蔓越莓节(24)
感恩节前后便是蔓越莓的收获季节,河水被引入农田,水面漫过低矮的蔓越莓丛,农人开一小型机械在田里作业,机器前的转轮把蔓越莓灌木棵子上成熟的果实打落,于是,蔓越莓的果实就漂浮在水面,嫣红淡粉,流彩纷呈,成就了一幅大地画作,颇有气势。
蔓越莓田紧邻大堤,徒步中一路观景,不由地感到温哥华、BC省着实是物产丰富,风景优美,气候宜人,怪不得多年被评为宜居城市。当初怎么就一不小心掉到这洞天福地了呢?
蔓越莓收获季节Fort Langley会举办蔓越莓节,各种特色商品摊位,现场音乐,加之新鲜蔓越莓有售,我们已经连续多年去凑热闹了,除了2020年。疫情前总会在这个小市镇的一个特色餐馆吃饭,然后再逛逛那里的几家古董店。今年在店里淘到一对黄铜书挡,是米勒的晚祷。铸造精美,让人爱不释手。
马桶专家(25)
先生说想换一个电动马桶盖,我则一直反对。简约生活是我想要的,虽说也不大能守得住,但在有的地方我则还在固执地坚持着,比如不用电动牙刷。马桶盖的事拖了将近一年,其间先生提了两三次,最终我被说服了。他是要求比较少的人,我不愿意一而再地驳他的面儿。我提议不只是换马桶圈,连马桶带水池都换,还有地板,刷油漆,干脆就把两个卫生间都重新装修了吧。我一向如此,看上了马鞍,干脆牵一匹马回来,甚至连马厩都要重盖。这回轮到先生反对了。又拖了些日子,他想通了。那就听你的,换。
开始研究马桶盖、马桶、洗手池……看似日常的马桶里还真藏着不少道道。比如构造,马桶有虹吸式的,还有直落式的,各有利弊;挑选马桶要考虑是否不容易堵;是否防溅;是否卫生;马桶的什么部位决定了安装尺寸……一通研究之后俨然一马桶专家了。这年月,干什么都要先学习,想花钱都不容易,选择太多,眼花缭乱。
装修后我们自己刷了漆。按照朋友的说法,没自己刷过漆的都不算加拿大人。这回感到自己算是真正入籍了。
道阻且长(26)
九月,同学的母亲病危,他回去三个月,年底回来谈了这趟的不易。上海禁闭两周,铁窗生涯中哥们儿用Kindle读了若干本书,在朋友圈大段大段地分享读书笔记,人的潜能在极端情况下被激发出来。之后他又需要在上海逗留一周,健康码在红黄绿之间变化,人的一切行动都受其支配。回到北京,则又要在家隔离一周,他算是幸运的,不管历尽何种艰难困苦,总算是在母亲临终前赔了她最后的两个月。
年末西安封城。一月天津又出现了Omicron病例,二十例。一声令下,全市全员核酸检查,而且据说要做六次。公公听说要做核酸,心情紧张,那天我们打电话安慰,说来说去竟把上课的事都忘了。八十多岁的老人,平时根本不出门,数九寒天,要出去做六次核酸检测,听着就让人揪心。好在家里有哥嫂照料,嫂子先排队,排了一个多小时,快到了,哥哥再带老人下楼。结果嫂子冻得犯了哮喘,两个星期都没缓过劲儿来。试想,如果是孩子不在身边,老人在寒风中站一小时,没得新冠也得冻出个毛病来。
几天后见到同学在群里议论,她家里有不少亲戚在津南区住,有的被加了门禁,有的被大巴带走隔离,看着照片上那一排一列的大巴,听着居民区里大喇叭招呼居民上车的乡音,还是揪心,心想这要是自家老人摊上可该如何是好。这次没摊上,是运气,可有运气的,就有不运气的,即便这次运气,也不保证总能运气。百姓都很合作,守纪律,任由政府摆布,这是中国人的好呢,还是中国人的孬?
清零政策还能走多远?国内坚持社会面清零与西方相对宽松的防疫政策孰优孰劣?就像我们与孩子面对疫情的态度不同一样。肆虐的新冠变种omicron没能阻止孩子们依然照计划行事,依然要去滑雪,要过正常的生活,我们却做不到。圣诞假期,我们把朋友聚会都改成Zoom聊天。在窗前与蜂鸟对谈,在画本里远行,与雪人嬉戏,在自制的雪迷宫里转磨磨。这两年都是在这样半封闭的状态下过日子,感到实在是受够了,可还是得受着。这原本就是对待生活,抑或是对待生命的两种态度,该是无优无劣的。生命中没有冒险就没有精彩,该对风险有适度的承受能力,但冒险到什么程度为适度则因人而异。怕这怕那,什么都别干了,当回首往事的时候就只有波澜不惊,平淡无奇,生命历程无起伏,则少回味;天不怕,地不怕,折腾到小命玩儿完,game over,则是另一种生命形态。当然,即便是短暂的精彩,也都是个人的自我选择。就国家而言就没有那么简单了。清零政策扰民,所谓短痛,但放任不管则是害民,长痛也。问题是短痛能否避免长痛?事情还在进行中,目前看似乎是背着抱着一边沉,都不堪重负,恐怕还难分仲伯。政府都不易,百姓更是受苦受难。老天要惩罚人类,谁能逃得脱!
几天后见到同学在群里议论,她家里有不少亲戚在津南区住,有的被加了门禁,有的被大巴带走隔离,看着照片上那一排一列的大巴,听着居民区里大喇叭招呼居民上车的乡音,还是揪心,心想这要是自家老人摊上可该如何是好。这次没摊上,是运气,可有运气的,就有不运气的,即便这次运气,也不保证总能运气。百姓都很合作,守纪律,任由政府摆布,这是中国人的好呢,还是中国人的孬?
清零政策还能走多远?国内坚持社会面清零与西方相对宽松的防疫政策孰优孰劣?就像我们与孩子面对疫情的态度不同一样。肆虐的新冠变种omicron没能阻止孩子们依然照计划行事,依然要去滑雪,要过正常的生活,我们却做不到。圣诞假期,我们把朋友聚会都改成Zoom聊天。在窗前与蜂鸟对谈,在画本里远行,与雪人嬉戏,在自制的雪迷宫里转磨磨。这两年都是在这样半封闭的状态下过日子,感到实在是受够了,可还是得受着。这原本就是对待生活,抑或是对待生命的两种态度,该是无优无劣的。生命中没有冒险就没有精彩,该对风险有适度的承受能力,但冒险到什么程度为适度则因人而异。怕这怕那,什么都别干了,当回首往事的时候就只有波澜不惊,平淡无奇,生命历程无起伏,则少回味;天不怕,地不怕,折腾到小命玩儿完,game over,则是另一种生命形态。当然,即便是短暂的精彩,也都是个人的自我选择。就国家而言就没有那么简单了。清零政策扰民,所谓短痛,但放任不管则是害民,长痛也。问题是短痛能否避免长痛?事情还在进行中,目前看似乎是背着抱着一边沉,都不堪重负,恐怕还难分仲伯。政府都不易,百姓更是受苦受难。老天要惩罚人类,谁能逃得脱!
两年多没有回国了,回国的路道阻且长。
吃饱了撑的(27)
读研时同宿舍的四个同学有三个在加拿大,我们有个微信群,命名为我们仨。岁数越大,我们仨越能拢到一处,彼此关心,聊天时彼此呼应,都能敞开心扉说话,所谓老友。这时候愈发能体会出岁月在彼此关系中的沉淀。
那天我们仨在微信聊天。
月华:“种了几个葫芦,本来形状挺漂亮标准的,结果全烂了,真可惜。”
瑞玲:“摘太早了吧!”于是帮着分析原因,说得头头是道。
月华:“你这么懂,想种吗?我留了种子,你俩要吗?”
瑞玲自谦道:“要,但我是假农民。”
“我负责种好,让叶子画画,画咱仨,她有艺术细胞。”她接着说。
她这么一说让我想起父亲曾经在凉台上种过葫芦,收获后还用电烙铁为我和先生在葫芦上写了一首诗,画了一幅兰草。葫芦就放在我的书架上,于是我随手照了照片给她俩看。
月华:“很珍贵的纪念品啊,是钱买不到的,真好。我这就给你们寄种子。”
瑞玲:“我们仨约定好,要把这事办成。友谊长存!”
我:“那我现在开始学画,学速写,不过你的葫芦得足够大。”
瑞玲:“没问题,我多施肥。这么一大早就整出个Project 来。”
我:“是啊,老妇聊发少年狂啊!”
月华:“这样才体现我们还没老嘛。”
瑞玲:“永远28,老外都这么说。”她正和儿子说电话,便问:“把我们的聊天让孩子们看,他们会怎么想?”
我和月华同时说:“他们看不懂。”一字不差,真是心有灵犀。
瑞玲:“是,他说你们就是吃饱了撑的。我们在这个年龄的时候也不懂父母。”
我:“或者说没打算懂。”
瑞玲:“也许更贴切把!不续这个话题了,要不该伤感了。咱们不做丝巾大妈,但要有她们的心态。”
种葫芦,画葫芦,自然是吃饱了撑的。可这不才是生活的滋味吗?
读研时同宿舍的四个同学有三个在加拿大,我们有个微信群,命名为我们仨。岁数越大,我们仨越能拢到一处,彼此关心,聊天时彼此呼应,都能敞开心扉说话,所谓老友。这时候愈发能体会出岁月在彼此关系中的沉淀。
那天我们仨在微信聊天。
月华:“种了几个葫芦,本来形状挺漂亮标准的,结果全烂了,真可惜。”
瑞玲:“摘太早了吧!”于是帮着分析原因,说得头头是道。
月华:“你这么懂,想种吗?我留了种子,你俩要吗?”
瑞玲自谦道:“要,但我是假农民。”
“我负责种好,让叶子画画,画咱仨,她有艺术细胞。”她接着说。
她这么一说让我想起父亲曾经在凉台上种过葫芦,收获后还用电烙铁为我和先生在葫芦上写了一首诗,画了一幅兰草。葫芦就放在我的书架上,于是我随手照了照片给她俩看。
月华:“很珍贵的纪念品啊,是钱买不到的,真好。我这就给你们寄种子。”
瑞玲:“我们仨约定好,要把这事办成。友谊长存!”
我:“那我现在开始学画,学速写,不过你的葫芦得足够大。”
瑞玲:“没问题,我多施肥。这么一大早就整出个Project 来。”
我:“是啊,老妇聊发少年狂啊!”
月华:“这样才体现我们还没老嘛。”
瑞玲:“永远28,老外都这么说。”她正和儿子说电话,便问:“把我们的聊天让孩子们看,他们会怎么想?”
我和月华同时说:“他们看不懂。”一字不差,真是心有灵犀。
瑞玲:“是,他说你们就是吃饱了撑的。我们在这个年龄的时候也不懂父母。”
我:“或者说没打算懂。”
瑞玲:“也许更贴切把!不续这个话题了,要不该伤感了。咱们不做丝巾大妈,但要有她们的心态。”
种葫芦,画葫芦,自然是吃饱了撑的。可这不才是生活的滋味吗?
父亲爱水仙,他每年春节前都会去花市买漳州水仙,一箱总有二十多头,要怎么刻才能让水仙多开花,父亲给我讲过,但我从没注意听过,就像现在我说什么,儿子也不在意一样。父亲总能保证水仙在接近大年三十时开花,然后家里摆两盆,剩下的都送给了亲朋好友。那些年我们或三十或初二回公婆家,父亲的水仙总是年礼之一。
纸白水仙其实与漳州水仙大不同,但身在异乡,只能退而求其次,追求个形似。这种水仙不是长在水里,而是种在土里,暗自思忖,它怎么能叫水仙呢,充其量是个旱仙。气味也有些怪异,像当年做有机合成得到的什么东西的味道,不是漳州水仙一缕缕飘来的幽香。花瓣很薄,少了漳州水仙的质感。尽管有诸多不同,它还是很美的,温存地抚慰着我的心。家里的确太暖了,纸白水仙疯长,直至倒伏,其间也不过就两周的时间。本想过年有花看,可它终于没能等到。
纸白水仙其实与漳州水仙大不同,但身在异乡,只能退而求其次,追求个形似。这种水仙不是长在水里,而是种在土里,暗自思忖,它怎么能叫水仙呢,充其量是个旱仙。气味也有些怪异,像当年做有机合成得到的什么东西的味道,不是漳州水仙一缕缕飘来的幽香。花瓣很薄,少了漳州水仙的质感。尽管有诸多不同,它还是很美的,温存地抚慰着我的心。家里的确太暖了,纸白水仙疯长,直至倒伏,其间也不过就两周的时间。本想过年有花看,可它终于没能等到。
过年前要是能踅摸到一盆真正的漳州水仙该有多好啊!
2022.1.25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