为主,但宾主相得益彰,这也是我收藏《高山流水》的主要原因,能把山水交融的意境随时去学习体验。

    王先生这曲《渔舟唱晚》可谓高山仰止的艺术珍品。它不仅是艺术,更是一种境界,一种修养。王先生用精湛的艺术表现出了这种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境界,修养达到了返璞归真的程度。我便有些体会到了孔老夫子那种“朝闻道,夕死可也”的感慨。《渔舟唱晚》的旋律本来就是上品,意境也通俗自然而且美,这就像一个国色天香的刚出浴美人,倘若人们硬要在她脸上扑上石灰,再抹上胭脂,就会让人痛心疾首。这曲《渔舟唱晚》,王先生基本不用装饰音,甚至连常用的揉弦都减少到了最低,按照旋律自然展开,却让人实实在在地体验到了这个曲子的本色。当然,境界到了,艺术未到也是不行的,你听王先生的演奏,弓法指法是那么干净,明朗;轻重缓急是那么挥洒自如。聆听着这样的艺术,脑子里清明得,就只有高山仰止了。

    《汉宫秋月》本是我喜欢的,但这曲子和我理解的《汉宫秋月》意境不同。这曲子是在宁静的环境里有一份安适。本也不错,但既叫《汉宫秋月》就该有些改朝换代的沧桑。我怀疑曲名是不是弄错了。相比之下,那曲《蕉窗夜雨》琴意都佳,透出一些淡淡的沧桑,我差点就把它指鹿为马了 :-)因而,收藏了。

    看到《春江花月夜》,我想起你们加籍华人刘芳女士。我在网上听了她的《十面埋伏》,那种气势磅礴的震撼,巾帼更胜须眉,惊为仙女 :-)我连忙网购了她两盘作品。其中就有《浔阳月夜》(一回事)。她才是真正深得琵琶和古筝精华的专家。估计年龄也就和央视上那些女子相当。因为她的作品有稻粱谋的考虑,我也不能拿出来,借此帮她免费打打广告 :-)

    我又听了一遍《临安遗恨》,何先生主题曲取的是《满江红》,但主题意境是《小重山》,我本来以为,他的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后,该有风波亭的意境,但他驾长车后就嘎然而止!后来想想,加上风波亭后就成了另一个《梁祝》,以何先生如此高才,肯定不想让人有炒冷饭之嫌 :-)

    我对岳飞的知识主要来自《说岳》,但又不想静下心来读《宋史》,就把蔡东藩先生的《宋史演义》相关章节读了一下,看来岳爷是军事家而不是政客啊,军事上他屡创辉煌,政治上他节节败退。阿也,写多了。

    回复 ↓

    小小鸟
    在 2013 年 3 月 18 日下午 2:34 说道: 编辑
    好听极了,我全收藏了。听着天上之曲,读者懒人兄的高见,真想拂袖起舞啊!

    回复 ↓

    叶子
    在 2013 年 3 月 18 日下午 8:50 说道: 编辑
    听着古曲,读着懒人兄的音乐赏析,想象着小小鸟的舞姿,美哉!

    回复 ↓

    叶子
    在 2013 年 3 月 18 日下午 8:47 说道: 编辑
    谢谢懒人兄吼得这声好:-)

    说实在的,我昨天真的也是下了一番功夫,比较了很多视频,还找了一些介绍,甚至在写一些听后的感想。不过很遗憾,这方面的积淀不够,很难成文。

    今天把兄长的这个音乐欣赏读了好几遍,真是如沐春风,莫大的享受。建议你把这两段留言再润色一下,单独成文,会是一篇很精彩的古筝赏析,大家都会喜欢的。

    这个《渔舟唱晚》我过去曾贴过,还有过一些介绍,这里是链接。http://chinese.blogdns.com/yezi/?p=550

    昨天听《汉宫秋月》就想起你的那篇文章〈在汉宫秋月里乘凉〉,又去听了你链接的二胡曲,觉得这一首古筝曲的确是来得悠扬闲适一些,少了些应有的凄凉感,不过这首我也蛮喜欢的。另一个建议,把你那篇〈乘凉〉的散文也发在华博上吧。

    你说的刘芳的古筝曲,我去听了一首《梅花三弄》,的确很不错,弹得听得都很投入。不过既然如你所说为稻粱谋,我就选了另一个版本的贴了。

    关于〈临安遗恨〉,我昨天查了一些介绍,的确说是根据〈满江红〉而作。我今天又听了一遍,还是同意你说的“ 主题意境是《小重山》”。

    这里有凡兄的诗词赏析,还有你的音乐赏析,大家能在欣赏中提高,华博真好!

    回复 ↓
    欢乐颂 在 2013 年 3 月 19 日下午 4:26 说道: 编辑
    听了一多半了,说实话不象小提琴那场印象深,当然我的鉴赏能力也有限:-)。懒人兄的乐评写得精彩,确实读了有如如沐春风。
    另外,刘芳不是base in加拿大吗?我也挺喜欢她的演奏的。她的水平应该不在这些人之下,十大杰出青年难道不邀请她回去?

    回复 ↓

    叶子
    在 2013 年 3 月 20 日下午 1:57 说道: 编辑
    欢乐,慢慢听,后面的好一些。另外,我又单独贴的几个是精品,一定要欣赏一下。

    懒人兄的评论精彩,享受之中让人学到了很多,我真是觉得贴这个音乐会系列很值。

    你对西方音乐应该是很有研究,希望接下来能听到你的精彩乐评

    回复 ↓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