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点滴滴,平平淡淡,实实在在,自自然然
11 comments on “清平乐 秋来” (华博)汤安 on 2012 年 9 月 21 日 at 20:34 said:Edit好意境!我没有查词谱跟平仄,第二句似乎用"漫道叶如雨",或者借典使用"晴叶雨"似乎结构更古朴有力一些。 叶雨是诗词经典用法,可以增加古诗意境的联想。下面是其中一首: 山中寓意(宋·释斯植) 白发今如许,自吟还自愁。满山晴叶雨,四壁老恐秋。 看水知心静,观云觉事浮。数年衰感意,挥泪不能收。 Reply ↓叶子 on 2012 年 9 月 22 日 at 00:37 said:Edit中平中仄 (韵), 中仄平平仄 (韵)。 中仄中平平仄仄 (韵), 中仄中平中仄(韵)。 中平中仄平平(韵), 中平中仄平平(韵)。 中仄中平中仄(句), 中平中仄平平(韵)。 我刚一开始时是以一张照片为背景来写,写着写着就脱开那个意境了。写了好些遍,一直不满意。即便是贴出来了,也还是不满意。 我知道的诗词比较少,基本不会用典,所以谢谢你的建议,我争取试试,只是“叶如雨”和“晴叶雨”都出律,我再慢慢推敲。 Reply ↓叶子 on 2012 年 9 月 22 日 at 09:33 said:Edit汤安,我加了我前面说的那张照片,虽说已经不完全是图中的意境了。 修改了第二句,把“灿”改成了“晴”,之前也觉得灿字多少有些拗口。 Reply ↓汤安 on 2012 年 9 月 22 日 at 15:35 said:Edit叶子你好, 昨天看到你的新作就凑热闹跟了贴,谢谢你的词谱和中肯分析。 王国维说: “诗之境阔,词之言长”,意思是分别在气象和情感上各有所长。看得出来这首词抒发的情感,期待看到你更多的大作。 Reply ↓叶子 on 2012 年 9 月 23 日 at 19:52 said:Edit谢谢汤安。 一直在读《人间词话》,慢慢品味诗和词的区别,慢慢学,还用的不好。 queen on 2012 年 9 月 23 日 at 20:01 said:Edit真高兴,借你的诗作,表达一下我的心情。我不懂平仄,请见谅。 <秋来> 秋来风急, 晴叶雨注地。 童真翘首遇天际, 乡曲悠悠心意。 轻舟月下荡漾, 却道天好秋凉。 赏叶漫漫忆过去, 秋伤抛去心喜。 (你其他文章也非常好。) Reply ↓叶子 on 2012 年 9 月 24 日 at 00:12 said:Editqueen,真高兴你来这里! 谢谢你还带来了这么善解人意的诗句。 都说境由心造,同样的景象,却可以有不同的解读。我想我做到了。 姐姐多保重! 中秋将至,节日快乐! Reply ↓ 白凡 on 2012 年 9 月 23 日 at 20:48 said:Edit很高兴在这里看到女王陛下!我感到女王是读懂了叶子。好一个抛去秋伤!很高兴叶子收拾好心情,重新出发。悲秋固然是传统题材,不过今天毕竟不一样了。满山的红叶,也能给人带来好心情。不是吗? 我在诵读这首词的时候,也有一点感觉,就是第二句“翘首稚心天籁觅”,那个动词用在句末韵上,感到不是很好。还不如“翘首稚心觅天籁”读起来好一些。但是这样就不合韵了。很费参详。还没有想好。 Reply ↓叶子 on 2012 年 9 月 24 日 at 00:21 said:Edit的确,抛去秋伤,是我这首词要表达的。谢谢凡兄鼓励。 相对于春来说,其实我是更喜欢秋的,因为是个多彩的季节。 你说的那句我也有过相同的费思量,不知是不是要换一个什么别的说法,只是第四句是我希望保留的。其实可能有好几个地方都有些别扭,都需要修改。 Reply ↓叶子 on 2012 年 9 月 24 日 at 08:05 said:Edit凡兄,我又做了一点儿修改,感觉好些? Reply ↓ queen on 2012 年 9 月 26 日 at 10:37 said:Edit谢谢白凡说我读懂了叶子,我想这就是心有灵犀吧。白凡:Nice to meet you.
11 comments on “清平乐 秋来” (华博)
ReplyDelete汤安 on 2012 年 9 月 21 日 at 20:34 said:Edit
好意境!我没有查词谱跟平仄,第二句似乎用"漫道叶如雨",或者借典使用"晴叶雨"似乎结构更古朴有力一些。
叶雨是诗词经典用法,可以增加古诗意境的联想。下面是其中一首:
山中寓意(宋·释斯植)
白发今如许,自吟还自愁。满山晴叶雨,四壁老恐秋。
看水知心静,观云觉事浮。数年衰感意,挥泪不能收。
Reply ↓
叶子 on 2012 年 9 月 22 日 at 00:37 said:Edit
中平中仄 (韵),
中仄平平仄 (韵)。
中仄中平平仄仄 (韵),
中仄中平中仄(韵)。
中平中仄平平(韵),
中平中仄平平(韵)。
中仄中平中仄(句),
中平中仄平平(韵)。
我刚一开始时是以一张照片为背景来写,写着写着就脱开那个意境了。写了好些遍,一直不满意。即便是贴出来了,也还是不满意。
我知道的诗词比较少,基本不会用典,所以谢谢你的建议,我争取试试,只是“叶如雨”和“晴叶雨”都出律,我再慢慢推敲。
Reply ↓
叶子 on 2012 年 9 月 22 日 at 09:33 said:Edit
汤安,我加了我前面说的那张照片,虽说已经不完全是图中的意境了。
修改了第二句,把“灿”改成了“晴”,之前也觉得灿字多少有些拗口。
Reply ↓
汤安 on 2012 年 9 月 22 日 at 15:35 said:Edit
叶子你好,
昨天看到你的新作就凑热闹跟了贴,谢谢你的词谱和中肯分析。
王国维说: “诗之境阔,词之言长”,意思是分别在气象和情感上各有所长。看得出来这首词抒发的情感,期待看到你更多的大作。
Reply ↓
叶子 on 2012 年 9 月 23 日 at 19:52 said:Edit
谢谢汤安。
一直在读《人间词话》,慢慢品味诗和词的区别,慢慢学,还用的不好。
queen on 2012 年 9 月 23 日 at 20:01 said:Edit
真高兴,借你的诗作,表达一下我的心情。我不懂平仄,请见谅。
<秋来>
秋来风急,
晴叶雨注地。
童真翘首遇天际,
乡曲悠悠心意。
轻舟月下荡漾,
却道天好秋凉。
赏叶漫漫忆过去,
秋伤抛去心喜。
(你其他文章也非常好。)
Reply ↓
叶子 on 2012 年 9 月 24 日 at 00:12 said:Edit
queen,真高兴你来这里! 谢谢你还带来了这么善解人意的诗句。
都说境由心造,同样的景象,却可以有不同的解读。我想我做到了。
姐姐多保重!
中秋将至,节日快乐!
Reply ↓
白凡 on 2012 年 9 月 23 日 at 20:48 said:Edit
很高兴在这里看到女王陛下!我感到女王是读懂了叶子。好一个抛去秋伤!很高兴叶子收拾好心情,重新出发。悲秋固然是传统题材,不过今天毕竟不一样了。满山的红叶,也能给人带来好心情。不是吗?
我在诵读这首词的时候,也有一点感觉,就是第二句“翘首稚心天籁觅”,那个动词用在句末韵上,感到不是很好。还不如“翘首稚心觅天籁”读起来好一些。但是这样就不合韵了。很费参详。还没有想好。
Reply ↓
叶子 on 2012 年 9 月 24 日 at 00:21 said:Edit
的确,抛去秋伤,是我这首词要表达的。谢谢凡兄鼓励。 相对于春来说,其实我是更喜欢秋的,因为是个多彩的季节。
你说的那句我也有过相同的费思量,不知是不是要换一个什么别的说法,只是第四句是我希望保留的。其实可能有好几个地方都有些别扭,都需要修改。
Reply ↓
叶子 on 2012 年 9 月 24 日 at 08:05 said:Edit
凡兄,我又做了一点儿修改,感觉好些?
Reply ↓
queen on 2012 年 9 月 26 日 at 10:37 said:Edit
谢谢白凡说我读懂了叶子,我想这就是心有灵犀吧。白凡:Nice to meet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