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李白的诗句,诗词飞扬、豪迈,有气魄,我有时会想,诗人可曾扬帆远航过?一直都是在诗中望帆,在诗中航行,从没想到有一天自己能手扶舵轮,仰望白帆,真正去体验航海。
那天阿明姐邀请我们一起去航行,我不假思索,满口答应,接下来的几天都在等待的兴奋中度过。阿明姐有一条小型动力帆船,以往知道他们夏天时常出海。今年的中秋聚会上,她告诉我他们夫妇俩刚刚结束暑期二十五天的航海归来。二十五天?!令我惊叹。她说除了补充给养需要上岸,其余时间他们都是吃住在船上,有时钓鱼,有时捞虾,收获什么吃什么。听她讲述,看他们出海的照片:漫天云霞;月下港湾;读书休闲;钓到一条小鲨鱼…… 哇,你们过得真是神仙生活!我感叹着。
农历八月十四,中秋节前一天是个周日,阿明姐夫妇、先生还有我一行四人去出海。事先阿明姐查了潮汐报告,得知上午退潮(ebb tide),中午十一点开始涨潮(flood tide),她说我们最好能利用退潮出海,于是约定九点集合。去港口的路上大家闲聊,竟发现车上坐着四个工程师。阿明姐的先生Dave很自豪地说起他自己制作了一个船用冰箱,再不需要经常上岸买冰,从根本上解决了出海时食品保存问题。于是两个男人就机械、制冷等话题展开讨论,共同语言多多。
进港看到了阿明姐他们漂亮的白色小帆船——China Girl,我说那一定是Dave为阿明姐命名的,她开心的说是。一上船,Dave就带先生去看他的冰箱,俩人又谈了好一会儿,然后他们仨人开始做离港前的准备工作,整理各种绳索,收起船帮旁悬着的浮子……我只能帮一点小忙,之后便抓了相机在栈桥上闲逛。早晨的港湾好静谧,水平如镜,映着各式帆船的倒影,杆桅林立,形比肩,影顾盼,让我看得满心欢喜。
开船前Dave给我们做了安全讲解,出海安全第一,我们都套上了救生衣。帆船通过马达驱动,驶出港湾,阿明姐掌控舵轮开船,Dave则忙前忙后,做升帆的准备工作。船以5节(knot)的速度驶入英吉利湾(English Bay),驶过加拿大广场(Canada Place)著名的五帆建筑,又从狮门大桥下穿过。节是个什么概念呢?节是海上航行的速度单位,1节等于每小时1海里。以往总听说海里,可从没关心过海里的长度,原来每海里(nautical miles )是1853米,Dave还给我科普了一下海里是怎么来的。他说子午线上共180度,1海里正是子午线上1角分的长度,1度是60角分。我明白了,也就是说1海里的长度是子午线长度除以180,再除以60。有趣的航海知识!
过了狮门桥,就允许升帆了。于是,绳子放出去,我们的白帆呼啦啦地升起来了。船前部中间主桅杆上的主帆(mainsail)是全白的,我们的前帆(船首三角帆)因为比主帆大,叫做热那亚(Genoa),是一片带海蓝色底边和侧边的白帆,它的桅杆比主桅杆细,斜立船头,热那亚是以意大利的一个港口城市命名的。真的是“直挂云帆济沧海”啊!我好开心,围着白帆转着圈儿的看,照相,甚至还忍不住地呼啸一声。就这还不过瘾,我干脆躺在主桅杆下欣赏,仰望着蓝天背景中两片交汇的白帆,高耸的主桅、熠熠闪光的钢缆、彩色绳索打着不同形式的航海结、白色、蓝色、光影……一切都如梦如幻,令人陶醉!
左船的绿帆叫Jib, 右船的蓝帆叫Genoa |
开船的一直都是阿明姐,她停了马达,掌控着舵轮,船借风力以2-3节的航速前进。风徐徐吹来,浪也不高,他们夫妇都说这样的天气最适合初次出海的人,我们很运气。Dave给每个人沏了热茶,我们坐在船尾闲聊。聊他们如何从像我们这样跟朋友出海,到参加航海俱乐部,之后又自己拥有了这条船,算起来他们有十七八年航海经验了。阿明姐说起她是哪年入得大学,我说那时我才一岁,她开玩笑说我该叫她阿姨。我看她手扶舵轮,英姿飒爽的样子,一点儿不觉得她已经是年过花甲的年纪。爱大自然,对生活充满情趣的人心总是年轻的,一个人要是心不衰老,就永远不会老。“Fish!”(鱼!)阿明姐突然叫起来,我们顺着她手指的方向看去,不一会,又一条鱼跃出水面,再一条,……海阔凭鱼跃啊,而且跃出水面还不只是鱼,之后我们看到了美丽海豚的流线型。
阿明姐夫妇开始教我俩如何掌舵开船。他们让我们注意观察前帆上左舷右舷两侧各有一红一绿两条彩色飘带,除了桅杆顶部的风向标,那也是航行的指示标志,舵轮调整的目的是为了让那两条飘带稳定地平行着朝向航行的反方向,当红飘带舞动下垂时,要把舵轮打向右舷,而当绿飘带不老实了,向上方飘扬起来,又要把舵轮往左舷转。我试着操纵了一小会儿,虽然知道要领,但操作不熟练,不是转过头了,就是转的不够,船逶迤前行。之前看阿明姐轻轻松松地稳稳掌着舵,真是看花容易,绣花难,干什么都需要多加练习。先生接过舵轮,他对此有兴趣,操作性又强,之后很久都是他在开船。我的注意力则集中到那两条飘带上,我问Dave那个叫什么,他说叫“tell-tale”。“tell-tale”?讲述一个美丽传说吗?好有意思的名字!后来在网上搜这个自认为极有诗意的名称,解释中除了技术术语还是技术术语,竟然和传说什么的一点儿都不搭界,不免让我有些失望。当我们航行时,仰望云帆,乘风破浪,美人鱼的传说不是会从心中涌起吗?我只当那舞动的彩色飘带就是在讲述一个传说。
海上有一个固定频率的电台,过往的船只都有自己特定的频率,可以互相通话,也可以与通讯中心联系。我们升帆不久,不远处有一艘帆船和我们几乎并行,水波反映到淡蓝色的船身上,粼光闪烁,煞是好看。我接二连三地给这艘船拍照。Dave说帆船难得能得到自己航行时的照片,于是他联系那艘船,要来Email,答应回头给他们发照片。行驶中我们看到几条绑在一起的浮木,便通过电台告诉了中心,通讯中心播报了浮木的位置,提醒过往船只引起注意。电台还有一个用途,就是一旦遇险,可以呼救。海上电台会让航海的人感到有一根无形的线连接着自己和陆地,不觉得自己是那片远影孤舟,会更多一份安全感。
说起远影孤帆,想起读过的描写航海的小说,《老人与海》。江天一色,横无际涯中,八十四天没钓到鱼的孤独老人倔强地又出海了,这次他幸运地钓到了一条无与伦比的大马林鱼,惊涛骇浪中他与大海及争食他的猎物的群鲨搏斗,他的乐观顽强和智慧是小说最吸引我的地方。航海的人都是勇敢者,勇敢者不仅要战胜浪涛,同时也要战胜孤独。其实,某种程度上孤独可能比风浪更难于战胜。佩服那些航海者,他们其实应该是在享受孤独吧。茫茫人海,又何尝不是如此?孤独并非寂寞,寂寞难耐,而孤独是有其美感的,内心充实的人能享受到。
下午航海预报中的大风如期而至,虽说感觉上不是很强劲,但对于逆风而行的帆船来说就比较困难了,我们几次转向(tacking)。tacking 是当船逆风行驶时,帆船采取之字形前进方式时的转向。“Let's tacking!”(让我们转向!)每次阿明姐和Dave说完这话,先生就把舵轮打90度,而他们则同时一个放绳索,一个收紧,以此转动主帆。绞轮转动,动作麻利,配合默契,几次看他们tacking都觉得很精彩。船上桅帆交错,钢缆绳索纵横,绞轮轮盘遍布,一种机械之美的感觉油然而生,这种感觉似乎不大应该出自女人,但我是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
Using a series of close-hauled legs to beat a course upwind.
多次tacking之后,看风向没有逆转的可能,阿明姐和Dave 决定返航。返航中他们说要升另一种三角帆,他们管那叫“spinnaker”,这是一种顺风而行时使用的风帆。Dave说我看到spinnaker还不知要多开心呢,说着他从舱里掏出一个大口袋,去船头做升帆的准备。我以前从不知道spinnaker 会是个什么样子,阿明姐告诉我那是彩色风帆,她说今夏他们还没有用过,这次的spinnaker是专门为我而升的。彩色风帆?!为我而升!我只能欢呼,因为在船上,无法雀跃。我问what color(什么颜色),Dave回答all colors(各种颜色)。哇,五颜六色啊!我静静地等待,等着spinnaker的保护套一点点向上脱去,彩虹色的大三角帆张开了,那帆被风鼓成半球状,在蓝天下像大鸟的羽翼一般。我顿时有一句豫剧脱口而出:美极啦!好地了不得!真让Dave 说着了,我欢天喜地。
第一次出海归来,写下这些文字,权作我的首篇航海日志。
我喜欢出海!
好精彩的航海日记!
ReplyDelete椰子,很高兴你来,终于搞定了:-)
Delete谢谢喜欢这篇。
谢谢邀请,进得院来心都静了。七彩帆真漂亮,“佩服那些航海者,他们其实应该是在享受孤独吧。茫茫人海,又何尝不是如此?孤独并非寂寞,寂寞难耐,而孤独是有其美感的,内心充实的人能享受到。
ReplyDelete”----内心充实的人才能享受孤独,同意极了。
终于可用老名字了,庆祝。
Delete椰子,真是要庆祝一下!
Delete我这洞中是安静的,我们能在这安静地聊聊天,以文会友,实乃幸事。很高兴我们就孤独问题又一次高度统一,我们常会这样。孤独与寂寞的体验完全取决于个人,是太内在的东西。常常会置身热闹非凡的聚会,感到很寂寞,而有时孑然一身却感到很充实,我想这样的感觉是很多人都体验过的。人是矛盾的统一体,不可太出,但入得太深又会感到很多羁绊,只有自己找平衡点了。所以佩服航海的人,佩服他们的勇气和内心的定力。我是相信内心的坚强是可以锻炼出来的,就看个人是否意识到,是否愿意把自己放到某个位置上去锻炼。
那彩虹色的风帆让我着迷,太美了!是动态的美。
叶子可能是我所见过的最有灵气的。没想到这么一次Day sail能让你写出这么多的东西, 而且凡是我们无意提到的,你都学会了, 理解了, 还做调查研究。 真是太有心了。你如果有兴趣, 一定会成为出色的帆船手!
ReplyDelete我是那种感触比较多的人:-)
Delete谢谢阿明姐带我们出海,让我们前所未有地体会了一次帆船。你们说的,有的当时就理解了,有的存疑,所以回来在网上dig,想搞清楚。多年的训练被培养成这个样子了:-)
耐人寻味的航海日记,有理性的铺陈,也有感性的体悟。叶子真是位心灵丰富的才女。我原是怕海之人,看了这篇,也蠢蠢欲动。
ReplyDelete绿园谬赞。出海让我很兴奋,估计我所有的信息触角都张开了,去多方位体验那种前所未有的感受。只要你不晕船,相信你也会喜欢的。
Delete叶子娓娓道来,引人如胜。非常漂亮的一篇记叙文。在华博网只看到了你的图,没有看到这些文字。如能和大家分享就太好了。
ReplyDelete文中"孤独是有其美感的,内心充实的人能享受到",对这句话我有些保留。如果"孤独"换成"宁静"我比较认可。不过在海上航行过的人,也许又有不同的体会
小舟兄,很高兴在这里与你分享我的心情与感悟。
ReplyDelete我体会,孤独更强调客观上的形单影只吧,而宁静是内心的感受。不过我想我能理解你的想法,谢谢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