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May 17, 2012

也谈新疆7.5恐怖事件——让我迷茫的民族矛盾问题




    7.5 新疆恐怖事件发生后,我一直有一种很迷茫的感觉,不知该以什么为依据来做判断。

就新疆的恐怖事件来说,我不想讨论起因,因为对广东发生的诱发事件,我从不同的出处听到几个不同的版本。我也无法判断新疆的恐怖事件的是非,因为往往中国和西方的舆论都站在自己的角度上,有倾向性的甚至歪曲事实的报道。尽管是信息爆炸的时代,但我有时竟不知该信谁的,毕竟不是什么事都有第一手资料,都能靠自己来判断。

这里我只想就民族的矛盾与同化谈谈我个人的观点。

以加拿大的原著民为例,政府有很多优惠的政策来扶植他们,而我的感觉,这个民族却正在这使他们不需个人努力就能衣食无忧的政策下消亡。这实际上是民族同化的软刀子,中国政府也不是不在玩。只是在加拿大,原著民不似新疆的维族那样强势,相对矛盾不那么白热化。

在中国有多少少数民族被汉化的只剩了漂亮的服饰,和粉饰太平的歌舞。但这难道不是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吗?在这个世界大同的年代,要想完全保持本民族的原汁原味,只能是孤独一支,难以生存和发展。

一百多年前,香港渔村的人曾对祖国对他们的割让痛心不已,对英国的外族统治充满愤恨;九七年的香港都市人却留恋殖民文化,恐惧对祖国文化的重新融入。

我有时就想,民族矛盾是天然的,民族的融合却往往是利益的驱使。民族的同化是必然的,当然对被同化的民族而言,也是一个痛苦的蜕变的过程。


所以我觉得椰子在她的文章中说的好。我们要谈的是中华民族,而不是各个小的族群。当然,在中华民族统一的大前提下,尽量的保持和发展本民族的文化,也是对中华文化以至于人类文明的贡献。

就像我们这些来自中国的侨民,我们既然选择了居住国, 我们首先是这个国家的公民,然后我们才是中国人。虽然作为第一代移民,我们的内心深处从感情上不会变了这颗中国心,但理智告诉我们,我们要 了解居住国的语言和文化,我们的后代要融入主流社会,我们才能在这片国土上生根开花结果,最终找到归属感。当然在这过程中我们也会执着的向我们的后代灌输中国的文化。实际上融入和葆有并不是水火不相容的。多元文化政策和大熔炉政策也不应相悖。


我们如此, 新疆及中国的其他少数民族也面临着同样的境遇。

民族主义是最容易被人们打出的一张牌。台湾政治的“泛蓝泛绿”是这张牌;达赖喇嘛及藏独势力打得是这张牌;以色列和阿拉伯国家的多年战乱打得也是这张牌;这次的新疆恐怖事件当然也离不开这张牌……

这是一张能让人头脑发热、热血沸腾,以至于群情激昂、赴汤蹈火在所不惜的一张牌。这张牌被正义使用过,也会被邪恶染指。

民族主义是一把双刃剑。民族矛盾是剪不断理还乱!



2009.7.12

2 comments:

  1. 万维评论(17) 引用 浏览(4148)
    发表评论 编辑日志


    文章评论
    作者:打交道 屏蔽该用户 留言时间:2009-07-12 01:39:27
    正巧上来,今天可坐到叶子沙发了。让我慢慢看来……会再来

    [删除这条评论]




    作者:傻子6 屏蔽该用户 留言时间:2009-07-12 07:56:41
    不要忘记苏联的变革。它虽然是社会主义体系的不可延续,共产主义思想欺骗性的结果{暂且容许我这么想}。但,作为一个国家的解体,也有民族政策的功劳啊。划分了那么多的民族。。。。
    看看阿拉伯世界,比比基督徒的世界,我们或许应该得到启发。
    我们生活在北美,在马路上,在任何一个公共场合,你却不敢大声的讲:这是白人,那是黑人。。。因为这是歧视,要吃官司。可是在中国,有那么多歧视的烙印。。。。
    我的女儿10岁,有一天回家讲:有一个学生讲中国人如何不好。。。,我对女儿讲:下一次,打他嘴巴子,然后见老师。因为,权利,只有公民非公民之分。可以有歧视,但不可以有表面上的。但在中国,歧视是多么的普遍。人本是平等的,可以生下来,就被打上烙印。走到那儿,带到那儿。这与印度,人分高低贵贱没有本质区别。

    [删除这条评论]




    作者:叶子 留言时间:2009-07-12 10:56:49
    夏子,看来你对沙发情有独钟啊!:-)等着你发宏论呢!

    另一位评论者,你可以这样给自己起名字,我可不敢如此称呼啊!:-)
    同意你的观点,民族矛盾无处不在。只是这矛盾愈要法律和利益来调和。

    [删除这条评论]




    作者:椰子 屏蔽该用户 留言时间:2009-07-12 13:37:53
    叶子,
    谢谢你抬举我,在自己这里还提到我的文章。我恭敬不如从命,就瞎扯两句。

    这篇文章非常实在,你多年的观察反映出:民族主义是被政治拿来利用的,与人们自己对本民族的感情还是不完全一样。除了民族牌,还有宗教牌,这两者是分不开的。只要和这两者沾上了,问题就没法简单了。

    “当然,在中华民族统一的大前提下,尽量的保持和发展本民族的文化,也是对中华文化以至于人类文明的贡献。”----真是至理名言。只是如何实施,的确需要政治上的大智慧,可能永远也不会有一个无懈可击的方案,只有靠教育提高所有人的公民意识而不是民族意识才可能做的好一些罢。你同意吗?

    我对你说中国人在加拿大的公民,首先是加拿大人,才是中国人的观点,有非常的感慨。我有时候会想:假如有两国利益冲突,有打仗,中国的侨民怎么办?(实际上如果加入了加国国籍,那就是加裔华人,还不是真正意义的华侨,我这样的才是华侨,拿绿卡),我没有答案,但是却忍不住常想。

    叶子,再次谢谢你提供的思考。互勉。

    [删除这条评论]




    作者:转悠 屏蔽该用户 留言时间:2009-07-12 18:18:55
    叶子,俺对你的这段话深有感触,“在中国有多少少数民族被汉化的只剩了漂亮的服饰,和粉饰太平的歌舞。但这难道不是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吗?在这个世界大同的年代,要想完全保持本民族的原汁原味,只能是孤独一支,难以生存和发展。”

    俺就是被汉化了的一分子,生存的需要啊,是世界发展的大趋势。少数民族的文化、风俗习惯在这大趋势的影响下在慢慢的消失。。。可有什么好的办法呢?

    [删除这条评论]




    作者:打交道 屏蔽该用户 留言时间:2009-07-12 19:06:38
    叶子在说什么呀,“等着你发宏論”。说实在的,我很少参于対政治大問題方面的议论,也从来沒写过這方面的文章,一则可能关心比较少,怕说不清楚。主要是以前在中国設的网站內写愽,根本不允許你说真話的,那么“废話”也少说为妙。来到万维,覚得大开眼界,而且看到你们都用心在写作,用心在真正的交流,很是感动。 就论当前国內发生的那些民族之间的矛盾,対我们這些身在异乡的中国人来说,除了关注,发点感慨之外,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就象椰子说的,唯一的就是做好自己!不偏听偏信任何一方就已经不容易了。真是這样。対叶子说的“首先是加拿大人,才是中国人的观点”。怎么说呢?我们生活在他乡,为了生存、为了过和他们一样的生活、更重要为了得到他们的认可和尊重,我们必须融入他们的社会。然而当我在申請“日本国籍”和“永住权”的時候,我仍選择了永住权。謝謝叶子,不好意思說了許多题外話。

    [删除这条评论]




    作者:叶子 留言时间:2009-07-12 21:13:42
    椰子,你就不要在这儿谦虚了。

    其实我知道自己一直对政论文章不得要领。小熊在你文章后的留言中的一句话最能代表我的状态:“看到了听到了愤懑了,思考了感叹了议论了,千言万语了不知如何下笔了。”

    这篇文章实际是对你文章的评论,是受你的启发。只是越写越长,就单独成文了。

    昨天很晚写下的这篇文章,今天再读,竟觉得很多地方不是很禁推敲。比如对民族同化的观点。记得过去在讨论根,讨论在国外保持中国文化时,强调的是保持,因为那时我们是站在少数族裔的立场上说话;而针对新疆事件,尽管这几日我总是试图站在维族的立场上去思考,试图理解由于汉族对他们的同化使得他们日久生出了仇恨。但思考的结果竟是文章中的观点,我又在强调民族同化是趋势。这次自觉不自觉得站到了大民族的立场上。“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爱”这句我记不得出处的话真的是太对了。正所谓屁股指挥脑袋,坐在那条板凳上就自然而然的为那一方说话。

    对民族矛盾的解决正如你说的:只有靠教育提高所有人的公民意识,而不是民族意识。

    关于华侨和华人的问题,也是个说不清的问题。记得你曾说过从社会学的角度看,几代之后,基本上就会认为自己的客居国是祖国了。我想这或许是不争的事实。但一旦有突发事件爆发,侨民还是会受到很多不公正的待遇。这才会有二战时期,加拿大政府对日本侨民没收财产集中迁徙和印尼反华时期大量印尼华侨回归祖国的事实。但愿历史不再重演!

    转悠,昨晚我写下那些话时,我真的想到了你,想到了你晒过的那布依族的服饰,也想到了我去云南时接触到的那些少数民族。我没有什么理论为基础,所发的议论都是基于我感受到的事实。少数民族同化虽是大势所趋,但又是多么让人惋惜!

    夏子,其实我又何尝是能对政治问题说得清的人呢?只是比较关心,比较爱去想。当然想了就有千言万语要说。:-)

    有时可能感到自己人微言轻,但众多的人微言轻的人一起发议论,就会形成舆论,就会产生力量。你说呢?

    至于我说得“首先是加拿大人,才是中国人”是比拟着一个维族人“首先是中国 人,才是维族人”而论的。谢谢夏子的讨论。

    [删除这条评论]




    作者:老枪杆子 屏蔽该用户 留言时间:2009-07-13 09:14:30
    忍不住想说两句:

    你移民大家拿,融入'主流社会'被同化,那是你自愿的

    不知道新疆的维族人,是否也自愿融入'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

    [删除这条评论]




    作者:立青 屏蔽该用户 留言时间:2009-07-13 13:31:55
    拜读佳作说点个人愚见。从长远来看民族的融合是历史和自然的缓慢过程,往往并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比如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融合就是先例。

    自东汉末年统一的多民族大帝国分崩离析之后,历三国和西晋的短暂统一,又出现了东晋十六国并立和南北朝对峙的局面。在这政权分裂、战乱频仍的三百多年中由于民族大迁徙和民族大杂居,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空前的民族大融合。 当时在北方史称“五胡”的匈奴、鲜卑、羯、氏、羌等塞外民族纷至沓来,在黄河流域建立了许多政权。这些民族政权,一般不管哪个民族居统治地位,大都与汉族世族阶级相联合;同时,在政权的组合上又往往采取多种形式的联合。在中原地区形成了胡汉杂居的局面,渐渐地,他们与汉族在经济、文化、语言、服饰、姓氏、习俗乃至宗教信仰上的差异逐渐缩小,至北魏后期,匈奴、羯、氏、羌等少数民族已不见于史乘,柔然、吐谷浑、敕勒等也与汉族逐渐融合。到隋朝统一黄河流域,从北方迁入中原的少数民族差不多都被汉族融合了,就连永垂青史的李氏大唐的祖先-鲜卑族也最终完成了汉化。再一个最好的例子是近代的满清帝国,时至今日,还有多少满人自己认为自己不是汉人?

    另一方面,现实的民族自治问题无论在那一个国家,都是敏感又棘手的问题。我个人观点新疆事件的政治因素远大于民族自治和民族融合的因素。如何能在国家完整和民族自治中找到一个彼此和平共处的平衡点是政治家的智慧所在,但是,一个繁荣富强,国泰民安的国家永远是解决民族矛盾的基础。很难相信,一个腐败无能的国家(如四十年代的国民政能)够顺利地处理民族自治问题。

    [删除这条评论]

    ReplyDelete
  2. 作者:椰子 屏蔽该用户 留言时间:2009-07-13 13:41:46
    叶子,
    你的回复令我想到了更多,比如在加拿大的你,会希望能保持自己的文化----在同化到加拿大的大文化的范畴的前提下,而对维吾尔人,则希望他们不要有太强的民族意识----这矛盾吗?我觉得其实并不矛盾!这正揭示了在中国和加拿大,都是在建立自己的大文化,需要其中的国民有一种自觉自愿的意识。其实这样下去,每一个有吸引力的国家都是丰富的文化体,没有一个单一的文化元素,这不是比只有一个“主流”光棍文化好得多吗?
    至于少数民族,如转悠的布依族,也是大文化中的一员,除了当地人实践他们的文化外,至少要有国家历史博物馆这样的组织保存每一个文化的历史、语言、作品、图片。我觉得中国在博物馆方面的建设太少,因为那是不赚钱的营生,引不起功利的中国政府的重视。如果民间有力量愿意做这样的事情就好了。转悠,你也可以把自己的钱捐给有意识保持民族文化的人,我觉得还是有办法想的,你们说呢?

    老枪杆子,
    你给叶子提了个好问题,因为中华民族的想法也是我赞同的想法,所以我也想对你说:维吾尔人也不是铁板一块,只会抱着宗教而不过日子,他们也是人,也想过好日子,既然在中国的版图里,就是中国公民,文化身份上可以有一个副文化(subculture),而且我在我那篇思索一文中,也提到他们也是有人想融入大民族,有人不想,取决于他们在社会上的位置,事情总不会那么绝对,关键在于各族人民是否互相尊重,在法律、政策面前一视同仁。(http://blog.creaders.net/Coconut/user_blog_diary.php?did=43572)。

    [删除这条评论]

    作者:叶子 留言时间:2009-07-13 21:14:31
    老枪杆子,姜还是老的辣,枪法也很准:-)

    我在写这篇小文时还真想了这个问题。起先我也给自己提出了一个与你相同的问题,这的确是个很难回答的问题。这也是我为什么给自己的文章定名为:让我迷茫的民族矛盾问题。

    但现在我又在想,作为一个维族人,是否自愿融入中华民族这个大家庭,本身不应该作为一个问题而提出,因为他们本身就身处这个大家庭中,是这个大家庭五十六个成员的一分子。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国形成了多民族的国家,那么必然存在着融入的问题。问题是如何更好的融入,而不是是否融入。所有的民族都应在中华民族这一杆大旗下发展、融合,而不是谁一不高兴就要揭竿而起,就要杀人、放火。

    当然,这根本不是一个几句话就能说清的问题,谢谢你的评论。

    立青,谢谢你引经据典的评论,我的文章正应了那个成语:抛砖引玉:-)

    同意你的观点:一个强大的中国是更好的解决民族矛盾的基础。

    椰子,谢谢你深入细致的思考。真是道理越说越明,我现在不像前几天那样迷惘了。你对主流文化和副文化的关系的论述很到位,让人信服。椰子啊,到底是搞社会学的,不服不行啊!:-)

    [删除这条评论]




    作者:老枪杆子 屏蔽该用户 留言时间:2009-07-14 14:09:10
    您是想说既成事实就是真理?

    设想一下, 当年要是大日本皇军在中国成功实现了大东亚共荣, 那么中国人是否也得自觉融入那个'共荣圈'呢?

    顺便科普一下,'中华民族'的概念不过提出来才一百年左右:
    http://baike.baidu.com/view/9440.htm

    假如维族人被要求融入'中华民族'这个只有近一百年历史的民族,那么设想中国人被要求融入'大东亚共荣圈'这个新生事物,是不是也不怎么过分?

    [删除这条评论]




    作者:hemoko 屏蔽该用户 留言时间:2009-07-14 17:02:55
    用中文表达一遍更深入的:您所谈的美国的少数民族基本上是后期移民,和新疆,西藏不同,他们认为他们是原住民,汉人或这次一样被杀的回民都被认为是入侵者,同化者.而美国的真正的原住民早已被杀的差不多了,剩下的又自甘被"保护"住在"保留地"里,您不是不知道吧.就算他们同样享受所谓的政策,问题是他们连申请这些政策的基本兴趣都没有,多少有些类似新疆的情况.他们说维吾尔族在那里过的不好,请问那里周边的国家,地区,有哪个比中国更好呢?那不是地区经济差异么?不是还有那么多邻国的(也包括他们本族的吧?)来那里做生意么?
    我同意的是中国的少数民族政策是需要检讨,多生几个孩子,经济的优惠没有重视到他们自身民族的精神需要.
    我同意,没有宗教信仰的很难理解有的.但是请你举个现实的例子,有哪个国家有着56个民族,而其中的三四的民族是过千万的,而不被限制的?加拿大的QUBEC如果法国后裔要独立,你看政府打不打?如果美国印第安人要独立,你认为当局会怎样?俄罗斯和格鲁及亜,乌克兰,南袄塞第不和是单纯的政治问题么?英国和北爱呢?法国和科西嘉呢?您还知道斯里兰卡是从印度分出来的么,那不是政治原因.

    [删除这条评论]




    作者:叶子 留言时间:2009-07-14 19:52:02
    老枪杆子, 我想说的既成事实就是既成事实,并没有说是真理。历史是发生过的事,是过去式,不可设想,不可用虚拟语气去论述。如果可以的话,我们是不是可以要回元朝时曾属于我们的疆土?是不是可以回到秦始皇统一中国前的分割的时代?

    中华民族的概念不需要科普。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是不容置疑的, 不是那个文字学家定义个概念就可以被抹杀成一百年。

    我写这篇文字的初衷是把自己感到迷茫的问题提出了供大家商榷,我欢迎认真地探讨,哪怕是相左的观点。但不欣赏玩文字游戏,更不赞成过分伤害中华民族感情的议论。

    谢谢来访。

    hemoko: 我想你的留言不是针对我的这篇文章,因为你文中的的很多内容本文并未涉及。虽然走错了门,依然欢迎:-)

    你反问的:“加拿大的QUBEC如果法国后裔要独立,你看政府打不打?如果美国印第安人要独立,你认为当局会怎样?俄罗斯和格鲁及亜,乌克兰,南袄塞第不和是单纯的政治问题么?英国和北爱呢?法国和科西嘉呢?”我基本同意。想补充的是,接触的一些前苏联加盟共和国出来人,他们并不认为苏维埃的解体是什么大快人心的事。维护国家的领土和主权的完整应该是每个国家政府和大多数人民的共识!

    [删除这条评论]




    作者:万方 屏蔽该用户 留言时间:2009-07-15 19:13:19
    叶子好,
    不久前看到你给我的一个留言。还想着什么时候来拜访一下。今天偶尔到博客页看一下,就进到你家了。看了你的文章和很多的讨论很有趣。

    对这个新疆问题我没具体的想法。只是在想为什么像新疆,西藏这样的地区,中央政府投入大量的资金,现代技术却换不来民众的满意。是这些投入没有参透到民众的日常生活吗? 有一句话叫做“有钱能使鬼推磨”为什么这里就不灵了。老百姓最关心的还是柴米油盐。不过还有一点就是民众是善良的但有时又是愚蠢的,很容易被操纵摆布。问题的症结没找到,就找不出有效的政策来解决。
    第一次来就随便扔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在这里。见笑啦。

    [删除这条评论]




    作者:山哥 屏蔽该用户 留言时间:2009-07-15 21:59:07
    叶子脑子里道道挺多,表述也很好。尤其赞赏你对过激言论的冷静态度。加油。

    [删除这条评论]




    作者:叶子 留言时间:2009-07-15 23:37:27
    万方,才看到留言?我可是很早很早给你留的言啊:-)))我实在是很喜欢你唱得月满西楼。

    欢迎来串门。我这儿就是大杂烩,想起那出儿是那出儿。

    你说的“有一句话叫做“有钱能使鬼推磨”为什么这里就不灵了。”我想这就是人的本性了,不好的地方容易记,好的吗,撂爪儿就忘。哪能什么都好呢,政策吗,总有不到的地方,更有可能本身就有很大的偏差。但愿这次的事件能被妥善处理,还人民一个真正的和谐社会。

    山哥,叶子脑子里不是道道多,而是问题多。平时不敢轻易涉足政治问题,但是不说不等于没想。这也只是刚刚说了一个小小的观点。(大观点没有:-)))

    谢谢山哥的鼓励。叶子不是那么容易就在风雨中飘落的。:-)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