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天万维网友落基山人诗兴大发,接二连三的写诗填词,诗后才子才女们的评论也都很精彩,不能不吸引我这个刚刚想碰触诗词的新手。山人反对律诗的禁锢,崇尚古诗的自由,倒也自成一家之言。读他的这首七言《登落基山》,一幅幅图画在眼前展开,让我记起六年前从温哥华驱车落基山八日,落基山水所带来的震撼和感动还久久在脑海中萦回。那时不写博客,这激动人心的旅程没有文字的记载,就只有几张傻瓜相机的作品。几次提笔,萦回的也都只是片断,思绪不能让我连贯成文,所以几番尝试不得,只得放弃。
正是因为这些尚存的感觉和片断,在读到山人的七言时,就让我一时兴起有和一首的冲动,有了想法,但拖了好几天却没动,因为还不知如何写七言。读了些规则,便去告诉山人,我要找机会和他一首,实际是不想让自己打退堂鼓。
这些天在白凡的园中听各位诗人谈诗论道,很受教。特别是白凡、老冬儿和汤安(水尽寒)的鼓励,让我觉得既要学诗,就不能藏拙。
七言 登落基山
落基山人
天宇冰川一线开,孤雁落日复徘徊
朝露森林混沌雪,夕阳清涧绿凡苔
明月潇潇飘浮云,清风渺渺荡流黛
飞瀑湍流麋鹿影,幽谷深藏熊罴豺
群山纵横五千里,罔顾世人叹何奈
会当泠晨烟波起,万里风清无尘埃
七言 游落基山
叶子
七月千里寻梦来,六载痴情不释怀。
幽鹤翠湖惊魂魄,班芙冰原凝形骸。
飞虹臂挽塔卡瀑,流云足踏棋盘台。
信马山道湍溪渡,弄波天池繁星摘。
峰岭逶迤男子气,湖泊潋滟女儿态。
疑是女娲遗彩石,化作落基入尘埃。
注: 1. 塔卡瀑:Banff国家公园最高的Takkataw瀑布。
2. 幽鹤:Yoho 国家公园。
3. 翠湖:Yoho国家公园的Emerald Lake。
4. 班芙:Banff 国家公园。
5. 冰原:Banff 国家公园的Athabasca冰川。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2012.4.1
万维评论(21) 引用 浏览(449)
ReplyDelete作者:珍曼 留言时间:2012-04-05 06:26:53
哇..我差点错过了,文名上要加个(组图)...好诗好景好少男!顶!...我也很想去一次这个牛仔游的项目,..太有意思了!..多谢分享!
作者:叶子 留言时间:2012-04-05 07:12:52
谢谢珍曼的建议,题目上我做了修改。
很值得一游的地方。你还给起了个有趣的名称——牛仔游:-)
作者:水尽寒 留言时间:2012-04-05 13:59:14
好!看到当年公子的潇洒快意,就知道多么值得的登山游。
多年前和一对来访的同学两家四人去的那里,从那以后几个冬秋我家去了不少回。最为惊叹的就是上帝花园的"彩石"和落基山的雄伟山脊与漪丽天池。登高远望,变幻的飞云和景色无法不摄人心魄。沿途的玩笑中命名过七星湖(一串小山湖),洗鱼池(尺来长的鱒魚,敢游到洗手探水的石头附近和人分享热闹)和蘑菇谷(手腕粗的蘑菇柄,跟我们聊天的女管理员还身兼野外采蘑菇活动的安全员,担保加入采蘑菇的游客队员们的篮子里面大半是鲜美可食的大蘑菇)。
顺带说,附近的Jasper和Kootenay国家公园风景也很好。科州有不少原始自然的色彩和风貌,包括先民遗址。所以,让叶子的摄影充满国家地理杂志的风格 ---多亏科州对环境维护和生态旅游的重视,早早迁走了大量散居山民(有点"反民主',但是也大大减少了山火和伤亡),还落基山峦于大自然。
如果往尤他和亚州方向的科洲山谷探望,风景不同,雪白的mountain goat,排球大的仙人球开始冒出来,山后就是可以摘着鲜美Semillon Grapes(赛美容白葡萄)的大量Grand Junction葡萄园。
"幽鹤翠湖惊魂魄,班芙冰原凝形骸","信马山道湍溪渡,弄波天池繁星摘"非常传神,而且可贵地自然。
感觉少数几个字可以调整到更完善的程度: 这就是诗词的乐趣,推敲的过程不断回味和提炼那印入脑海的诗情画意!
作者:叶子 留言时间:2012-04-05 23:25:59
汤安好,谢谢留言,落基山之行真是一次难忘的旅行。
你提到冬秋去游落基山,我想问问,冬秋大雪封山,怎么开车呢?我们只是夏天去过一次,想象着其他几个季节该是不同的景观。你说的蘑菇谷很诱人,从没有过采蘑菇的经历,很想有机会尝试一次。
Jasper和Kootenay都去了,前者印象更深刻些。犹他州附近的几个峡谷公园一直是我神往的。
谢谢对拙作的鼓励,你提到的这两句我自己也比较喜欢。但一些句子可能太过平淡,缺乏诗应有的韵味。“感觉少数几个字可以调整到更完善的程度”,还望不吝赐教,你们都是我的老师。
之所以把这首贴上来,实在是受到几位诗人的鼓励,你在凡兄那里的几段议论真是让我受益匪浅,无论从技术上还是信心上。
就我目前的状况来讲,作诗实在是一件痛苦的快乐事,自己非常的enjoy!
周末愉快!
作者:fwy 留言时间:2012-04-05 23:39:33
It is a group of beautiful photos and make me have a plan to visit there soon or later.
Like your handsome son. It is out of town now.
作者:拾影 留言时间:2012-04-06 05:59:26
第1,3,9和10的景取得真好,够水平,无可挑剔。弄波天池繁星摘更传神。将来定要到那里感受那诗情画意。
作者:落基山人 留言时间:2012-04-06 07:21:44
叶子好壮阔的诗。等了半天,终于出来了。谢叶子雅兴。万维坛子里的几位高手,还要多给我们这些刚出道的人点鼓励呀。水尽寒兄是鼓励为主,而白凡兄是打压为主,不过一个红脸一个白脸,都是为我们好呀,我们要感谢他们才是。这几天我也写了很多,可能都有问题,但写诗词就是自娱和娱人而已,如果不能娱人而能自娱也行呀。但千万不能将自己的冲动压下去,技术方面可以改进,但心情不能重新来的。
作者:老冬儿 留言时间:2012-04-06 08:33:13
叶子的新作出来啦,写得很美,也很有气魄.“手执彩虹,足踏流云”,简直是豪气干云!
照片是扫描的吧?非常好。一川在彩虹下面的那张好棒,快成气功大师了。 :-)
我也非常喜欢BANFF公园,那一带太漂亮了。
作者:水尽寒 留言时间:2012-04-06 09:27:42
叶子和山人兄好,
文无第一,实在是因为文章之外的天地太闳远了,非深入进去不能尽知其意。上次绍山兄青鸟余续,提到的花间派大家温庭筠就是一例。曾有人贬温词不和韵,结果是因为温早已把韵谱用到了出神入化的顶峰高度,评者自然贻笑大方。也有词中名家大赞温词闳美第一,精妙绝人,可是,王国维结合中西文论诗词美学分析下来,认为美则美矣,意境尚难称第一"差近之耳"。
诗词有道,白凡兄的角度正是在此。我以为意境来自人品胸襟和文化积淀,最难获得,而声韵律都是可查获的规律,从招徕文友和发展潜力方面补充的角度来说,看人强过看文。诗人无数,有李白之诗词气象的,古今一人。
回到叶子的七言,大框架有气势,用有不少比兴,押的是中华新韵里的四开韵,较少受平水韵的限制。意境内涵不用说,皆言之有物,物我相宜。因为写的是七言,首先,同句之外不能用重字,头一个"彩"字似乎可改成为"飞"或者"天",亦或其他更好的字为宜。其次就是"二四六分明"的诗律规则似乎可以用来攻玉,把上下句的乐律结合紧凑。如"寻梦来"和"不释怀",如果后者换成"满盈怀""几萦怀"就容易与仄声的"梦"字相和。当然,这里只谈到技术,很可能破坏原意,因此不必凑字附韵。在下一首里运用就是。
老实说我自己经常就作不好,"舞东风"那首就为"戒重重"出了韵。那里本该"律(月+童)(月+童)",暗示法规不清,或者"喑统戎"(庸才压制将才)来避免二冬,可是去掉了"戒重重",原词再写下去兴趣索然。汤安本非词人,肆意犯规的次数多了,也就债多不愁乐。
作者:水尽寒 留言时间:2012-04-06 10:09:32
Btw,
冬天(10月第二周到四月,少数地方到六月底都有滑雪)去那里主要是滑雪,美国公路只要不是暴雪当头的时刻,好天开车问题不大,只要有四轮驱动的大车基本都到得了(刚来美国穷学生一双,我和内人是挑美式足球杯大赛的赛季去那里滑雪,在lift tickets等方面省了不少钱。现在为了小孩子和老人的便利快乐,只能预订一年中最贵的圣诞节假期和resorts/饭店之类去玩雪了)。
科州山高地远的主要观景地段多数预留有停车观景的避让车道,甚至投币望远镜。只是冬天进山如果不滑雪,尤其是不参加X-Country Skis(cross country skiing)或者观光马队(我在别的滑雪州参加过骑马过山游,科州也许没有这个项目),活动余地就小了不少,似乎不大值得。
阿斯本,Beaver Creek,Breckenridge,Keystone 等著名滑雪地之外,当地人喜欢的Winter Park (离Aspen大约100迈之内)也很适合秋天去登山。Winter Park风景优美,历史上竟然让不少失恋轻生的人认为需要到那里再看一看人间胜景才去轻生,好在那已经是旧"时尚"了,虽然目前还设有预防机构和专门的网站。
作者:叶子 留言时间:2012-04-07 00:21:12
ReplyDelete谢谢fwy。
儿子那时刚十三岁,真是时间飞逝。
落基山的景色美,所以不在乎是什么相机,也不在乎照相技术,框到镜头里就是美景了:-) 而且色彩等都基本上没有后期处理。
休假愉快!
作者:叶子 留言时间:2012-04-07 00:22:56
拾影,谢谢对照片和诗词的鼓励。
那里景色真是太好了,所以我照相时就是韩信用兵的策略,之后,总会有好的 :-)
周末愉快!
作者:叶子 留言时间:2012-04-07 00:26:43
山人过奖了。不好意思,让你久等了,我是慢牛,不能与你比。你不仅写得快,意境也都很好,至于格律方面还没有能力评说:-)
我说要和你七言时,都还不知七言怎么写呢,即便是现在,写了一首,也并不是十分清晰:-) 而且,写好了,都还犹豫了几天不知该不该贴。
汤安的鼓励实在是及时、到位,我心存感激。其实,凡兄的鼓励也并不少,只是有时我们犯的错误可能太多,高手点拨一下,往往刚出道之人并不觉闷,还是浑然不知,逼得大师心里难受,不得不“打压”一下。我倒认为该出手时就出手,只有这样直言相告,新手才会进步。
无论写诗还是作文,我都必须是有写作的冲动才动笔。有感有时都发不出来,或发不好呢,所以,娱己是肯定的,只是以现在的水平还无法娱人,但愿别烦人就好:-)
周末愉快!
作者:叶子 留言时间:2012-04-07 00:29:18
谢谢诗人冬儿的鼓励。
你提到的那两句是我感到有些纠结的地方,因为我自己觉得太过豪情万丈了。曾试图降一降声调,让感觉柔和些,但最终也不得要领。你要是有好想法,直说无妨。
照片就是傻瓜的数码相机照得,不是扫描。那是当时非常不错的相机,有八百万像素。正是因为照到了出自瀑布的彩虹,我才有了那个手执彩虹的诗句。
周末愉快!
作者:叶子 留言时间:2012-04-07 00:33:35
汤安,谢谢长评。
听你讲温庭筠的例子,让我想起书中读到当大诗人的诗不和韵时,一定是有意为之,而初学者则大都是浑然不知,或顾此失彼。
以我用了两次“彩”为例,这是第二个重字了,第一个在贴出来以后意识到,改过了。这就像刚学开车时,眼里就是一条道,看不到旁边更多的东西一样。我会斟酌修改的。
另外你提到的“二四六分明”,让我有些困惑。我近来在读王力《诗词格律》,因为认为山人写得该是七言古诗,便去读了那部分。它提到古诗除了要和韵、对仗外,在平仄、粘对这些方面可以自由,也就是说可以不入律,同时为了与律诗区别,要尽量用抝句。
我对他所述如何使用抝句的说法不是十分理解,所以,这首诗的平仄是让我比较放松的部分,除了觉得结尾的字上不可使用太多的仄声外,基本没有太多去考虑。当然,他也提到不是所有的古体诗都不入律,有些诗人的古诗也是入律的,比如高适、王维、白居易和陆游等。不知你怎么看?我是选择了不入律,因为约束少比较容易。让我想起化学中的熵,这个混乱度的概念,混乱度增加永远是自发的方向。那么,选择简单容易也就是学习者的自发倾向:-)
我还想请教一下,如果七古不入律,是否也应该在一定程度上考虑平仄,而不是随意挥洒?
或许我应该注明是七古而不是七言?
周末愉快!
作者:水尽寒 留言时间:2012-04-07 06:37:42
叶子厉害呵,
问的都是好问题,而且还是扎实的践行者,不象我这样眼高手低,自己经常都是丈二和尚。
重字如果在词曲令里面,经常不仅不禁止,反而出彩,在诗里就少多了。估计跟起源史里面歌曾近一度分向士大夫的志(诗)和民间的辞歌骚有关,一个求严肃高级,一个必须与生活中的音乐曲律配合。
不过,今天的平等无处不在(屈原以后,辞就开始不在诗之下,可见帝高阳的伟大人格魅力),已经不容易分割诗词曲令调新诗自由诗散文诗,更不用说古体和律诗了。但是,通常古体包括七古等等比较重于言志(志书和颂扬),七言等近体则要有乐律能歌(感谢屈原),时髦和追求艺术高度,基本上把战国前期的诗歌地位给颠倒过来了。
所以,我的拙见是写诗词尽量以韵和乐感为准,和律最好,不入近体的话,平仄里面的二四六七越和辙越好(五言二四五),争取平声韵,可以仄韵,但是尽量避免上尾。这样才能如启功所说的易诵远传。我是一不清楚就唱一些诗词,如满江红,春花秋月何时了,老毛的诗词歌曲等,因为韵脚非常工整准确,套涌同声的即可。简单概括的诗律文章如方舟子的「诗律浅说」等有时更便于整体了解,global view + local sharp view, 结合起来比尽致细节更合乎诗词,所谓"先闳后约,意境为先,紧急之处可以不计规则"。
作者:叶子 留言时间:2012-04-07 08:58:23
汤安好,谢谢回复。
我知道自己恐怕是有学理工科的人的通病,学新东西时比较较真,老是丁是丁卯是卯,凡事都想量化,当遇到模棱两可时就会有些迷惑。问问题时也有同样的毛病:-) 虽然自知,但这个年龄了,改也不易,别见笑啊。
其实我也不是没有感觉,诗词在很多方面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是要自己慢慢地去悟。就像你说的“一不清楚就唱一些诗词”,我想这吟唱的过程就是从前人的优秀作品里去悟,这是要有深厚的文学功底和长期的实践的。都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但是我现在是背不下来了,背一首,得忘两首:-) 只有多读,多揣摩了。至于能悟到什么程度,就凭悟性了,即使悟不到什么程度,享受这个过程也知足了,如与山人讨论的自娱娱人的说法。现在不可不求上进,也不可太求上进:-)
你的文学功底和才华是有目共睹的,说自己眼高手低,实在是太过谦了:-)
你提到的“写诗词尽量以韵和乐感为准,和律最好,不入近体的话,平仄里面的二四六七越和辙越好(五言二四五),争取平声韵,可以仄韵,但是尽量避免上尾。”我想我能接受,这首便这样了,以后再写古体诗时,尽量去这样实践。
我也感觉到有时毫无顾忌地写出的诗句读起来总会感到什么地方不对,可能就是因为脱离了乐感,因为事后仔细推敲,就会发现或者出律,或者什么地方违法了规则。以我个人的体会,很多规则不是为了要有规则而设定的,而是诗人们长期实践的经验总结,所以说只有合乎了规则才能合乎乐感,合乎了乐感就是与自然和谐了,这样的诗句吟唱起来才会有美感。这样说来就符合你说的“先闳后约,意境为先,紧急之处可以不计规则”的规则了。
非常感谢你的指教和讨论,受益匪浅。
今天温哥华是个难得的艳阳天,让人的心情也开朗起来。我们今天是要去走走路了。
长周末快乐!
作者:白凡 留言时间:2012-04-10 01:36:48
ReplyDelete看起来,我的那个评论有点打击山人的积极性了。说我是打压为主,全部会错意了。山人的文化积淀深厚,作诗不过小道而已,磅礴之气,一旦发而为诗为词,岂是区区格律规矩得住的!山人的气象已经很不错了。我说那个问题,只是想点明一些明显的误区。点明了,你就不会去碰,就少走弯路了。至于汤兄说的那些道理,我都是很赞同的。汤兄是理论实践兼修,比我高明得多,所以,有他来唱主角,我则是心有戚戚焉。
汤安说到辞赋,倒是和叶子的这首诗有点关系。我在那篇谈屈原的文章(http://chinese.blogsite.org/baifan/?p=112)中曾经讲到过辞与赋的区别。大致的意思是,“辞”、是以抒发“怨诽”之情为主。“赋”,是以铺陈,婉转状物为主。就其发生来看,“赋”起源于“谏”而“辞”发端于“怨”。“谏”有其功利的目的,所以要考虑方式,婉转滑稽;“怨”以发泄感情为主,所以无所顾忌。从文学史的角度看,“辞”与“赋”实际开启了两大文学流派。我以为一切文学,当以抒发真情为主,所以形式往往拘束不了。而铺陈状物,洋洋洒洒,却容易流于形式一路。以我的看法,真正的诗人,当祖述屈原,做辞人,而不做赋家。所以我很赞赏冬儿的作诗态度。叶子的这首诗,有点“赋”的味道重于“辞”。所谓“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当然,新手上路,尤其是开始专注于形式的时候,写这样的“赋篇”是难免的。相信当你把形式的东西弄明白之后,最终还是要回到“辞”的道路上来。就会卓然有成了。
我算是依了叶子,该出手时就出手。干脆“打压”到底了。希望叶子不要因此丧失了信心。否则我就成了罪人了。
另外,照片都很美!使我很想重游落基山!
作者:白凡 留言时间:2012-04-10 11:34:29
上面的第一段评论,因为代码错误,所以显示不好。请叶子删去。
下面是七律一首,表达的是同样的意思。贴来一笑。
佳人本是美红妆,
颠倒忽然为此狂
暂理椒薑和大酒①。
先调急管为宫商。
骚人怨诽终无悔,
景宋从容辞每长。
江上春心伤湛湛②,
相期来日诵华章。
① 大酒:大羹玄酒。
②《招魂》:“湛湛江水兮,上有枫。 目极千里兮,伤春心。 魂兮归来!哀江南!”是以情驭景的例子。
作者:叶子 留言时间:2012-04-10 23:14:28
汤安,冬儿,我这两天又想了想,对原诗中的两句又做了些修改,韵律没有考虑,这首就这样了,但把那种“飒爽英姿五尺枪”的气概去掉了,同时也改了那个重复的彩字。
作者:叶子 留言时间:2012-04-10 23:51:36
凡兄,大师还是忍不住出手了:-)
我想山人说你打压,不过戏言,因为他也说了知道都是为我们好。所以,还是那句话:该出手时就出手。
反反复复地读你的关于辞赋的议论,又去查了查资料,觉得总算有点儿体会。诗歌的表达方式应是状物言情,情景交融。我的这首对景物的渲染或许过多、过重,而感受表达的不到位。返回去又读自己写的诗,感觉的确如此。真要谢谢凡兄指点迷津。
学东西就该不怕“打压”,我这人还相对皮实:-)
再说, 打压之后,不是还有律诗相赠嘛。 凡兄很懂得萝卜加大棒的政策:-)
“ 颠倒忽然为此狂”,的确,近来写诗有些神魂颠倒了:-)但愿功夫不负有心人,有“诵华章”的那一天。
非常喜欢这首七律,收藏了。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