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August 23, 2012

也谈中医中药



作者按:今天读到网友老冬儿的 关于中医:我也有话要说 很有同感,因此对这篇三年前发过的博文做了修改,再重发一次。



读了方舟子的被称为“一本大有益于人民健康的书”——《科学成就健康》。他对中医药的蔑视与鄙夷,总是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我有很多话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方先生开宗明义的告诫我们:“在对待自己身体这样大事上,我们还是应该放下民族感情,用科学的精神、科学的态度去认识现代医学。”

听起来,好像是中国人至今只固守着千百年来老祖宗传承下来的中医药,而对西方的现代医学持排斥的态度。而事实恰恰相反。我无须考证西医药是何年何月进入中国的,现实是,中国的医学院、医院中西医占主导地位。中国人有病照X光片、照B超、吃西药、打针、接受手术已是习以为常的事。

再继续读下去,我就明白了。方先生的着眼点并不是让我们用科学的精神、科学的态度去认识现代医学。方先生希望的是我们能放下民族感情,彻底摒弃中医药这些“糟粕”。我想说的是,在用科学的精神、科学的态度去认识现代医学的同时,我们为什么不能把祖国的医药学也发扬光大一下?

方先生认为不可轻信中药的疗效。因为,历代中国名医医案中成功案例都是个案。而这些个案中,或许病人是自行痊愈的;或许病人是吃了并无药性的“安慰剂”得到心理暗示而痊愈的;更有甚者,“病人”本身就没有病。我得说在方先生设计的这看似全面的种种推断中,竟忽视了最基本的一可能性,那就是病人是被妙手回春的中医治愈的。

方先生强调西药都是经过临床试验的,而中药并没有。中药有毒,一些常吃中药、补药的人会慢慢把自己毒死的。我们不否认西药有它的一套符合统计学规律的研究方法,但在缜密的统计学研究方法和先进的科学检测手段发展之前,病人就不得病,医生也不治病了吗?

历史回放到几千年前,人类的生活艰苦异常。风雨雷电、洪水猛兽、瘟疫疾病都时时威胁着人类的生命。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老祖宗凭借着生存的本能和无穷的智慧,战胜了自然界的种种灾难。在这种抗争中,中草药的发现、应用及中医的研究、发展对于拯救人们的生命和治疗伤痛和疾病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这种抗争中,中医史上出现了一位位传奇般的人物——神农氏、伏義、张仲景、华佗、扁鹊、李时珍……

神农尝百草,这是国人尽知的典故,伏義创始的九针在冶金术发明后成为了针灸和外科用具的雏形;张仲景的《伤寒论杂病论》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华佗、扁鹊的妙手回春、起死回生、病入膏肓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则成为千百年来中医药学的精典总结。难道这些不是最初模式的临床试验吗?千百万个成功、失败的医学个案都不具备临床试验的价值?一代代中医的探索与实践所换来的是需要灭绝的中医、中药?

中医是用多种中药组成的方剂,根据人体的经络理论,给年龄、地域、体质、病情各异的病人诊治,其中变化的玄机博大精深,绝非西医有限的医学知识和检测手段所能参悟的。西药更着重于单一化合物对疾病的疗效和对人体的毒副作用。西方现代医学对于中药的检测,也是仅仅通过对单味药提取物的实验数据得结论,并且自以为是的认为这是再“科学”不过的方法了,它却忽略了多种提取物之间互相作用的状况。

中药方剂中各种药物的作用并非像酸碱中和那样样直接了当,它们会是很复杂的化学、生物化学过程。两种毒药的作用有时也会产生无毒、有疗效的物质。我想说,单味药的提取物与变化无穷的方剂的效果是没有可比性的。如果这些“权威”们硬是无视中医药治病救人的确凿无疑的事实,对自己祖宗的宝贵遗产嗤之以鼻,未免愚蠢可笑,自命不凡,也很不科学!

方先生在否定中药的同时,没忘记打击一下中医的其他疗法,例如针灸。他承认针灸可作为某种辅助治疗方法,如镇痛,那是因为国外研究结果如是;但针灸疗法不符合经络的预测,那是因为国外研究者尚不知经络为何物。方先生这种以国外西医对中医的研究为中医下定论,就是一副仰人鼻息之态了。

相信很多中国人都有吃中药的经历,抑或体验过中医的某些疗法。我本人也不例外。自儿子两岁到八、九岁,几乎每年的冬天他都患感冒、发高烧。儿童医院给了消炎药,咳嗽药水,但总是疗效不佳。每次他高烧不退时,都是我参照小儿推拿手册为他推拿,这推拿疗法是屡试不爽。结果,在儿子离开中国前的八年里从未在医院打过针、输过液。而那时,打针、输液是国内医院治疗感冒发烧的常规方法。多年的实践使我切身体会到中医人体经络学的神奇。

先生在每次比较严重的感冒后,总会有顽固性的咳嗽,一咳就会一、两个月。后来一位中医告诉了一个偏方:冰糖贝母蒸鸭梨。从那以后,每次咳嗽,仅几天就能得到控制。来加拿大后,有一年,他又犯此病。我们想既然没有贝母,就入乡随俗,让西医好好诊治一下。他前后试了不下四、五种咳嗽药水,有处方药,也有非处方药,而有一种是曾对我非常有效的。可对他的咳嗽都无济于事。那咳声从他胸腔发出,一声声听起来让人十分揪心。我们急中生智,想起家里有一块刮痧用的牛角板。我们虽没有刮痧经验,但先生说小时候他奶奶曾用铜钱蘸香油为他刮过痧。我们就照此办理。刮完痧后,我看到他的脊椎处和肺部的位置都有紫红色的斑点。我们简直不敢相信,第二天,先生的咳嗽就这样被奇迹般的治愈了。

虽然我们不是学医的,虽说人体的经络是看不见的,但我们确确实实的感受到了它的存在。类似亲身经历过的例子我还可以举出很多,听亲戚、朋友述说的就更是不胜枚举。

其实,中医和西医本身就是并行不悖的两个系统。就像中国山水画之于油画,京剧之于西洋歌剧,中国民乐之于西洋交响乐,中餐之于西餐 ……

中国山水画讲究的是意境,写实派的油画则反映的是逼真;京剧是品味它的韵味,西洋歌剧则是欣赏它的华丽;中国民乐的优雅、韵味又是有别于交响乐的恢宏;“适量、少许”可以造就烹调技艺高超的中餐大厨,而西式烹饪最讲究的是精准与造型。由此,不难理解中医与西医的比较也就不出其右了。

西医可以解剖大脑,但无法触摸到曾经存在于大脑中的思想。他们却并不因此而否认思想的存在。那么,方先生怎么就得出了经络不存在的结论?要对中医药“灭医验药”到底是为什么?一个生物化学博士,既不在西医之列,又更不精通中医,仅凭一些道听途说的观点、数据,而无深入系统的研究就为有几千年之悠久历史的中医药宣判死刑,未免太儿戏了!







2009. 2.2 第一稿

2012.8.19 修改

3 comments:

  1. 文章评论 评论(28) 引用 浏览(1230)

    作者:河已非非 留言时间:2012-08-19 14:13:11
    同感。




    作者:绿岛阳光 留言时间:2012-08-19 14:45:49
    同意叶子的观点。绿岛少年时代腿部老是很痛,据说是关节炎,就是自己扎针灸给扎好的。




    作者:半江红 留言时间:2012-08-19 15:30:44
    一个"儿童科谱读物"作家兼"打假斗士"的"化学家"懂多少中医?
    可怜中国的儿童要读这等人的书!
    可怜中国的文化和医学要遭这等"假洋鬼子"的诋毁!
    我相信中医。




    作者:Elwyen 留言时间:2012-08-19 15:52:48
    也大顶叶子好文!!

    总觉得那些否定中医的人有些居心叵测,背后看得见西方利益集团的影子。我认为,如果说现代科学解释不了中医的话,这不是中医的错,是现科学还没发展到能解释它的先进程度。

    动物都有使用草药的本能,人类作为有思维的高级动物,为何不能。人类历史上向动物学到的药学知识也是不少的。 是不是没有西医西药之前的人类历史,疾病都是无治的? 答案显然是否定的。科学发展到今天,人类自大到仿佛不再是大自然的生物,可以超越一切,做些本末倒置的事情。




    作者:老几 留言时间:2012-08-19 17:39:00
    万维尽是女豪杰!博主对方舟子可谓一针见血。
    方舟子打假有些正面意义。但这哥们儿出名以后,就忘记自己是在本专业找不到工作的优秀科学家了。从此人对肖传国攻击所列的论据看,他根本就不懂什么叫创新发明。




    作者:queen 留言时间:2012-08-19 17:47:38
    什么事都没有绝对,绝对了就要问个为什么?
    借叶子的宝地,向E说声,你好!见到你真高兴。




    作者:Elwyen 留言时间:2012-08-19 18:19:03
    也借叶子MM的宝地谢谢queen姐的关心。这些日子虽然有点远离万维,但挺想念姐妹们的,忍不住要来为姐妹们的好文章喝彩。




    作者:宣教士 留言时间:2012-08-19 19:04:05
    頂葉子好文!




    作者:的哥 留言时间:2012-08-19 20:26:18
    很好的反驳,有理有利有据




    作者:寄自美国 留言时间:2012-08-19 20:33:57
    谢谢叶子好文,顶!




    作者:叶子 留言时间:2012-08-19 21:25:32
    河兄,谢谢共鸣。


    绿岛,少年时代就能自己扎针灸,真是了得。现身说法该是比什么空洞的论述都有说服力,想来我们这样的人不在少数。


    半江兄,谢谢共鸣。

    不知道方舟子竟然还是个“儿童科普读物”作家,真有些担心,他会把下一代科普到哪里去。一直认为诋毁中国和中国文化的“假洋鬼子”比某些与他们同道的真洋鬼子更可恶。




    作者:老冬儿 留言时间:2012-08-19 21:51:11
    原来叶子这篇是驳方舟子的,强顶!

    巧得很,我贴出的大部分文字也是当初方舟子攻击中医时码下的,仅管我当时并没
    有认真读过他的文字(那时还不怎么上中文网),只是从旁人的叙述中得知。我一般
    不对任何人进行负面评论,但对这位靠打假为生的人,确实不敢恭维。




    作者:叶子 留言时间:2012-08-19 21:56:20
    Elwyen,谢谢。

    的确,现实中有很多现代科学解释不了的事,不能就由此否认和多事实的存在。如果都持这样的态度,世界还会停留在地心说的阶段。

    你用针灸给父亲治病的例子就是对中医很好验证。


    “科学发展到今天,人类自大到仿佛不再是大自然的生物,可以超越一切,做些本末倒置的事情。”我个人非常赞同这个观点,一直有计划写一篇这样的文章,发一发感慨。


    老几,谢谢共鸣。不过,女豪杰可实在是担当不了:-)

    读次书之前,对方舟子不太了解。 读罢此书,对他在中医药方面的看法该有了些概念,后来也就不愿意再去了解他了。


    queen,宣教士,的哥,美国,谢谢大家的理解和支持。




    作者:叶子 留言时间:2012-08-19 22:11:48
    冬儿,02年一位朋友回国,带回来方舟子的这本书。我是从头到尾认真地读了一遍,读罢,同你一样,觉得有话要说。那时刚开博不久,便写了这篇。当时,或许是刚看完书,情绪比较饱满,题目订的就比较大,《与方舟子论中医药》。后来由于一些原因,文章被我关闭了。

    今天读到你这篇,本来想在你那里说话。但是,这个话题一说就不是一句两句,鉴于此,就贴出此篇作为回应。

    你的论述有理、有据,条理分明,逻辑清晰,很有说服力。




    作者:叶子 留言时间:2012-08-19 22:17:33
    冬儿,纠正一个错误。

    是09年朋友回国带回的那本书,不是02年。




    作者:叶子 留言时间:2012-08-19 22:30:18
    下面是当初此文后面大家的评论和我的回复,也一并放在这里。



    作者:椰子 屏蔽该用户 留言时间:2009-02-02 21:21:35
    叶子,
    我没看过你说的这本书,但是我完全赞同你的观点,对中医的打击是挺值得人们去深究背后的原因的,西方的科学范式并不是唯一的科学模式,当中国强大起来时,是否也会带动中医的强大?
    我敬佩你的一腔正气,直率谏言,和对中医的深厚知识。



    作者:良石 屏蔽该用户 留言时间:2009-02-02 21:58:05
    我也赞成叶子的观点。中医药存在几千年了。积累了不少经验。虽然有糟粕,但不能“倒洗澡水把娃娃也泼出去”。有许多西医束手无策的疑难杂症,中医却能治好。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我们的祖宗留给我们的遗产,当珍惜,小心甄别,取精华弃糟粕,不能笼统付之一炬,当败家子,愧对后人啊。

    作者:叶子 留言时间:2009-02-02 23:52:11
    椰子,咱虽属女流,也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时候不是。:-)

    良石大姐,谢谢你的支持。我就不明白为什么那么多“大学问家”连“不能倒洗澡水把娃娃也泼出去”这样的道理都不懂。


    作者:多虑了 屏蔽该用户 留言时间:2009-02-03 03:47:41
    赞成你的观点.我对这种现象很不理解,即外国人都慢慢接受了中医,为什么国人反而排斥它呢?是不是总说中国不好,才能显示出自己的与众不同?!


    作者:慕容青草 屏蔽该用户 留言时间:2009-02-03 06:01:14
    叶子:

    谢谢叶子为中医说句公道话.至于方舟子,那是历史的自然产物.可以不夸张地说人类的历史就是以恶治恶,以邪治邪的历史.方舟子产生的历史背景是中国人不但普遍地缺乏科学知识,而且造假成风的年代.因此,象方舟子这种挂个洋博士的名,对科学一知半解的人来以假打假便一时成了气候........凡这种哗众取宠的表现的一个共同特点便是忽视事实,在自己构造的虚幻上做文章,方舟子贬低中医的出发点是忽视中医的有效性,历史上类似的人也都大凡如此.......另外,有人用中医的事故来否认中医也是很荒唐的,他们应该去了解一下,美国这个世界上西医最发达的国家每年有多少万件西医事故.....


    作者:转悠 屏蔽该用户 留言时间:2009-02-03 09:46:50
    叶子,真佩服你这有理有据的长篇大论,为你骄傲一把,咱女流之辈中的英雄豪杰!


    作者:叶子 留言时间:2009-02-03 12:54:05
    多虑,谢谢你有同感。的确,我们和我们的家人都会不同程度上受益于中医药。相信方舟子都不会例外。实在不欣赏这种骂祖宗的做法,特别是当着外国人骂。

    慕容,我很遗憾不能有你那样深刻的思想和犀利的文笔。这篇文章让我来写,力度就大打折扣了。多谢支持。

    坏坏妈,英雄豪杰实不敢当。义愤时,明知自己实力不够,也要亮亮剑。:-)


    作者:平凡 屏蔽该用户 留言时间:2009-02-03 22:30:50
    虽不懂中医,但支持你的观点。我们的科学工作者中有一些人以片面的所知和狂妄自大、居高临下的态度动辄给一些不了解的事情、解释不了的现象和宣传、研究这些事情、现象的人扣以“反科学”、“伪科学”的帽子,好像这样就能鲜明自己正确和高明了。但他们恐怕早已丧失了做科学工作所需要的谦虚、开放的心态和严谨、公正的治学之道。已经有一些著名的“学棍”了,真希望这样的人越少越好。
    另外,听一个懂中医的朋友讲,现在中医中药的疗效较差一个重要原因是入药药材的品质太差。我虽不懂他引用的许多具体的药例,但我很赞同他的见解。


    作者:叶子 留言时间:2009-02-04 00:12:51
    平凡,谢谢你提出了一个值得讨论的观点。那就是中医药也的确存在很多需要改善和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是这些问题不应该成为把中医一棒子打死的依据。大家能对中医的讨论产生这般的共鸣,让我很欣慰。

    读了你的新作,我想我如果有机会去南阳,一定会在白河边的白沙滩上走走的。




    ReplyDelete
  2. 作者:jinliu 留言时间:2012-08-20 02:25:24
    贝母是中药中主要的镇咳药物,疗效得到公认,但是贝母的毒性不能忽视。长期大量服用会严重破坏患者的肝肾功能。临床许多患者乱吃中药引起的中毒并不少见,多味中药联合使用并不能完全消除毒性。当你吃中药吃出黄疸和肾功衰竭你就不这么看问题了。从这点看中药是需要进行系统研究,如何消除其副作用。西药也存在毒副作用的问题,但是经过较为系统的研究和快速的淘汰机制现存的临床药物的毒性基本能够得到控制。作者叶子的观点落后于时代的发展。




    作者:喀什 留言时间:2012-08-20 04:12:15
    迷信上帝的人都有anecdote故事来证明上帝显灵救人,是同一道理,信的人还会永远信下去




    作者:宣教士 留言时间:2012-08-20 07:48:29
    喀什:請舉一例說明:迷信上帝的人都有anecdote故事来证明上帝显灵救人。




    作者:多虑了 留言时间:2012-08-20 08:37:55
    我个人认为,中医中药不可少。




    作者:kiwisepp 留言时间:2012-08-20 08:40:22
    直到1950年代,中国人的平均寿命也就40岁。野生大猩猩没有中医平均寿命也达40岁。

    2000年,中医干了什么。




    作者:五彩 留言时间:2012-08-20 08:45:51
    顶叶子! 再一次为中医中药信服,你先生的例子太有说服力了。




    作者:宣教士 留言时间:2012-08-20 08:46:55
    kiwisepp,
    戰亂是平均壽命低的主要原因,中醫養生延年益壽顯然是強項。




    作者:半截懒人 留言时间:2012-08-20 18:44:27
    给叶子提供一些有益信息:

    现代人类最大的健康问题是慢性病。慢性病一旦确诊就治不好了,只能带病生存,终身治疗,延缓疾病的发展。这给个人和社会生活质量造成重大影响,也非常沉重地增大了经济成本。因此,如果将既得利益的阻碍按中等程度算的话,二三十年内,终生健康规划将成为医学主流。中医的阴阳平衡,辩证施治就是终生健康规划主要方法之一。

    当然,中医的特点是经验有余,论证不足。我们只要抱着扬弃的态度而不是“为尊者讳”,中医就大有发展前途。




    作者:叶子 留言时间:2012-08-20 21:45:20
    jinliu:谢谢你参加讨论。 我写这篇文章当时只是针对那种把中医药要一杆子打死的态度而言,所以,自然要强调了很多中医药的优势,少谈中医药中所存在的问题,但那并不等于我不承认问题的存在。

    其实我自己就是搞西药中间体合成的,我何尝不知道中药这种多味方剂中所存在的很多难于分析鉴定的问题。但是问题的存在不等于由此就要判中医药的死刑。恰恰相反,对于许多临床证明有效的方剂,我认为反倒应该投入更多的努力去研究解决。在这一点上,我是认同你的“从这点看中药是需要进行系统研究,如何消除其副作用。”这个观点的。

    很多西药的毒副作用也带来过很多影响极大的问题,而人们并没有因此就要彻底否定西医西药,反倒是在“经过较为系统的研究和快速的淘汰机制现存的临床药物的毒性基本能够得到控制”。

    中医药从某种程度上比西医药要复杂的多,那么要想保持发展应该需要更长的进程。

    如果认为我的某些观点落后于时代的发展,没有关系,只要不认为中医药的观念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就好:-)




    作者:叶子 留言时间:2012-08-20 21:59:47
    喀什,谢谢留言。

    对于宗教信仰,我更愿意说“信上帝的人”,而不是“迷信上帝的人”,尽管我自己并不信。

    一直不信宗教,但是一直尊重宗教信仰。不信是因为先入为主的唯物主义观点在头脑中占据了主导地位,再加上多年的科学训练培养出的思维方式;尊重是因为我认为任何事情都是有局限性的,科学也该是有局限性的,现在人们还不能直接证明上帝的存在,只能通过anecdote故事来说明,但我们也不能说没有被科学证明的事物就一定不存在。就像海里的鱼是永远想象不出来陆地会是什么样子,更不要说天空了。

    其实说到宗教是因为你你用它作类比而对中医药提出了质疑,但我觉得对中医药的相信与宗教信仰应该没有可比性,所以,前面说的其实是题外话。

    我在文章中所举出的事例,还有其他人列举的中医药能治病救人的事例都是亲见,亲为,并非你所说的那种anecdote 故事。

    最后,还想说句更题外的话。常去你那里读你的诗词和论诗词的文章,非常的Enjoy。虽然从未留言,但实际受益非浅,想在此说句谢谢。




    作者:叶子 留言时间:2012-08-20 22:10:45
    宣教士,谢谢你在此所做的一些解释,也同意你的观点。

    多虑, 看来你对中医的确是深信不疑,因为,时隔三年半,我两次贴这篇文章,文章后面都有你的留言:-) 谢谢。对于我们来说,事实让我们相信了,而且将永远会相信下去的。


    kiwisepp,谢谢留言。我同意宣教士对你提出的问题的解释。还有一个想法,没有去做调查。不知五十年代德国人的平均寿命如何?战争让很多年轻人甚至儿童死于非难,战后的平均寿命的统计数据能反映什么问题。


    五彩,谢谢支持。估计你要是读完了方舟子那本书,你也得有话要说:-)




    作者:叶子 留言时间:2012-08-20 22:37:01
    懒人兄,谢谢你的信息。

    你这里提到的健康规划,该是和你的健康系列中所说的健康控制相关联的了。刚刚又去读了那篇,还要慢慢去体会。

    的确,到了这个年龄,大多数人都会有些慢性病附体:-) 我自己也是如此,觉得不能百分之百依赖药物,而是要自己体会自己的病,充分利用自己所知道的一些中医药知识,开发一些适合于自己的方法,使疾病得到控制,这样才能很好的“与狼共舞”剩下的日子。

    非常赞同你说的,对中医药的态度应该是“扬弃”,而不是“摒弃”,当然也不能“为尊者讳”。

    ——————————————————————————————————————

    非常感谢大家理性的讨论,让我从中学到了很多。觉得现在的收获远远大于仅仅是为了争出谁输谁赢那样的论战的收获。

    总之,中医是祖国的传统医学,其中精华与糟粕并存,我们如果都能持“扬弃”的态度,最大的受益者该是我们自己。


    ReplyDelete
  3. 作者:椰子 屏蔽该用户 留言时间:2012-08-28 14:24:01
    叶子,
    写得太好了。

    与三年前相比,同样的文章,有了更深刻和更批判性的思考。很佩服你!

    “西医可以解剖大脑,但无法触摸到曾经存在于大脑中的思想。他们却并不因此而否认思想的存在。那么,方先生怎么就得出了经络不存在的结论?”----好妙的反驳啊。

    [删除这条评论]




    作者:叶子 留言时间:2012-08-28 23:37:02
    椰子,我这是看到冬儿的文章,又想起了这篇。

    三年前是出于义愤,这三年中不少人和我提起这篇文章,褒贬都有。这几年我也会思考这方面的问题,这次自己再看这篇,没有改内容,只是把一些过于激烈的表达方式修改了一下。

    谢谢你一如既往地支持!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