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May 20, 2013

出走与回归



出走


“明天儿子还会像去年那样送一把鲜花到我办公室吗?”虽觉得自己的这种期盼有些好笑,但还是忍不住不偷偷地想一下。
“嗯,儿子今夜没有唱生日歌,或许今年生日祝贺的路数有变。他还会再给我个惊喜吗?”又偷偷地想一下。
 先生和我商量好了,周六他做手擀面给我过生日,所以,周五的生日一切如常。照常上班,一整天,办公室没来鲜花快递;照常做家务,没有电话里的生日歌;照常上网,信箱里只有朋友的问候。生日就这样过去了,儿子的确给了我一个大大的“惊”,却没有“喜”,他把我的生日忘了! 
要说没有失落那是假话,但有些出乎自己的预料,我并不生气,更没上火,甚至还嘱咐先生别发短信去提醒。心想,就算儿子疏忽一次也没什么,并不等于说他心里就没娘。去年我本没想到他能记起我的生日,结果他的出色表现让我期望值的水银柱一下子冲破了气压表。第二天儿子来电话说生日快乐时,我只和他开了句玩笑,实在不愿让他有负疚感。
我把自己的心理活动说给先生听,他一脸的坏笑,说我对儿子有最大的耐心、高度的理解和无与伦比的宽容,这要是他忘了…… 
那当然了,儿子嘛。做了好事,是要大加表扬地;做了错事,是要尽量理解、委婉教育地;做了坏事,是要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然后再努力包庇地;既便是万一犯了事儿,什么也别说,更是要坚决窝藏地,甭想让我大义灭亲,我这本词典里根本就没这词儿!
玩笑归玩笑,哪怕阿Q一下呢,思考也是必需的。大千世界异彩纷呈,太多的新东西吸引年轻人的注意力。他们不仅身体如离巢的燕子一般,翅膀硬了,展翅高飞了;既便是思想和感情也会与父母、与这个家渐行渐远,孩子的精神在出走,拦也拦不住,生气也没用,这该是客观规律。我们从上大学离家开始,到现在身处天涯海角,自己本就是叛逆的例证。

出走之后,就有了回归的期盼。

回归
母亲节那天,先生和我一同给家里打电话。他拨通了电话,正是婆婆接的。“妈,节日快乐!”先生亲热地说。那边是“快乐!快乐!”的回答伴着老太太的笑声。我举着听筒静听母子俩聊天儿,你有来言,我有去语,听得心里暖烘烘的。
我边听边望着先生,想着几年前还不是这样的情形呢。移民之初每次给家里打电话,先生总是三言两语就汇报完毕,没得话说了,就自然而然的把电话交给我。我知道老人不放心我们,更想知道孙子的事,便会一五一十、尽量生动地把一川的点滴描述给婆婆。每次我汇报完,她就会心满意足地对我说:行了,这下够你爸和我念叨一周了。因为婆婆总是说,听儿子的电话,好像什么也没知道,只有听我说,才放心,才开心,所以有很长一段时间给婆婆打电话,都是以我为主。
没注意到从什么时候开始,先生开始会和婆婆聊天了。有时听他给婆婆讲一川的趣事也是活灵活现,娘俩儿经常一聊就是一个多小时。
听电话里娘俩儿聊的差不多了,我插进来问婆婆好,告诉她我们有节日礼物给她。于是我报幕说: 京剧清唱《三家店》里的著名唱段《男起解》,演唱者,您儿子。婆婆听了呵呵地乐。
打电话之前,先生到处找耳机,我问他干嘛非要耳机,他说一唱起来,手就要伸出去做动作。哦,敢情还要一招一式都不含糊。先生站起来开始一板一眼地唱。几个月来这段戏几乎天天往我耳朵里灌,我已经会跟着哼唱了。当和他唱到“……舍不得老娘白了头。娘生儿连心肉,儿行千里母担忧。儿想娘身难叩首,娘想儿来泪双流……”,看着唱得很投入的先生,我的眼睛湿润了。

这个儿子是真正地回归了! 


2013.5.16 

3 comments:

  1. First, Happy Birthday 叶子!

    你的文字让我想起这段话...共勉...

    Kahlil Gibran On Children
    纪伯伦-关于子女

    Your children are not your children.
    They are the sons and daughters of Life's longing for itself.

    They come through you but not from you,
    And though they are with you, yet they belong not to you.

    You may give them your love but not your thoughts.
    For they have their own thoughts.

    You may house their bodies but not their souls,
    For their souls dwell in the house of tomorrow, which you cannot visit, not even in your dreams.

    You may strive to be like them, but seek not to make them like you.
    For life goes not backward nor tarries with yesterday.

    You are the bows from which your children as living arrows are sent forth.
    The archer sees the mark upon the path of the infinite,
    and He bends you with His might that His arrows may go swift and far.

    Let your bending in the archer's hand be for gladness;
    For even as he loves the arrow that flies, so He loves also the bow that is stable.

    ReplyDelete
    Replies
    1. 远行者,谢谢你的祝福,更谢谢你贴上来的这段诗。

      竟然这么凑巧,周六和朋友走路时,说起我这篇文章(当时写好了还未发),她也提到了这首诗,我们还发了很多感慨……

      如果说写博能理一下生活中不时出现的纷繁思绪,那么交流碰撞出的火花该是写博过程中可望不可求的精彩瞬间。很让人享受。

      在网上找到了冰心的译诗,也放在这里。有时间或许我也会试试翻译。

      《论孩子》


      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
      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

      他们是借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
      他们虽和你们同在,却不属于你们。

      你们可以给他们爱,却不可以给他们思想。
      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

      你们可以荫庇他们的身体,却不能荫蔽他们的灵魂。
      因为他们的灵魂,是住在明日的宅中,那是你们在梦中也不能想见的。

      你们可以努力去模仿他们,却不能使他们来象你们。
      因为生命是不倒行的,也不与昨日一同停留。

      你们是弓,你们的孩子是从弦上发出的生命的箭矢。
      那射者在无穷之间看定了目标,也用神力将你们引满,使他的箭矢迅速而遥远的射了出来。

      让你们在射者手中的弯曲成为喜乐吧。
      因为他爱那飞出的箭,也爱了那静止的弓。

      ——卡里尔•纪伯伦:《先知》第四章

      Delete
  2. 《出走与回归》上有 24 条评论

    叶子 文章作者
    2013 年 5 月 22 日下午 10:33
    对了,还有大碗喝酒,大块吃肉

    叶子 文章作者
    2013 年 5 月 22 日下午 10:20
    老穆和书记他们的是好笑,刚刚读老穆的五绝,我要是含一口水非笑喷了不可

    不过我们的文章有这么悲切吗?是感动吧?:-)

    写博读博找的恐怕就是这种“含笑带泪”的感觉吧。

    叶子 文章作者
    2013 年 5 月 22 日下午 10:13
    “洒家”您事先都想周到了,我还有招儿吗?

    椰子啊,一听“洒家”,我就好像看到那个倒拔垂杨柳的鲁智深

    白凡
    2013 年 5 月 21 日下午 11:57
    读老穆肖书记的讨论,就是想笑。读各位MM的文章和讨论,就是想哭。这样一哭一笑的,时光飞逝,就到半夜里。我们这里真的有点儿精神家园的意思了。各位兄弟姐妹们,早上好!

    椰子
    2013 年 5 月 21 日下午 10:18
    我就是很喜欢看到逍遥说“洒家”如何如何的,他老兄早就把话编圆了,……

    逍遥津
    2013 年 5 月 21 日下午 9:45
    叶子,正是意识到存在着这么一个问题,洒家才敢吹一把。

    叶子 文章作者
    2013 年 5 月 21 日下午 9:31
    竟然把逍遥兄这个专才给埋没了

    怎么才能真让我们听到呢?

    逍遥津
    2013 年 5 月 21 日下午 9:11
    叶子,想听"临行喝妈一碗酒"找汤安是找错人了,洒家是专才呀,一整个文革没干啥事就练它了。嗬嗬。

    叶子 文章作者
    2013 年 5 月 21 日下午 9:07
    汤安,不知你是哪儿人,感到你对面好像是情有独钟啊。你夸我先生这个面是专业 厨师级别的,我可要”喘”一下了:这可是他头一次做手擀面

    京戏我们也就是这几年才开始喜欢,对过去的“角”并不是太熟悉,现在是很喜欢于魁智和李胜素。

    觉得我们只是赶上了文革的尾巴,你应该年轻许多,没想到你还会唱样板戏。真想听听你唱地这段“临行喝妈一碗酒,浑身是胆雄赳赳……”

    叶子 文章作者
    2013 年 5 月 21 日下午 8:53
    乔,敢情我这不讲理的妈还找到知音了,那就互戴大红花吧

    你猜的没错,婆婆没有女儿,我就是了。我们好像有彼此都找到组织的感觉呢

    叶子 文章作者
    2013 年 5 月 21 日下午 8:49
    晓竹,一个循环,正是啊!

    都说养儿方知父母恩,我觉得或许还要晚一些。要到了一定年龄,心真正地沉静下来才会更多地去体会父母吧。不知道,这个恐怕因人而异。

    看到你那个小乌龟了,真漂亮。把文章也贴过来吧。

    叶子 文章作者
    2013 年 5 月 21 日下午 8:45
    小小鸟,谢谢祝福。我能吃到先生的手擀面还要谢谢你的《手擀面》那一贴,他说是你的贴给了他启发。

    你说如果是你,你会打电话提醒儿子。我没有事一般不去打扰儿子,即便有时很想他,也会等着他打。我是有点儿倔哈

    叶子 文章作者
    2013 年 5 月 21 日下午 8:40
    谢谢!子玫知我,才出走,已在盼望回归了。

    看到你在张罗赛诗会。命题作文难做啊,有些肝颤

    叶子 文章作者
    2013 年 5 月 21 日下午 8:37
    谢谢西梅!

    biang biang面我们只做过三次,好久不做了,手艺早还给师傅了。再教一回如何?

    “对儿子,要放手,大胆地放手。不然明天人家找媳妇了你会更失落。” 其实一直对儿子就很放手,只是感情上有些腻哈。我这不是在自我反省,洗心革面,准备重新做人嘛。

    叶子 文章作者
    2013 年 5 月 21 日下午 8:30
    椰子,我这有感而发并非只是就一人一事。“出走”这个词听起来或许重了,不过一时也没想到更合适的,就用了它。你现在孩子还小,或许体会不强烈,再过些年,相信你也会有类似的感受,到时可别怪我没提醒过

    你说的不错,孩子和父母互动不只在形式,质量更重要。

    我家里只有一人能唱一曲,那里就要开京剧团啊,你还在”帽子”公司兼职吧?

    汤安
    2013 年 5 月 21 日下午 7:16
    叶子好,看得真诱人,不论是亲情,京剧还是美味。

    那个面应该是专业厨师级别的了,叶子一家真幸福。以前跟漂移博的文章,提到过吃面的故事,看了这里的照片,真想立即做一份这么筋道的手擀面。

    "娘生儿,连心肉,儿行千里母担忧。儿想­娘来难叩首,娘想儿来泪双流。"现在的老年人好在有电话,古代那不就只好"儿想­娘来难叩首,娘想儿来泪双流"了。不知你们怎么看,我总觉得于和孟的歌越来越少京气,三秦陕西应该再一次改良京剧。他们年轻时的嗓子和扮相曾经是那么棱角分明霸气十足器宇轩昂。

    昨天试了试”嗓子”(不在家:-),小时候表演的西皮原板"好闺女!(提篮小卖拾煤渣)"和西皮二六"谢谢,妈!(浑身是胆雄赳赳)"竟然歌词全没忘,那两首歌曾经唱了许多回舞台,六岁起时候还学模学样打马亮相和"啊—-,咦—–"地吊嗓子,每次都把父母笑坏了。

    《京剧红灯记选段》浑身是胆雄赳赳

    (叫板)谢谢,妈!(唱)【西皮二六】

    临行喝妈一碗酒,
    浑身是胆雄赳赳。
    鸠山设宴和我交“朋友”,
    千杯万盏会应酬。
    时令不好风雪来得骤,
    妈要把冷暖时刻记心头。
    小铁梅出门卖货看气候,
    来往“帐目”要记熟。
    困倦时留神门户防野狗。
    烦闷时等候喜鹊唱枝头。
    家中的事儿你奔走,
    要与奶奶分忧愁。

    幽久桥
    2013 年 5 月 21 日下午 3:24
    先顶这一段:“那当然了,儿子嘛。做了好事,是要大加表扬地;做了错事,是要尽量理解、委婉教育地;做了坏事,是要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然后再努力包庇地;既便是万一犯了事儿,什么也别说,更是要坚决窝藏地,甭想让我大义灭亲,我这本词典里根本就没这词儿!” 知音呀知音!

    叶子真是好媳妇,俺给你戴大红花!

    偷偷问一声,婆婆没女儿? 感觉被秃子们包围的婆婆比较容易善待媳妇,好像有找到组织的感觉。:-)

    晓竹
    2013 年 5 月 21 日下午 3:20
    这就是人生了,出走、回归,一个循环。
    据说当孩子也为人父母后,才能真正体会自己父母的付出。
    叶子的文章,像一股涓涓流淌的暖流。

    小小鸟
    2013 年 5 月 21 日上午 11:53
    先来个迟到的生日祝福!再来赞你老公的手擀面水平和拳拳孝心啊!

    叶子这两篇文章题目起得妙!相辅相承。
    “我把自己的心理活动说给先生听,他一脸的坏笑,说我对儿子有最大的耐心、高度的理解和无与伦比的宽容,这要是他忘了。。。”和你完全一样的心态,哈哈!

    不过要是我可能会当天打电话给儿子,问问他今天是什么日子啊?这样也免得他以后想起来后悔!

    子玫
    2013 年 5 月 21 日上午 10:20
    叶子,生日快乐!出走的最终要回归,你先生就是最好的例子哦。

    山月歌
    2013 年 5 月 21 日上午 9:02
    叶子与婆婆的婆媳关系堪称典范,很温馨的聊天。一看这biang biang 面的留言,我猜是我们陕西的侠女琴儿驾到了,我猜对了吧?猜错了也莫怪哈*^_^*

    甜西梅
    2013 年 5 月 21 日上午 4:04
    另:给你发了email.

    甜西梅
    2013 年 5 月 21 日上午 3:36
    叶子,生日快乐!
    咋没让先生给你做顿 biang biang 面?
    对儿子,要放手,大胆地放手。不然明天人家找媳妇了你会更失落。

    椰子
    2013 年 5 月 20 日下午 11:19
    叶子,
    儿子忘记一次生日不能算出走,他去年一次的出色表现够吃好几年老本的,你不要说他“出走”。毕竟他还是孩子,记不得妈妈生日,但是只要他心里有话还是和你说,那比记得生日还要“高”,你说呢。

    很感动于你给婆婆的打电话的聊天程度。真是好儿媳,把先生都带出徒了。

    家里的亲情的确无法取代。你们家可以开京剧团了。:)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