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算子 雪夜抒怀
2013年2月26日 叶子
素野泛清辉,玉尘扑郊道。孑影庐前听雪人,慢咏蟾宫调。
风舞奏笛箫,一曲山林啸。乱絮狂书墨夜笺,最是情难了。
注:2013年2月26日作月下飞雪,2015年8月29日修改为雪夜抒怀。
------------------------谢半江红相和---------------------
卜算子 ·次韵叶子网友之月下飞雪
半江红 2013.2.28
寒树盛清辉,玉絮铺陈道。
满院梨花迎故人,欣和阳春调。
又入卧龙潭,复做青龙啸。
叶影深含绿叶香,此事谁能了?
你那儿又下雪了!我们这里连着下了几天雨,房子里被褥都是潮湿的,再抒情就被水淹了!嘿嘿。。。
ReplyDelete我们这儿没下雪,快到春天了。才下几天雨,被褥就潮湿了?我们这里基本上天天下雨。
Delete你该发扬点儿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湿”意盎然,正可以抒情嘛:-)
《卜算子 月下飞雪》上有 35 条评论
ReplyDelete叶子 在 2013 年 2 月 26 日下午 8:04 说道: 编辑
这是山月姐布置的作业,完成
回复 ↓
山月歌 在 2013 年 2 月 26 日下午 8:13 说道: 编辑
叶子真是大才女,写得太好了,而且通篇有一种豪气荡漾其中,大有湘云的风格。赞,看了你的,我很惭愧!
回复 ↓
叶子
在 2013 年 2 月 26 日下午 8:24 说道: 编辑
山月姐,过誉了。我这是苦吟了三日,差一点就放弃了:-)
回复 ↓
山月歌 在 2013 年 2 月 26 日下午 8:16 说道: 编辑
白凡,你可不能拉下呀,叶子回来的晚都已经完成了,我们大家都在等你的大作呢。
回复 ↓
白凡
在 2013 年 2 月 26 日下午 8:38 说道: 编辑
我真不知道你命题作文之事。你的那首诗我去得较早。后来一有空就纠缠在那位美国杨佳的长文里面,血淋淋的现实中,哪里容得下风花雪月!
回复 ↓
山月歌
在 2013 年 2 月 27 日下午 2:10 说道: 编辑
风花雪月下的现实本来就是血淋淋的,你不妨将你的纠结写在诗中,直抒胸臆。
回复 ↓
白凡 在 2013 年 2 月 26 日下午 8:18 说道: 编辑
好词!喜欢!
尤其是:
“孑影庐前听雪人,
慢咏蟾宫调”
孑影庐有什么典故吗?
回复 ↓
叶子
在 2013 年 2 月 26 日下午 8:29 说道: 编辑
谢谢凡兄。你们喜欢,我这心里就踏实点儿。要不真不知自己诌的好坏:-)
我这儿没什么典故,都是自创的,歪打正着:-) 另外,一些个意境是来自山月姐和大家伙的启发。
回复 ↓
白凡
在 2013 年 2 月 27 日下午 10:03 说道: 编辑
孑影庐用到叶子的居所不大合适。用到金庸的小说中某位怪癖孤凄的女侠客比较合适。以后用到小说里吧。:-)
回复 ↓
叶子
在 2013 年 2 月 27 日下午 10:32 说道: 编辑
凡兄,诗中的人物并非我自己,是我想像之中的一个画面。他可以是我们中的任何一个,所以孑影庐也就是画面中的一个所在了。
我倒是蛮喜欢这个名字的,孑影就是指怪癖孤凄吗?我自己的理解只是孤寂、形单影只,或者说即使是身在闹市,而心却是孤独的。
如果真要命名我的居所,我更倾向于听雪斋什么的:-)
回复 ↓
白凡
在 2013 年 2 月 27 日下午 10:38 说道: 编辑
自然不是你:-)
好。我的叫做“得心安居“,你的叫”听雪斋“。我就是很喜欢这个”听“。字
幽久桥 在 2013 年 2 月 27 日上午 8:09 说道: 编辑
叶子, 小小鸟还说惭愧呢, 俺更是恨不得地上有个缝了. 不过呢, 俺至少是第一个(?) 响应山月号召的, 比庄锐进步, 没逃学
回复 ↓
叶子
在 2013 年 2 月 27 日下午 9:52 说道: 编辑
乔,你要是找着了地缝儿,我也和你一起进去得了:-)
回复 ↓
庄銳 在 2013 年 2 月 27 日下午 1:11 说道: 编辑
叶子这首很可能夺冠,我读了几篇慢慢读出点味道。 我也找来卜算子准备有时间学一学。因为这诗与数学一样的美,一点都不懂感觉有点枉活一世。
回复 ↓
叶子
在 2013 年 2 月 27 日下午 9:55 说道: 编辑
我昨天还为你说我写的最难懂内疚了半晌,你说读出点儿味道了,让我很欣慰。说得没错,数学和诗一样美。凡事都是这样,只要热爱,就能体会出美好,哪怕吃多少苦,受到少了累,挨多少骂……
回复 ↓
庄銳 在 2013 年 2 月 27 日下午 1:13 说道: 编辑
叶子这首很可能夺冠,我读了几遍慢慢好像读出点味道。 我也找来了卜算子的格律,准备有时间试图学一学。
因为这诗与数学一样的美,一点都不懂感觉有点枉活一世。这不被幽久批评得正对。
回复 ↓
白凡
在 2013 年 2 月 27 日下午 1:44 说道: 编辑
哈哈,幽久桥也好,山月歌也好,把鸭子都逼上架了!
好,咱们华博以后不缺诗人了。命题作文是很痛苦的事情。不过自古以来,命题作文也太多了。大家逞才效技,那才好玩。不过急智的人就比较占优。所以我不敢轻易答应山月的挑战。
庄兄只是没有弄过,诗歌讲究对称的美,变化的美,重复迴环的美,等等,对于数学家而言,那还不是手到擒来吗。以你大数学家的高才,说不定后来居上,成为大诗人也不一定。纳什也是大诗人。谷超豪据说诗就做得很好。曾写过一首诗:
“昨辞匡庐今蓬莱,
浪拍船舷夜不眠。
曲面全凸形难变,
线素双曲群可迁。
晴空灿烂霞掩日,
碧海苍茫水映天。
人生几何学几何,
不学庄生殆无边。”
此庄生焉知不是彼庄生么!期待庄兄的大作。
回复 ↓
庄銳 在 2013 年 2 月 27 日下午 1:49 说道: 编辑
白兄,你别搞错了。 我只说学,没说过写。让你失望了。我先得学平仄是吧,一步一步来嘛,你才是企图把鸭子逼上架呢!
回复 ↓
庄銳 在 2013 年 2 月 27 日下午 1:56 说道: 编辑
不过我可以告诉你谷超豪诗里面的“可迁”的含义,我的第一篇数学论文也是唯一一篇在国内发表的文章就与这个“可迁”有关。 还有几点也是数学,不是文人的诗那样子理解。我看这老谷有点“欺负”人,他这首诗我看没几个人真懂。
回复 ↓
白凡
在 2013 年 2 月 27 日下午 3:26 说道: 编辑
任何事情在干中学,要收事半功倍之效。所以先干起来就好。要写新诗,立马就可以试一试。要写旧诗,可以先去看看我的那个《古代詩文賞析》专题,尤其是那篇《古诗声律简要》,然后就可以试着写一写了。
谷超豪那首诗是有点“欺负”我们这些不懂数学的人。不过他原本就是写给数学人的,教他们也要读一点庄子,写一点诗。所以他们应该懂得“曲面全凸形难变,线素双曲群可迁。”的意思的。我当时就想请你解释一下的。你说来听听,也帮我们理解他的意思多一些。
回复 ↓
庄銳
在 2013 年 2 月 27 日下午 4:11 说道: 编辑
这两句话都懂,我也被老谷害苦了。 所以我说没几个人真懂,你说他坑人不坑人。他是微分几何的专家,所以谈的是那里的数学。我只是懂一点代数,然后靠数论。 他说的词语可以看出是微分几何,我学过一个学期;学的一点早跟老师跑到九霄云外了。
只是“群”是个代数概念,这里正好就有你说的对称。 我不妨挑战你白兄弄清楚“可迁群”,我就来试图弄懂这平仄。 这里我先给你起个头:
比如说n是一个自然数。 所有从一到n的自然数是一个集合(这里就是集体的意思)用一个符号表示,比如N。注意,我这里的N是一个集合,不是一个数字。 在这个集合N上的所有一对一变换叫做一个置换。比如n =5,N={1, 2, 3, 4, 5}。 这个花括号是集合专用符号。 (1->2, 2->5, 3->4,4->1,5->3) 可以表示一个置换,这个符号不是专用,我这里不好写,就这么表示了。意思应该是清楚的。 注意,不同的数有不同的象(不是像,是象有点对象的意思,3的象是4,3叫做原象)。
好,N这个集合上的所有变换成为一个群。 这“群”的意思就是所有的变换可以有一个运算,这个运算是可逆的。 作为0或者1的变换就是不变的那个变换:或者说保持每个数字不变的变换叫做恒等或者单位变换。 上面那个变换的逆变换就是每个象当作原象,原象当作象的新变换。
把1编导4, 把2变到1,把3变到5,把4变到3,把5变到2的变换就是(1->2, 2->5, 3->4,4->1,5->3)的逆变换。
你看,这数学与写诗一样的难讲。 好,现在简单点说。所有集合N上的变换形成一个群,这个群叫做“对称群”。为什么叫“对称”, 这就是对称的一种数学意义。 老谷那里的群是无限个数集合上的群,代数里面我们可能只讲有限群。即使无限,也是离散的,但老谷那里搞几何可就是连续的群。 就是我们考虑更多是整数,他考虑的是所有实数。
该说“可迁群”不然没完没了了。 群可以有子群,就是其中的一部分(最大的是整个部分,最小的就是一个单位变换而已)仍然可以是一个群,就是这个变换的部分里面变换以后再变换都仍然是里面的一个变换。 这个子群是可迁的,就是说任何一个N中的一对数字,都可以有一个变换把其中一个变到另外一个。我这里的解释可能不够细致,请原谅。 但是我告诉了你这个“可迁”的大致含义。
只能是大致而已。 这是大学数学系高年级的课程,可迁应该是研究生的课程。所以不能细讲,所以我说老谷他坑人。
回复 ↓
庄銳
ReplyDelete在 2013 年 2 月 27 日下午 5:39 说道: 编辑
“作为0或者1的变换就是不变的那个变换:或者说保持每个数字不变的变换叫做恒等或者单位变换。” 这句话完全没讲清楚。
0的作用在加法里面就是用了它白用。 任何数加上0还是那个数。
1的作用在乘法你面就是用了这个1等于白用,因为任何数乘以1还是那个数本身。
我是要说,恒等变换或者又叫做单位变换在群里面就是不改变任何原象的变换,所以变了等于没变,相当于0在加法中和1在乘法中的作用。
我加这一句解释你就知道我为什么无意中偷了懒,因为从想着简单点。 可这玩意简单了就说不清楚,否则为什么是大学甚至研究生课程呢。
还有不清楚的有兴趣我再解释。
回复 ↓
白凡
在 2013 年 2 月 27 日下午 9:18 说道: 编辑
哎呀,读得我脑袋都大了!后面这一段比前面容易懂。看起来这事情既是难为我,也是难为你。毕竟是研究生的课程。几句话就说清楚,弄明白是不可能的。记得当年高考数学只得了40分。后来入学文科专业之后额手相庆,说这辈子不用再读数学了。岂知道后来还阴差阳错非得重读数学不可。我也不知道怎么把计算机专业必修的线性代数和微积分都考到A和A+。但是说到底,我不是一个数学人。对数学实在没有天赋。所以你的挑战我不敢应战了。但是我相信你成为诗人不会是个问题。期待中。。。
庄銳
在 2013 年 2 月 28 日上午 5:18 说道: 编辑
其实你也可以弄懂“可迁”,我也可以搞清楚“平仄”。 问题在于时间! 所以,恐怕我们谁也兑不了“诺言”。 我说“不玩了”,挨了幽久的批评;这就算是陪各位玩(写诗)了。 你们接着玩,我就接着看,也就行了。
回复 ↓
山月歌 在 2013 年 2 月 27 日下午 2:07 说道: 编辑
哈哈,白凡兄,庄锐兄都别谦虚,我就等你们的大作一出,然后编成“月下飞雪”诗集呢。
庄兄就用数字作诗作词肯定别开生面。
回复 ↓
汤安
在 2013 年 2 月 27 日下午 2:37 说道: 编辑
山月说得好,数字入诗是个好锻炼,清朝不少诗人才女写了一字和半字的诗词。从最简单的数字变换来提炼诗词意境,符合诗词高度升华的特性,宋朝理学家邵雍(康节)的《蒙学诗》堪称数字诗典范:
一去二三里, 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 八九十枝花。
台湾才子,现代学者张永明也作了一首数字诗,涵盖从一到万:
百尺楼前丈八溪, 四声羌笛六桥西。
传书望断三春雁, 倚枕愁闻五更鸡。
七夕一逢牛女会, 十年空说案眉齐。
万千心思肠回九, 二月黄鹂向客啼。
可惜有人评价说主题写的是怨妇心情,用词亦浮,因此不被看作正途。有心人可以出一首意境更好的数字诗。
回复 ↓
庄銳
在 2013 年 2 月 27 日下午 4:17 说道: 编辑
汤兄好, 我刚出去了一会, 回来给白兄讲数学估计也没讲清楚。 这里就请你给我讲平仄,第一课。
然后,看是白兄先学会“可迁”,还是我先学会平仄。 我把对自己的要求降低点,哈。你就不要告诉白兄说我玩“巧”。
回复 ↓
汤安
在 2013 年 2 月 27 日下午 5:42 说道: 编辑
庄兄好,
我觉得诗词里面的字是舞动的意境最难,那才是贾岛《题诗后》 “二句三年得, 一吟双泪流 知音如不赏, 归卧故山秋 ” 体现的内涵。
许多人不大喜欢诗词那些受限制的韵律平仄,觉得自己有意境就行(只对了90%,诗无止境),其实,没有它们诗词往往苯拙,没办法建立那份可以空灵展现的境界。
平仄对发音准确的人好说一些,启功说得非常平易:"现在的一声、二声,古代都是平,其它上、去、入都是仄",不过,难度在于各地语言习惯造成真正能说标准普通话的人非常少 (标准普通话证书我留校后去考的,---人家国家级播音员是一等甲级)。各地普通话语音高低混乱十分普遍,那样哪怕别人说也很难判断平仄,另外入声几乎没有流传下来,以前在哪里写过所收集的汉语音声有几千,是日语的十来倍,其他语言的无数倍,可是许多没有保存好,丢失了,好在即使丢失,仍然是日语的十倍。
有趣的是尤其懂广东话的人容易掌握,我遇见很多古诗词高手会说广东话。
个人觉得最好的介绍文章我刚转发到推荐博那边的一篇对我学习诗词起到重要作用的文章: "启功:汉语诗歌的构成及发展"。
回复 ↓
汤安 在 2013 年 2 月 27 日下午 2:18 说道: 编辑
叶子好,
工夫不负有心人,好!
上半阕读起来尤其上口和充满意境。期待多出好诗词。
庄兄好,
看到你喜欢诗词就知道前面那些都过去了。好!
词比诗对韵律平仄的要求小一些,规律性也强,以庄兄数学家的精密和认真劲,一定在不久就会朗朗上口。
数学家笛卡尔说"我思故我在",Cogito, ergo sum (法语:Je pense, donc je suis)——以汤某的多年潜心研究,笛卡尔那其实是在教导人们如何写诗,因为诗词完全就是"我先思那些气象意境",然后"我进入那些气象意境里面",写得好了进入了,也就是"故我在"里面了。
当然,这些都有了之后,最多也只达到笛卡尔的唯心主义哲学家水平,还需要数学家那样把数列的排列弄整齐,再去拿出来。那就是诗词了。
回复 ↓
叶子
在 2013 年 2 月 27 日下午 10:03 说道: 编辑
谢谢汤安。写诗词差不多也该一年了,你和凡兄对我的帮助和鼓励很大,我不会忘记的。
你说的“因为诗词完全就是"我先思那些气象意境",然后"我进入那些气象意境里面",写得好了进入了,也就是"故我在"里面了。”,还有凡兄在后面说的“ 任何事情在干中学,要收事半功倍之效。所以先干起来就好” ,这两点我体会最深了,也介绍给庄锐和想学写诗的朋友,至于格律,那是技术问题,多写就会慢慢有感觉的,这个作为数学家的庄锐应该是最没问题了。
回复 ↓
懒人 在 2013 年 2 月 27 日下午 3:16 说道: 编辑
套用寄兄的话,众人都赞扬了,我就不说了 :-0
回复 ↓
叶子
在 2013 年 2 月 27 日下午 10:08 说道: 编辑
那我就套用你回复美国的话:不说可以,望懒人兄多写 :-)
回复 ↓
小小鸟 在 2013 年 2 月 27 日下午 4:07 说道: 编辑
叶子的诗写得棒!有个问题想问你,那个图片是从哪里download的? 谢谢!
回复 ↓
叶子
在 2013 年 2 月 27 日下午 10:10 说道: 编辑
谢谢小小鸟。图片是从Google images下载的。
回复 ↓
叶子 在 2013 年 2 月 27 日下午 10:17 说道: 编辑
山月姐,凡兄,庄锐,汤安:很高兴看到你们在这里的热烈讨论,从诗歌讨论到数学,又从数学讨论回诗歌,你们的这些留言都很珍贵,我会静下来慢慢学习的。
我这是真正的抛砖引玉了。
万维: 文章评论
ReplyDelete作者:老冬儿 留言时间:2013-02-27 13:18:00
好一首,上下阕都精彩!
“乱絮狂书墨夜笺,
最是情难了。”
实在是好句!
作者:寄自美国 留言时间:2013-02-27 13:23:00
谢谢叶子分享好诗好词!
“最是情难了。” - 说得我都想家了。
作者:子玫 留言时间:2013-02-27 14:03:51
叶影
好诗词! 清新淡雅,质朴婉约。
柔情豪情或寄予天地山水,或赋予书墨雪月,读来令人感慨万千,回肠荡气。
俺篡改一下西厢妙词:月移叶影动,知是旧人来。哈哈真高兴!
作者:子玫 留言时间:2013-02-27 14:27:05
应为:月移叶影动,知是故人来。哈哈!
作者:幽久桥 留言时间:2013-02-27 17:23:29
俺看不懂个律诗,那俺就负责吃月饼好了! :-)
作者:北雁高飞 留言时间:2013-02-27 19:36:18
俺也是不懂诗词的吃货,只想吃月饼。俺朋友做的月饼真好吃啊。今年中秋节一定要自己做了。等俺真会自己做月饼了,俺就给你邮购哈。
作者:薄浣 留言时间:2013-02-27 21:05:52
“暖语苦言摇梦影,孤灯长夜伴诗香。”
“不嬉词藻文章丽,但纵情怀气韵飏“
以上四句没有对偶,“暖语”与“孤灯”没对上。 “苦言”对不了“长夜”
例如“暖语”应该对“温言”
作者:薄浣 留言时间:2013-02-27 21:10:18
“孑影庐前听雪人”
“听”字位置应该为仄
作者:薄浣 留言时间:2013-02-27 21:18:17
“沁园春 峡谷”中许多字没对上平仄, 对偶没写成。
我比较爱挑剔,诗词不是那么好写的。
作者:半江红 留言时间:2013-02-27 23:15:38
《沁园春•峡谷》曾简单地赏析过,不重复了。
《七律•学诗》是第一次写的话,算是非常成功。扣题,起承转合都到位,对仗也工整。挑剔小缺点的话,“芳尘”与“萍迹”略显重复,“世”是仄音字,出律。
《卜算子 •月下飞雪》写得很美,很喜欢下半阙。上半阕“蟾宫”“ 皓月”“ 清辉”有点重复。过会儿唱和一首。
作者:叶影 留言时间:2013-02-27 23:40:26
冬儿,你喜欢,我特别高兴。谢谢大诗人:-)
作者:叶影 留言时间:2013-02-27 23:46:01
美国,又看到你柔情的一面了:-)
至于是不是牛嚼牡丹,我倒也不在乎。不是为他而写,发帖时看到了,便想说说看法。这种风花雪月的东西如果还能排些实际的用场,倒也是没白白地绞尽脑汁:-)
非常感谢你的支持和理解!
作者:叶影 留言时间:2013-02-27 23:52:12
子玫,很美的名字,太喜欢了!
“月移叶影动,知是故人来。”,是啊,再回首,感觉很不一样了。谢谢你这么抒情的评论,也像一首诗了,我当再接再厉,不辜负了你。
作者:叶影 留言时间:2013-02-27 23:53:48
乔,北雁,你们是想帮我证明“月饼对中国人民很重要"吗?
谢谢!
作者:叶影 留言时间:2013-02-27 23:54:38
薄浣,受教了,多谢!
作者:叶影 留言时间:2013-02-28 00:02:06
半江兄,谢谢评论和指正,期待你的唱和。
作者:瀛洲大蟹 留言时间:2013-02-28 13:14:42
叶子学诗,又有白凡、老冬儿等高手的指点,这里又多了位吟诵自然美、故乡情的诗人。
我对古诗词的韵律、结构一窍不通,只能感性地从字里行间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怀。
鉴于我个人的年龄和喜欢旅游的嗜好,最能打动我的是“临苍涧,阅云崖层断,岁月阑珊。”
作者:叶影 留言时间:2013-02-28 18:32:35
大侠,写诗我还是新手,诗人可不敢当:-) 谢谢你的鼓励。
这首沁园春里我自己最喜欢的是这句“临苍涧,阅云崖层断,岁月阑珊。”还有“百年一瞬轻弹,须白鹿青崖放歌还。” ,看来我们这有着相同嗜好的同龄人读对诗的感觉也相同。
好久没见你去华博了,有时间常去转转吧,大家都会想你的。
文章评论
ReplyDelete作者:叶子 留言时间:2013-03-01 作者:叶子 留言时间:2013-03-01 14:13:04
凡事都能了:-)
谢谢半江兄欣和阳春调,如此龙潭虎穴,梨花胜景,我收藏了。
作者:半江红 留言时间:2013-03-02 22:07:49
叶子说得对,凡事都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