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September 8, 2012
离巢的燕子
昨晚朋友来访,送出门时已是午夜时分。我告诉他们要悄悄的出门,因为门口的燕巢里住着四只燕子。可当我打开门灯从门里往外瞧时,却发现燕巢是空的。他们今晚为何夜不归宿?
“昨晚还在这里,今天怎么回事?”我狐疑地说。“今天是周末,它们也party 去了!”朋友随口答一句。“也可能是会小三儿去了。”另一个朋友又接一句。“瞎说,是四只雏燕。别以你那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我抢白他一句。“那就别操这份闲心了。快睡觉去吧。”朋友们的声音在变弱,他们人已一半钻进了车里。
回来坐到屏幕前,静一下,这纷杂的一天就要过去了,我的习惯是每天都要以码几个字来结束。
写着,不时地看看表,心里还是下意识地在惦着那四只燕子。零点过了,该回来了吧?我觉得自己有点儿好笑,就像一川回家时,有时他晚上去会朋友,而我固执地要给他等门似的。虽说这样想,我还是噔噔地跑下楼,又去看。还是没回来!不禁有些怅然。心想这都几点了,还没回来,今晚还能回来吗?是不是今后就不回来了?受了我的坏影响,也来个不辞而别?
息了灯,慢慢地上楼来。楼后林中的月光泻在半楼中我摆放的那棵种了七、八年了、却依然不知名的小树上,树叶斑驳的影映在楼梯回旋处的那一小块地板上,地板上的花纹清晰可见。这样的夜色,这样的月光,多日来被自己强压的惆怅不禁又涌上心头,想写诗。但我知道,这时成就的诗除了无病呻吟,不会有什么别的好调子。过去自以为达到了“却道天凉好个秋”的境界,不再会“为赋新诗强说愁”了。可我这是怎么了? 偶尔地“为赋新诗前说愁”,可以原谅吗?这样的说愁,实在是有背我写作的初衷。
……
盼着我的小燕子们今晚能归巢。
2012.9.8 晨
Subscribe to:
Post Comments (Atom)
华博网14 comments on “离巢的燕子”
ReplyDelete汤安 on 2012 年 9 月 13 日 at 05:59 said:
叶子好,
谢谢你的好文,燕子也是美国文人喜欢的优美可爱小鸟。它们长大就要飞翔,不仅仅做个屋檐下的小鸟,而是一飞云天,训练技能和准备过冬,因此,为它们高兴吧。
想到美国知名现代诗人肯尼斯․瑞克罗斯抒写燕子(美国紫色绿背燕)的自由诗,可为本文一和:
The Wheel Revolves
BY KENNETH REXROTH
You were a girl of satin and gauze
Now you are my mountain and waterfall companion.
Long ago I read those lines of Po Chu I
Written in his middle age.
Young as I was they touched me.
I never thought in my own middle age
I would have a beautiful young dancer
To wander with me by falling crystal waters,
Among mountains of snow and granite,
Least of all that unlike Po’s girl
She would be my very daughter.
The earth turns towards the sun.
Summer comes to the mountains.
Blue grouse drum in the red fir woods
All the bright long days.
You put blue jay and flicker feathers
In your hair.
Two and two violet green swallows
Play over the lake.
The blue birds have come back
To nest on the little island.
The swallows sip water on the wing
And play at love and dodge and swoop
Just like the swallows that swirl
Under and over the Ponte Vecchio.
Light rain crosses the lake
Hissing faintly. After the rain
There are giant puffballs with tortoise shell backs
At the edge of the meadow.
Snows of a thousand winters
Melt in the sun of one summer.
Wild cyclamen bloom by the stream.
Trout veer in the transparent current.
In the evening marmots bark in the rocks.
The Scorpion curls over the glimmering ice field.
A white crowned night sparrow sings as the moon sets.
Thunder growls far off.
Our campfire is a single light
Amongst a hundred peaks and waterfalls.
The manifold voices of falling water
Talk all night.
Wrapped in your down bag
Starlight on your cheeks and eyelids
Your breath comes and goes
In a tiny cloud in the frosty night.
Ten thousand birds sing in the sunrise.
Ten thousand years revolve without change.
All this will never be again.
Kenneth Rexroth, “The Wheel Revolves” from The Collected Shorter Poems. Copyright © 1966 by Kenneth Rexroth. Reprinted with the permission of New Directions Publishing Corporation, www.wwnorton.com/nd/welcome.htm.
Reply ↓
叶子 on 2012 年 9 月 13 日 at 21:01 said:
汤安好!有缘又在这里相聚了。
上次短暂的交流,我就说过,汤安既是大侠,也是才子,这次在这里读到你的文章、诗词,更印证了我的结论的正确。你的博文内涵丰富,外延广泛,我可是要慢慢认真学习了:-)
Wrapped in your down bag
Starlight on your cheeks and eyelids
Your breath comes and goes
In a tiny cloud in the frosty night.
刚过去的假期中全家去露营,又体会了这一幕。在父母的眼中,熟睡中的孩子总是最好看的,无论多大年龄了,也无论是在灯光下,还是在星光下……
Reply ↓
汤安 on 2012 年 9 月 14 日 at 17:13 said:
叶子太过奖了,华博的环境正气足,你有令人赞赏的文学天赋,这样的天时地利人和下来,非常期待你的好文章和诗意都挥洒自如地书写出来。
Reply ↓
汤安 on 2012 年 9 月 13 日 at 06:09 said:
肯尼斯的燕子诗提到他曾经细细感受白居易(Po Chu I) 的『燕诗』,并且歌颂自己诗词中的燕子女儿不会离开自己,意境有所不同:
燕 诗
白居易
梁上有双燕, 翩翩雄与雌.
衔泥两椽间, 一巢生四儿.
四儿日夜长, 索食声孜孜.
青虫不易捕, 黄口无饱期.
觜爪虽欲敝, 心力不知疲.
须臾十来往, 犹恐巢中饥.
辛勤三十日, 母瘦雏渐肥.
喃喃教言语, 一一刷毛衣.
一旦羽翼成, 引上庭树枝.
举翅不回顾, 随风四散飞.
雌雄空中鸣, 声尽呼不归.
却入空巢裏, 啁啾终夜悲.
燕燕尔勿悲, 尔当返自思.
思尔为雏日, 高飞背母时.
当时父母念, 今日尔应知
Reply ↓
叶子 on 2012 年 9 月 13 日 at 21:12 said:
汤安,真是太喜欢这首诗了,谢谢你的推荐。以前没读过这首,该是五言古诗吧。
去年儿子离家时,我写过好几篇有关他的文章。你引的这首诗真是太符合我当时的心情了。
雌雄空中鸣, 声尽呼不归.
却入空巢裏, 啁啾终夜悲.
燕燕尔勿悲, 尔当返自思.
思尔为雏日, 高飞背母时.
当时父母念, 今日尔应知
对这几句体会太深刻了!
Reply ↓
汤安 on 2012 年 9 月 14 日 at 11:50 said:
ReplyDelete叶子好,
这确实是值得分析的白居易咏物诗。白居易以“诗豪”之尊和李杜一起被称为中国三大诗人和中国诗坛“一圣”(杜甫)、“二仙”(李白、白居易), 他爱好饮酒、吟诗、弹琴和游历,趣味广泛,留下有“白居易造酒除夕赏乡邻”的历史故事。亦让他的咏物诗词非常多。
这不仅仅因为他的家学和豁达天性,更因为他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 "为君、为臣、为民、为物、为事而作,不为文而作也。"并写下了"遇物辄一咏,一咏倾一觞。笔下成释憾,卷中同补亡。"。可见,他的不少咏物诗词实际上是对社会的褒贬评叹甚至政治讥讽。
宦官集团的王涯借白居易之母神经失常后在看花的时候落井而死之事,命人特别收集了白居易所写过赏花诗和带有"井"字"水"字的诗句(白曾研究防止旱涝的蓄水泄水工程并疏浚李泌所凿的六井,解决人民的饮水难的问题),以此上报朝廷说他违孝道,不可治郡。结果他被贬为"江州司马青衫湿"里面那个浔阳江头(诗词写于唐宪宗元和十一年,公元816年)的江州司馬"五年职翰林,四年莅浔阳"。显然,他获罪的原因是他对宦官集团误国的谴责和他那些“老妪能解”的社会讽喻诗。
白居易认为“情”是诗歌的根本条件,“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与元九书》),这与现代的美国诗坛领袖弗洛斯特将"乡情"当做诗词写作的基本元素看法十分一致。可惜中国古诗作者当中一班以”炼字” “和辙(韵)”为目的人却完全不知道这种"乐在器外"的道理。
《洛中偶作 自此后诗在东都作》
唐 白居易
五年职翰林,四年莅浔阳。
一年巴郡守,半年南宫郎。
二年直纶阁,三年刺史堂。
凡此十五载,有诗千余章。
境兴周万象,土风备四方。
独无洛中作,能不心悢悢。
今为春宫长,始来游此乡。
徘徊伊涧上,睥睨嵩少傍。
遇物辄一咏,一咏倾一觞。
笔下成释憾,卷中同补亡。
往往顾自哂,眼昏须鬓苍。
不知老将至,犹自放诗狂。
Reply ↓
叶子 on 2012 年 9 月 14 日 at 21:27 said:
谢谢汤安。由我那几只小燕子引伸出这许多来,我真的还高兴。看你对诗词的熟悉程度,是专业研究诗歌的?
“不知老将至,犹自放诗狂。”,很喜欢这种情怀。看来诗人就是诗人,即使是很平易的白居易总也有它的豪放之处。
你提到的“白居易认为“情”是诗歌的根本条件,‘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对我这样初学写诗的人是个提醒,否则,有时写着写着就会跑偏了。
Reply ↓
山月歌 on 2012 年 9 月 13 日 at 20:11 said:
叶子好!真高兴在这里看到你!你和月弯儿的加入给华博将带来兴旺!
喜欢你的小诗,感受到了诗中那份淡淡的忧伤,和你心中那份淡淡的秋伤。
在国内感受到更多的内忧外患,我最近也常常陷入此种伤时感怀的忧伤心绪。
秋天了,燕子南飞,经过一个漫长秋冬,春天时,燕子会再回来的。所以我们收拾起伤感,等待春天的来临!
Reply ↓
叶子 on 2012 年 9 月 13 日 at 21:35 said:
山月姐好!很高兴在这里相聚!
兴旺是大家共同努力创造的。我也很感谢凡兄的努力让我们大家又有了一个一起写作的机会。这些天常来这里读文章,这里的环境安静,亲切,儒雅,让人开卷有益,感到心里很舒服,没有去了他乡异地的感觉,所以,没再犹豫,就开始在这里筑巢了:-)
这篇文章是在那样的一个情绪下写出来的,自己觉得多少有些矫情,我觉得自己正慢慢地走出情绪的沼泽地,我会继续实践却道天凉好个秋这句话,淡然一些,再淡然一些……
谢谢你喜欢这篇。人都有七情六欲,有时忧伤的确也有一种美感,那么于其中也要懂得去欣赏它,只是不要太持久就好。
较之春,其实我更喜欢秋天。春天有生机,而秋天是个多彩的季节,更有诗的韵味。
会慢慢去读山月姐的游记。看到你说你的腿不好,多保重!
Reply ↓
月弯儿 on 2012 年 9 月 14 日 at 12:48 said:
我来了,原来你在这里!哈哈哈!万事齐备,只等文明的右派!哈哈哈!
Reply ↓
叶子 on 2012 年 9 月 14 日 at 13:22 said:
弯儿,我也是刚刚在这里筑巢:-)
看你还是那么斗志旺盛;-)
我就是想在这里静静地写自己想写的,其他的嘛……
Reply ↓
月弯儿 on 2012 年 9 月 14 日 at 13:13 said:
忘了说了,美啊。那画,那文。
Reply ↓
欢乐颂 on 2012 年 9 月 14 日 at 17:01 said:
叶子,为什么不写诗?人的心情不可能没有起落,低潮时写的诗也是一种艺术风格,也不需要总是奔放豪迈,创作跟着心情走就好了。
Reply ↓
叶子 on 2012 年 9 月 14 日 at 22:32 said:
颂兄,不是没有写,是觉得写得不好:-)
同意你说得,“低潮时写的诗也是一种艺术风格”,在回复山月姐的留言时我就说了,“ 有时忧伤的确也有一种美感,那么于其中也要懂得去欣赏它”,我想我们是同样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