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3年7月25 - 8月6日 (十三天)
行程:阿拉斯加 Anchorage(7月25日)——Denali National Park(7月26-28日)——Fairbanks(7月28-30日)——Valdez(7月30日-8月1日)——Seward(8月1-4日)——Kenai(8月4日)——Homer(8月4-6日)——Anchorage (8月6日)
距离:2100英里 (3400公里)
午夜时分,当飞机着陆在阿拉斯加这片神往已久的土地上,夕阳最后一抹余晖正从天边消逝。极昼晚霞!我不由得停下来凝望,再掉头时,先生已走到前面老远了。我忙拉起行李箱,紧走几步,心中满是对这神秘旅程的憧憬。
Denali 国家公园是这次行程的第一站,那里有北美最高峰Mt. McKinley (也称Denali),中文译作麦金利峰,海拔6195米。由于气候特殊,这雪峰常常是云深不知处,偶尔露峥嵘。在阿拉斯加期间,我们三次目睹南北双峰真容,何其幸也。
Denali 国家公园不允许私家车深入腹地,只有乘班车前往,班车班次很多,我们选择了最长的一条线路,单程65英里,往返大约12小时。公园尽可能地保持了它最天然、最原始的状态,与我印象最深刻的加拿大班芙国家公园中的落基山相比,这里的山景更为壮阔,野生动物也更多,那天,我们远远近近地看到了熊、驼鹿,狐狸、盘羊和驯鹿。夏季的Denali郁郁葱葱,山花烂漫,与我想象中荒凉的极地景象大相径庭。离开公园那天上午,我们去走了一条短步道——Savage Alpine trail,小径起始处遍布野花山石,颇有意趣。
从Denali去往阿拉斯加最北部的小镇Firebanks的路上,天上的云最吸引人眼球,不时的让我发出惊叹,那可真是少见到的“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的那种白云啊!
Firebanks是著名的、看极光的北疆小镇,可夏天是阿拉斯加的极昼。我们在去Chena Hot Springs的路上偶然看到一个牧场,空旷的草场上杳无一人,当西天依旧绚烂在近午夜的光景里,我们奔跑在辽阔牧场上,那里的草担得“浅草才能没马蹄”和“风吹草低见牛羊”的诗句,那里的花更是有“乱花渐欲迷人眼”的作为,粉红色的野莴苣花遍野盛开,把这胜景装入镜头,实在是有莫奈画中巴黎郊外罂粟花的效果。
在Creamer's Field Waterfowl Refuge,我们看到一种“丹顶鹤”,它们其实叫沙丘鹤(sandhill crane),只是个个都顶了红色的“顶戴”。我还是头一次注意到鹤的丹顶不是红色羽毛,而是红色皮肤。它们的羽毛不似丹顶鹤的洁白,是淡棕色的。水塘边,旷野上,这些仙鹤或立、或卧、或舞,姿态袅娜,鹤立鹤群也一样是优雅别致,令人瞩目。二十米开外,我从望远镜里欣赏它们的各异姿态,相机却没有长焦镜头,不能记录,有些遗憾。
Creamer's Field 的白桦林是阿拉斯加之行可圈可点的一笔。它们白色纸质的树皮,观感和手感都让人很惬意。白桦林小径曲折的木制步道有种曲径通幽的浪漫情调,正和了 “林中的小路有多长,只有我们漫步度量……”的调子,我爱极了这些白桦树!
美中不足的是“度量”那小径时,被人们戏称为阿拉斯加“州鸟”的蚊子对我们不断地俯冲、轰炸,且频频命中。戴了防蚊罩,脑袋幸免于难,尽管不停的涂抹风油精,但手上、臂上,甚至腿上都被重创,可谓遍体鳞伤。对后来人的友好提示是:林中漫步,牛仔裤那样的厚质衣裤是最佳选择。
泡温泉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更何况是那样浑然天成的一个(Chena Hot Springs)。山丘环抱温泉,向日葵在夕晖中向人们绽着温柔的笑靥,全然没有凡高画中金黄花瓣那张牙舞爪般地疯狂。池中有温馨的合家欢;有甜蜜蜜的恋曲;当然还有我独自作冥想状,而思绪却飞去了爪哇国……
在Creamer's Field Waterfowl Refuge,我们看到一种“丹顶鹤”,它们其实叫沙丘鹤(sandhill crane),只是个个都顶了红色的“顶戴”。我还是头一次注意到鹤的丹顶不是红色羽毛,而是红色皮肤。它们的羽毛不似丹顶鹤的洁白,是淡棕色的。水塘边,旷野上,这些仙鹤或立、或卧、或舞,姿态袅娜,鹤立鹤群也一样是优雅别致,令人瞩目。二十米开外,我从望远镜里欣赏它们的各异姿态,相机却没有长焦镜头,不能记录,有些遗憾。
Creamer's Field 的白桦林是阿拉斯加之行可圈可点的一笔。它们白色纸质的树皮,观感和手感都让人很惬意。白桦林小径曲折的木制步道有种曲径通幽的浪漫情调,正和了 “林中的小路有多长,只有我们漫步度量……”的调子,我爱极了这些白桦树!
美中不足的是“度量”那小径时,被人们戏称为阿拉斯加“州鸟”的蚊子对我们不断地俯冲、轰炸,且频频命中。戴了防蚊罩,脑袋幸免于难,尽管不停的涂抹风油精,但手上、臂上,甚至腿上都被重创,可谓遍体鳞伤。对后来人的友好提示是:林中漫步,牛仔裤那样的厚质衣裤是最佳选择。
泡温泉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更何况是那样浑然天成的一个(Chena Hot Springs)。山丘环抱温泉,向日葵在夕晖中向人们绽着温柔的笑靥,全然没有凡高画中金黄花瓣那张牙舞爪般地疯狂。池中有温馨的合家欢;有甜蜜蜜的恋曲;当然还有我独自作冥想状,而思绪却飞去了爪哇国……
从Fairbanks南下滨海小镇Valdez的路上,雪峰在Summit Lake中的倒影极壮观,美得让人无言,我在湖边流连好久都舍不得离开;中途有一处国家公园Wrangell-St. Elias National Park & Preserve,由于疏忽,没有把它安排进行程。在游客中心看了介绍公园的电影,这是一片比瑞士还要大的蛮荒之地,里面有连绵的雪峰冰川,没有任何人工的痕迹,恐怕自打盘古开天地时那里就是那个样子,唉,在这里留下了阿拉斯加之行一个最大的遗憾;距Valdez 二十八英里处的冰川:Worthington Glacier,让我体验了一次面对亿万年时空流转时,内心的孤独和恐惧,我最终在距它百米之遥时止步,没有踏上那冰舌;进入Valdez小镇前经Mineral Creek,惊见河面上一幅美景图画,正和了诗品中的“杳霭流玉,悠悠花香”;用一步一景来描述这段路程一点儿不过分,因为,不多时我们又见路边山崖下一野塘,碧草如茵,素英点缀,细草和塘水浑然碧绿一汪,偶有水禽游弋其间,波纹破碎了如镜的绿塘,让人不由得为自然天成的杰作发一声感叹:红掌纹青鉴,影斜漪中藏……
Valdez的重头戏是冰海泛舟(Pangaea Adventures的 kayaking )。之前在网上看到照片时就已令我激动不已,置身其中,更是恍若梦境。泛舟那一日,老天一直阴着脸,在我们快要离开时,给了差不多一个小时的阳光照耀,蓝天下的浮冰泛着熠熠的、幽蓝色的光,摄人心魄。浮冰无论是巨大还是玲珑,都是形态各异,可以尽着自己的想象去命名。有的优雅的像一双相跟相从的天鹅,有的像乖巧的小狗,有的又像盛开的莲花…… 我们全副武装,虽说都是头一次划皮划艇,但要领容易掌握,很快就进退自如了。以往只是在南极的记录片中看到过这样巨大的浮冰,而今天,我们的小艇穿梭其间,听到在海水的浸泡下浮冰发出哔哔啪啪的爆裂声,有很强的音乐感。浮冰有时也会轰然崩塌,那时便会发出雷鸣般的响声,这时它是极具杀伤力的。导游总是要求我们与浮冰保持其高度两倍的距离,以防在它崩塌、翻转时造成伤害。从没想到有生之年能有如此亲历,以往总是把浮冰当作艺术品来欣赏,这次与它近距离接触,才感到它原来也是有生命的。万年冰川凝聚成她的灵魂,她娴静时端庄、优雅,但也有着玉碎的刚烈性格,不由得对她存了敬佩之心。这泛舟的独特经历恐怕是不来阿拉斯加不可得的。
从Valdez到Seward 沿途有很长一段海滨公路,即使在晴朗的天气,Seward的海也是深灰色的,让我们不免有些诧异。在那之前我们已经注意到,阿拉斯加许多内陆大河都是水泥灰的颜色。看来水土流失严重有些像我们的黄河,只是颜色不同罢了。
Seward港是可以停靠邮轮的大港,每逢邮轮抵港的日子,镇上的旅馆就会爆满。从海陆空来此的游客大多在这里出海作冰川一日游,我们自然也不出乎其外。一日出海是游览Kenai Fjords 国家公园的水上部分。出航那天,天气时而阴郁,时而飘雨,风疾浪高,船比较颠簸,好在我们事先备了晕船药,都安然过关。沿途看到鲸群,它们在灰色海浪中摆尾、跳跃;也看到著名的海鹦(puffin)成群地在海面飘荡。那日能见度极差,在雨中随意地拍照,风一阵紧似一阵地吹过来,都顾不得擦拭打湿的镜头。自己想,这个天气惟一可能的好处就是在灰色天幕背景下更能显出冰川的幽蓝,当然,这个优点或许是阿Q的一种说法了。
那天还是有精彩之处的,冰川为我们上演了连续崩塌的一幕,连船长都说这是他多年航海中的头一次。冰川的的崩塌的确壮观,先是小块的掉落,随后便是成片的倾倒。都说冰川是流动的, 一直不知道它怎么个流动法,这次真正体验了一把。冰块落入海水中发出轰隆隆的巨响,那天冰川表演给我们看,一船的人都在欢呼,为它喝彩。我想,冰川不会在乎这一船小人儿在面前怎么折腾,它想静默时就悄无声息,轰鸣时,天地大海为它见证。那巨响的确有惊天地的感觉,或许能泣鬼神也未可知。
尽管出海这一天有许多看点,但Seward给我印象最深的反倒不是人们千里万里来顶礼膜拜的冰川,而是出镇大约二十英里左右的一片铺满绿萍的无名野塘。此野塘非彼野塘,它全然不同于Valdez山脚下的那一汪。如果说那一汪是精致典雅,这一汪便是朴素大方,有些“接天莲叶无穷碧”的风采,塘中游弋的天鹅更是为它增添了灵动。
Seward港是可以停靠邮轮的大港,每逢邮轮抵港的日子,镇上的旅馆就会爆满。从海陆空来此的游客大多在这里出海作冰川一日游,我们自然也不出乎其外。一日出海是游览Kenai Fjords 国家公园的水上部分。出航那天,天气时而阴郁,时而飘雨,风疾浪高,船比较颠簸,好在我们事先备了晕船药,都安然过关。沿途看到鲸群,它们在灰色海浪中摆尾、跳跃;也看到著名的海鹦(puffin)成群地在海面飘荡。那日能见度极差,在雨中随意地拍照,风一阵紧似一阵地吹过来,都顾不得擦拭打湿的镜头。自己想,这个天气惟一可能的好处就是在灰色天幕背景下更能显出冰川的幽蓝,当然,这个优点或许是阿Q的一种说法了。
那天还是有精彩之处的,冰川为我们上演了连续崩塌的一幕,连船长都说这是他多年航海中的头一次。冰川的的崩塌的确壮观,先是小块的掉落,随后便是成片的倾倒。都说冰川是流动的, 一直不知道它怎么个流动法,这次真正体验了一把。冰块落入海水中发出轰隆隆的巨响,那天冰川表演给我们看,一船的人都在欢呼,为它喝彩。我想,冰川不会在乎这一船小人儿在面前怎么折腾,它想静默时就悄无声息,轰鸣时,天地大海为它见证。那巨响的确有惊天地的感觉,或许能泣鬼神也未可知。
尽管出海这一天有许多看点,但Seward给我印象最深的反倒不是人们千里万里来顶礼膜拜的冰川,而是出镇大约二十英里左右的一片铺满绿萍的无名野塘。此野塘非彼野塘,它全然不同于Valdez山脚下的那一汪。如果说那一汪是精致典雅,这一汪便是朴素大方,有些“接天莲叶无穷碧”的风采,塘中游弋的天鹅更是为它增添了灵动。
出Seward十几英里,便是Knai Fjords NP 的陆上部分,那里有Exit 冰川,几英里的远足小径把我们带到冰舌旁。这是一次雨中行,我们自诩有些“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的豪情,不想再后面的荷马小镇让我们又豪情万丈了一回。
离开Seward ,前往小镇荷马(Homer)的路常与一条蓝绿色的大河Kenai River或并行,或交汇,那里是钓鱼者的天堂。河水不深,时常看到河边有穿了水裤的渔人在垂钓,要想舒服一点儿,他们就坐了橡皮筏子顺流而下,筏子上架着鱼竿。
中途,我们离开了Sterling Hwy,转去了Kenai小镇。我们在高高的海崖上遥看静滩孤舟,天地就是那么简单的一点一线一面,静谧极了;俄罗斯东正教教堂的辉煌和近旁那座小小祈祷室的朴素都在提醒着我们这样一个事实:一百多年前美国人从俄国人手中以720万美金买下阿拉斯加这片“不毛之地”,现实来看,这是一片面积达151万平方公里、地上地下尽是宝藏的风水宝地,这笔买卖中,俄国人让美国人捡了一个天大的便宜;Captain Cook州立公园(Captain Cook State Park)在公路的尽头,阴雨中,海天都是灰蒙蒙的,那里除了有天涯海角的感觉,好像什么都没有了,我们只好做“穷途之哭”,返回Kenai,回程中我们歪打正着地走了一条景色不错的海滨公路(Kalifornsky Beach Road),要不是天气缘故,这条路再接上Sterling Hwy去Homer,期间会有很多有意思的海滩值得驻足,公路和海天之间是遍野的fireweeds,这样的景色是可以走走停停消磨一整天的。
小镇荷马(Homer)是我们此次阿拉斯加之行的最后一站,那里有一个7.2公里的尖沙咀(spit),并因此闻名于世。那上面有世界上最长的一条探入海中的公路,道路两侧,码头、饭店和旅行社林立。因阿拉斯加的大比目鱼(halibut )非常著名,游客来这里大多会乘船海钓。我们没有出海,但晚餐去尖沙咀上能观海景的饭店尝一尝这美味是必不可少的。美味除了比目鱼,皇帝蟹也不能不尝。来加拿大这十几年我一直都不喜欢吃螃蟹,因为有故乡螃蟹的滋味在心里垫底儿,什么样的蟹味都觉得逊色。这次我得承认阿拉斯加皇帝蟹的鲜味与天津海蟹的味道有得一拼。
荷马有一处断崖被称做天际线(Skyline),在小镇驻足的一日我们去了断崖之上的Carl E. 自然中心( Carl E. Wynn Nature Center )。这是一片140英亩的野生动植物保护区,云杉清新,野花剪径,在那里,我们再一次雨中漫步。其实不能叫漫步,该叫疾行,雨也不是绵绵细雨,是哗哗啦啦的大雨。我们虽说都穿了防水的衣服,但裤子都湿透了。穿越花径,那里漫山遍野的野莴苣(fireweeds)齐肩高,比哪里看到的都茁壮,成串的粉色小花在它们怒放的时节迎接我们。登上观景台小憩,俯瞰尖沙咀,景色尽收眼底,想象着晴朗的日子更会是一幅美景图画。待我们回身,一头吃草的驼鹿正静立在二十几米开外的地方望着我们,与它对视良久,它巨大的身躯一直都一动不动,如雕像一般。
阿拉斯加之行圆了多年的一个梦,世界地图上又一片旷野被我们踏过,我骄傲地在上面扎上一枚彩色图钉,目光又开始搜寻另一片未知。
2013.12.11
(全文完)
好文,好图。不过我现在更倾向于坐在一个风景如画的地方,或读书,或静思,或吾丧我 :-)
ReplyDelete你那样是真正的度假,我们还是“驴游”。我现在还是喜欢到处疯跑,看不同的风景,有点儿险,有点儿野,最好。趁着还能跑,还想跑,赶快跑,以后到了你的"吾丧我"境界,就坐在后院听林中的鸟叫了:-)
Delete其实,度假中有旅游,旅游中有度假,重在心态。
ReplyDelete“其实,度假中有旅游,旅游中有度假”,这个不错,常有这种体会,只是侧重不同。我的理解,看风景其实不是单纯的看风景,更不是到此一游,应有静思,有吾丧我,更有对读过的书的实际体验。
Delete“重在心态”你怎么讲呢?
就是你这样讲的,只是把生活在发展提高中度过,就比较满意了。
ReplyDelete多谢叶子图文并茂的分享。下一个目标是哪里?我们2014夏天去alaska的船票买好了!
ReplyDelete-远行者
祝你们玩儿的开心!
Delete下个目标还在酝酿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