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turday, April 14, 2012

论诗诗(七律一首) zt







白凡

网友叶子很有才情,散文写得很美,摄影也倍儿棒。最近又迷上写诗。习作中可见她的文字功底,审美水平都很高。但是也不免初学写诗者常有的倾向,比较注重形式的追求。所以还未能达到上乘。因为我们是好友,所以再争取做一诤友,于是有了这首论诗诗。论诗诗是中国文论的传统,喜欢用形象的语言来表达理论问题。承蒙叶子不生气,索性把它单独发表,算是记录我个人的论文心得,并就教于方家。
佳人本是美红妆,
颠倒忽然为此狂。
暂理椒薑和大酒①。
先调急管为宫商。
骚人怨诽终无悔,
景宋从容辞每长
江上春心伤湛湛③,
相期来日诵华章。

【注释】
① 大酒:大羹玄酒。
楚辞●离骚》:“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景宋:景差,宋玉。《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曰:“屈原既死之后,楚有宋玉、唐勒、景差之徒者,皆好辞而以赋见称。然皆祖屈原之从容辞令,终莫敢直谏。”
辞赋,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的传统。我在那篇谈到屈原的文章中曾经讲到过辞与赋的区别。大致的意思是,“辞”、是以抒发“怨诽”之情为主。“赋”,是以铺陈,婉转状物为主。就其发生来看,“赋”起源于“谏”而“辞”发端于“怨”。“谏”有其功利的目的,所以要考虑方式,婉转滑稽;“怨”以发泄感情为主,所以无所顾忌。从文学史的角度看,“辞”与“赋”实际开启了两大文学流派。我以为一切文学,当以抒发真情为主,所以形式往往拘束不了。而铺陈状物,洋洋洒洒,却容易流于形式一路。以我的看法,真正的诗人,当祖述屈原,做辞人,而不做赋家。
③《楚辞●招魂》:“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 魂兮归来!哀江南!”是以情驭景的例子。

2 comments:

  1. 万维评论(22) 引用 浏览(459)
    发表评论


    文章评论
    作者:庄锐 留言时间:2012-04-11 13:25:39
    哈哈,又有佳人又有美酒,有时怨有时悔。 我不懂诗,但是看到这些字应该就是好诗了,白兄好心情。 看“戏”读诗,其乐无穷! 




    作者:白凡 留言时间:2012-04-11 13:50:21
    庄兄好!

    庄兄哪里是不懂诗的人!关键词儿抓得很准嘛!除了你说的那些以外,其中还有“春心”,“癫狂”,被你给漏掉了!你给我整个弄成一首艳诗了。罪过哇罪过!

    我最近是只读诗,不看戏。戏里面,牛鬼蛇神太多,而且剧本剧情,大致也差不了多少,有什么看头!倒还不如香草美人,欣赏一下诗歌来得惬意。




    作者:半江红 留言时间:2012-04-11 15:52:47
    难怪白凡兄论诗如此老道! 想来你是“诗祖”老乡, 而且对《楚辞》融会贯通! 虽然生长在湖北, 家离秭归也很近, 但我读不懂这位老老乡的辞赋, 很惭愧。除了知道兴赋比三个字外, 还不懂别的写诗手法, 所以不敢在此论“道” 。

    你到了我的园子里,留下一个“迷惑”就跑啦,害得我辛苦半天去查找“薰衣草”的资料, 发现要点:你园子的薰衣草是草本的, 我园子的薰衣草是木本的, 虽同时有花开却在不同的季节,蛮符合“春秋同在”的道理。
    好象庄锐 也是湖北人?




    作者:白凡 留言时间:2012-04-11 16:16:24
    原来半江红兄是湖北人。我是四川人,这里很多人都知道的。红兄可能在诗坛呆得久,不常到博客来。我是想当然了。不好意思。这里道个歉。酉水也流经四川。我们有个酉阳县。忘了查查酉水的整个流域,又是想当然。再道歉。

    红兄的诗是很好的。客气了。现在说的辞赋,主要还是楚辞。是屈原的传统。篇篇都值得好好一读的。我这里说的赋。指的是汉赋,它继承了楚辞传统中赋的手法,但是极大地发挥了并走向其反面,所以汉赋逐渐被人遗忘了。除非读文学史的人,不必去读它。但是他的影响还是存在。人们自觉或者不自觉地会重复过去的老路。所以时时把它提出来,并引以为戒,还是很有必要的。

    原来薰衣草还有草本木本的区别。受教了。




    作者:草庐隐士 留言时间:2012-04-11 16:52:20
    白凡兄诗辞功底令我佩服, 小的受益非浅,甚感欣慰!

    我写诗最怕去想的就是平平仄仄的格律的框架,我更喜欢无拘无束,即兴,有感而发,以抒情为主。所以我写诗一定要有音乐或图像陪伴。

    我完全赞同白凡兄倡导的“以情驭景”,“以发泄感情为主,所以无所顾忌”,“以我的看法,真正的诗人,当祖述屈原,做辞人,而不做赋家。”

    说的太好了!




    作者:幽久桥 留言时间:2012-04-11 17:00:48
    俺这真是来学习了,实话说,学也未必懂。内心里却是喜欢诗词的,因为它们所表达的内涵和层次绝非普通言语所能表达。纠结呢。




    作者:半江红 留言时间:2012-04-11 17:06:40
    请白兄恕罪, 很抱歉,有眼不识泰山;原来你同宋朝那位首屈一指大词人大书画家喝一口井里的水, 所以不论文或诗或摄影,都充满灵巧秀气。我原来总是去海边河边,上网也是乘工作之便看看新闻,极少读博客,所以孤陋寡闻…现在开始与时俱进。




    作者:西木子 留言时间:2012-04-11 17:24:04
    学习了!其实,学也学不懂。很喜欢白兄的那两首艺园诗。韵味十足。更喜欢草庐隐士兄“无拘无束,即兴,有感而发,以抒情为主”的观点。都七老八十了,还平平仄仄的,太拘束。哈哈哈......实际上是自己太懒,不愿多用功哈。




    作者:白凡 留言时间:2012-04-11 19:40:15
    草庐隐士,谢谢来访!

    请一定不要误解我的意思。如果是写律诗,格律一定还是要讲求的。所以平平仄仄的事情还是避免不了。我所强调的,是情感和内容的主导作用。不然红妆大师又会要批评了。你的“有感而发”四个字最重要。




    作者:白凡 留言时间:2012-04-11 19:46:31
    幽久桥,有喜欢诗歌的心,就有诗人的慧根。就可以成诗人。

    谢谢来访!




    作者:白凡 留言时间:2012-04-11 19:51:01
    半江红,你说的是眉山苏轼吧?我去过眉山,说不定还真喝过苏轼井里的水。别的就不敢乱说了。




    作者:白凡 留言时间:2012-04-11 19:54:23
    西木子你好!谢谢来访和留言!

    如果不喜欢拘束,可以写新诗。像红妆女士的《鹿》,也可以是很好的诗。谢谢你喜欢我那两首习作。




    作者:老冬儿 留言时间:2012-04-11 21:48:23
    这首论诗诗写得很见功底,白凡到底是科班出身,引经据典而又不失流畅,跟你学到了不少,多谢!

    非常同意你的诗论。再多一句嘴,楚辞和诗经都是瑰宝,学古典诗词之人对它们应该越熟越好,当然如果自己只是随便写写玩也就无所谓了。写诗本来就是敝帚自珍,自己喜欢就好,真正要写到很上乘的功夫需要的东西太多了,天分,悟性,文化积淀等等,考虑太多会让人却步,还是随兴而发比较好,至少自己享受了那个过程。

    提一点意见:
    在万维网,“红妆”是个专有名词,不可以随便用的哦,小心有歧义 ----当然是玩笑 :-) 。




    作者:白凡 留言时间:2012-04-11 22:47:42
    冬儿毕竟是家学渊源,自己又是大诗人,一说就在点子上.诗经与楚辞,当然是中国文学的两大传统.我这里只是提到了楚辞这一条源流.诗经的这一条,当然也不可以忽视.如果再加上一条,那就是古诗十九首.多读读这些作品,对自己的诗歌创作,必然是会有好处的.

    用“红妆”的时候,我也想过你说的问题.只是此“红妆”非彼“红妆”.而她们又都是“红妆”.所以希望她们都喜欢.嘿嘿...

    ReplyDelete
  2. 作者:落基山人 留言时间:2012-04-12 13:48:47
    白凡兄开课,山人这里排个座。辞与赋的关系凡兄在叶子那里讲得透彻。不过,如果铺陈里面自有意境,那又当别论了,如田园诗,还有如王维的诗。以情御物或以景托情,应该都可以,或仅用比兴也可以,或情境交融也可以,这个应该没有太多的限制,看写什么题材和流派吧。冒昧地说两句,众位都是高手,我们新手上路,也来凑个热闹,哈哈,山人就是胆子大,见笑了。




    作者:白凡 留言时间:2012-04-12 15:23:58
    哈哈,终于把落基山人逼下落基山了。你这出来一趟不容易!所谓人之患在好为人师,我不在这里大放厥词,山人岂肯下得山来?

    你说得没有错。不过,如果铺陈里面自有意境,或以情御物,或以景托情,或仅用比兴,或情境交融,山人如果做到了,就不在这里所论之列了。我这里属于泛泛而论,指出如果有过度堆砌物象,注重铺陈,就有可能重蹈辞赋家的覆辙。建议老兄去读读刘勰《文心雕龙》辩骚第五,诠赋第八。说得非常清楚了。下面的引言,出自《情采》:

    “諸子之徒,心非鬱陶。茍馳夸飾,鬻聲釣世。此為文而造情也。故為情者,要約而寫真,為文者,淫麗而煩濫。而後之作者,採濫忽真,逺棄風雅。近師辭賦,故體情之製日疏,逐文之篇愈盛。故有志深轩冕,而泛咏皋壤,心缠幾務,而虚述人外。真宰弗存,翩其反矣。”

    这里这个“真宰”是最重要的。有了它,文辞当以简约为上。山人不必为白凡的“打压”耿耿于怀。我这里是对象你和叶子这样才高八斗,出手就不凡的诗坛新秀,树以高的标杆。其实我本人也未能达标,提出来,也是与各位共勉的意思。嘿嘿。




    作者:叶子 留言时间:2012-04-12 22:55:46
    凡兄有诗相赠,再次谢过!

    无论是鼓励还是鞭策(冬儿说打压一说不妥,咱就该鞭策了:-)),都是为学诗的新人好。

    不过,凡兄把叶子和山人相提并论,我实在是不敢当。开博三年多是写了些文章,但都是平铺直叙的小文章,与山人差着多少个数量级呢:-)虽说都是差不多时候开始写诗,但山人才思敏捷,他的诗词的数量和质量都是让我望尘莫及地。

    有心和你一首作为答谢,但还要让我再找找感觉。这个还不算承诺:-)




    作者:老冬儿 留言时间:2012-04-13 22:22:42
    小声更正一下,家学渊源谈不上,我上面两代都是学理工的,没有搞文的。大诗人就更不敢了,虽然白老师是调侃。周末快乐!




    作者:jimmy 留言时间:2012-04-15 19:13:53
    (作者·钱昌照·北京)

    (一)

    文章留待后人看,晦涩冗长读亦难。

    简要清通四字诀,先求平易后波澜。

    (二)

    诗体由来不尚同,过拘格律亦雕虫。

    唐时李杜元关马,各自峥嵘一代宗。

    [注] 唐时李杜元关马:指唐代李白、杜甫,元代关汉卿、马致远。




    作者:白凡 留言时间:2012-04-17 12:29:13
    叶子好客气!新作已经看到了。比起山人来,哪里有差了? :-)




    作者:白凡 留言时间:2012-04-17 12:31:53
    冬儿,学理工的怎么就不是家学渊源了?至少那书香是闻得到的。。。而且万维大诗人的名头还是当得的。 :-)




    作者:白凡 留言时间:2012-04-17 12:43:38
    jimmy你好。印象中你是初访我这茅舍。所以专门去拜访一下。发现错失了这么多的好诗文。读过了你的浪淘沙,原来还是老三届中文系的前辈老兄,失敬得很!

    印象中钱昌照可是一位名人。也是你的是大名吗?谢谢你的诗论。本人心有戚戚焉!以后会常去学习请益。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