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月?是的!当你站在火山口旁,眼前是一眼望不到边际的黑茫茫的熔岩,这鲜有植被的荒凉地貌给人的感觉是如此惊心动魄,不能不让你联想到月球。
1923年,地质学家Harold T. Stearns 对这里地表特征的描述就是:与通过天文望远镜看到的月球表面相同。Stearns的文章在《国家地理杂志》登出后,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随后,这片七十五万英亩的不毛之地被Calvin Coolidge 总统定名为Craters of the Moon National Monument and Preserve。
正像月球的火山口是由流星的撞击而成,而非火山爆发所致,纪念地如此规模浩大的熔岩流也不是一个火山的爆发产生的,而是来自蛇河平原(Snake River Plain) 那五十多英里长的大地裂(Great Rift)。一万五千年前的喷发造成了现在我们看到的广袤的熔岩的海洋,最近一次的喷发也就是在两千年前,而且地质学家也不排除它将来还会爆发的可能性。
Craters of the Moon 坐落在Idaho南部,距Grand Teton 国家公园最南端的 Jackson 小镇也就半天的车程。可能是因为事先曾念叨过我们的“登月计划”,及至那天启程时 儿子问:“我们今天去哪儿?”“月球。”我回答的自然而然,他好像也不觉得哪儿有什么不妥。
沿途的景色都很有气势,除了一望无边的麦田,就是一望无边的半沙漠植物山艾 (Sagebrush),直到后来又见到了一望无边的黑色熔岩。还没有到达Craters of the Moon的大门,我们已经等不及要停车跑去观看了。这可是我第一次面对如此浩瀚的石海,只有怔怔的望着,望着,没有语言能够表达。
公园内有一些微型的火山口,因为修了步道,可以直接进入火山口的内部。在火山口内,我环顾四周,看着脚下更深处尚未融化的积雪,抚摸着这黑漆漆的冷却了的熔岩,想象着千万年前,那成百度上千多度的岩浆就是从这里喷涌而出,一种朝圣般的不真实感油然而生。我们所生存的是怎样的一个星球啊,内部孕育着如此巨大的能量,这能量可以创造一切,当然,也可以摧毁一切。
由于喷发的方式不同,遗留下来的火山熔岩也形态万千。当火山喷发时,岩浆如果含大量的气体,喷出的火山灰冷却下来后就像细煤渣的样子。火山口旁就会形成一种黑色的沙丘。
我们来到这样一座由火山灰形成的黑色沙丘前,虽说它被称作地狱之火,可沙丘那毫无棱角的外形在蓝天的映衬下显得分外的柔和,迥然有别于公园内其他地方让人胆颤心寒的地貌。
我们开始爬坡。因为空旷,公园内风一直都很强劲。越往上爬,风就越大。对我来说,迎着风,要很吃力的向前移动,而顺着风,有要被刮跑的感觉。儿子被这大风吹得来了兴致。他一会儿迎着风跑,一会儿顺着风跳。望着儿子在空中飞跃时的神态和动作,当妈的简直要陶醉了。儿子这青春飞扬的一幕不光被记录在相机上,也被永远得定格在我的心中。
还在吃力得往上爬,下山的人就关切的告诉:山顶风更大,不要站到边缘处,否则会有危险。的确,山顶的风速估计要在七八十公里的时速,如果迎着风前倾,可以保持一个比较小的角度,而不至于倒下。那真是一种很奇异的经历。
某一个景区内,虽有一些顽强生存的小花、小草,有一些沙漠植物和零星的树木,但嶙峋的枯木,大片的黑色熔岩和间或矗立在空地中的残缺不全的火山口让这个被定名为魔鬼的果园的景区来得名副其实。
让人惊惧的景象实在是太多了。面对两条巨大的地裂,天崩地裂绝不只是夸张的形容词,而是实实在在的感受。地裂处一株被扭曲得近乎艺术品的枯木,作着痛苦状 ,让人仿佛看到它当初是如何活生生的被弯曲了,又打上了结儿。
自然的杰作岂止这些。有的区域,由于熔岩流动时表面首先固化,而下层的熔岩依然在流动,就形成了熔岩隧道。进入隧道中,望着头顶上巨大的石块通过互相挤压保持着平衡, 还真得有些胆量才能继续前行。这正应了王安石的《游褒禅山记》中的那句话“而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常在于险远……”
月球火山口纪念公园是如此神奇的一片土地,它坦诚的向人们展示着它的一切,无半点遮掩。它集苍凉、雄浑,鬼魅之美于一身,散发着摄人魂魄的魅力。
2009.9.29
万维评论(16) 引用 浏览(1111)
ReplyDelete作者:虔谦 留言时间:2009-10-03 07:02:30
月啊月,和人们多少梦想遐思联系在一起。
佳节的问候,祝叶子中秋快乐!
作者:虔谦 留言时间:2009-10-03 07:03:49
照片太棒了!
作者:天宇 留言时间:2009-10-03 07:29:15
叶子:中秋快乐!
看到文章的标题,我很吃惊,叶子什么时候飘到月球上去了?谢谢你的科普和介绍,我也开始象在水一方那样从博文里学习知识了。
作者:怡然 留言时间:2009-10-03 10:00:26
叶子:
看你的游记真是一种享受。祝中秋快乐!
作者:甩了 留言时间:2009-10-03 12:34:01
“月球火山口纪念公园是如此神奇的一片土地,它坦诚的向人们展示着它的一切,无半点遮掩。它集苍凉、雄浑,鬼魅之美于一身,散发着摄人魂魄的魅力。”让我对这地方着迷啦!你对石头的应识和亲切感,令我大开眼界!
很美的照片,特别是你儿子的special precious moment,是当母亲最最幸福的一刻!
能够在中秋佳节当天透过这篇登月,把我对月球那种远不可及的印象改观了,今年真是有个不一样的中秋赏月,谢谢叶子,中秋快乐!
作者:立青 留言时间:2009-10-03 13:17:26
到月球去过中秋,跟嫦娥聊天,跟吴刚喝酒,神仙呀!中秋快乐。
作者:在水一方 留言时间:2009-10-03 19:15:03
叶子 你儿子在空中飞跃的照片真好,从文章中也长知识了,谢谢分享游记。
作者:椰子 留言时间:2009-10-03 22:32:57
精彩的想象力,登月,真是特别!儿子那充满动感的照片,令人印象深刻。叶子的游记真是达到了一种境界了,是否要查很多资料写这篇游记?中秋好!
作者:叶子 留言时间:2009-10-04 08:36:30
虔谦,谢谢夸奖了!谢谢祝福!是啊,月亮是最能让人神驰梦想的地方。
天宇,谢谢祝福!叶子嘛,是哪儿都可以飘到的:-)
大家互相学习。
怡然,谢谢祝福!一次出游,能与大家分享见闻和感受,对我来说也是莫大的享受呢。
作者:叶子 留言时间:2009-10-04 08:57:16
甩了,谢谢祝福!这篇游记本来几天前就写好了。赶上国庆,一激动就贴了歌颂祖国的歌曲,之后又忙着看阅兵,这篇《登月》竟前赶后错的贴在了中秋当天,并非刻意,也真是天意啊:-)
能让你有一个别样的中秋,我开心无比呢。儿子的这几张照片是我们此次出游中我最最青睐的,比什么景都美,正如你说的“是当母亲最最幸福的一刻!”所以就忍不住拿出来显摆一下了:-))
立青,谢谢祝福!中秋好安排!我们在洞中当过妖精,又来月球当神仙,真正的神、鬼、人合一了:-)))
作者:叶子 留言时间:2009-10-04 09:13:23
在水一方,说实在的,儿子的那组照片是我的骄傲,谢谢你的共鸣!
椰子,谢谢祝福!你还夸呢,游记写到这份儿上,变成了科普文章,我自己也无能为力了。查了些资料,是为了弄懂那些地质现象,而真正写出来的,基本来自公园介绍的小册子。本来这个纪念地是个让人心灵震撼的地方,应该写出更精彩的心情游记!:-(
儿子的照片,自认是自己的杰作。只是如果具备一些照相技术的话,照片的表现力会更强。
作者:海风阵阵 留言时间:2009-10-04 17:56:48
看到“登月”,就想到能和嫦娥共品月饼,多美!
你的照片很美,有没有投到National Geography?
你的日记就是俺以后游黄石的指南了,太棒了。
作者:转悠 留言时间:2009-10-04 19:43:19
叶子,来晚了,也顶一个!黄石公园附近还有这么些别致的景点,咋都被你给挖掘出来了呢?这可给我们以后的黄石行省了不少事哈,先谢了。
你儿子的系列飞跃照片太棒了。想起来今夏在DC的航空博物馆前面,在晚霞的映衬下,美景美时美刻,我们同行的的老老少少也疯狂了一把,顾不得周围穿梭的游人的眼光,在那里不停的“飞”,留下了难得的美好记忆。
作者:叶子 留言时间:2009-10-04 21:03:19
海风,这个“月球”可是遍地荒凉,不及想象中的嫦娥的广寒宫啊!
照片自我欣赏还可以,离投稿还差的远呢:-) 你买了新相机,等着看你的摄影佳作了。
转悠,这还有早晚。这两天过节,你准又出门转悠去了吧。
实话实说,我挖掘景点的本领可大着呢,跟着走就是了:-)
哪天把你们“飞”的照片也拿来与大伙分享一下如何?
作者:山哥 留言时间:2009-10-05 18:31:43
Waonderful. Thanks for sharing.
作者:叶子 留言时间:2009-10-05 22:15:34
山哥,谢谢。一看你的“东亚共同体”的题目,与苍兰有一模一样的感受,有些不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