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riday, December 27, 2013

亲爱的,五十了!






亲爱的,五十了!生日快乐!在这一句又一句“生日快乐”中,我们一起走过了好长的路,日子也就到了今天……

第一次和你一起过生日时你二十岁,如今儿子也已到了弱冠。记得那年我们去了小白楼那家上海面馆,小小的门脸,里面人头攒动,墙上的小黑板上写着不下二、三十种面,我们要的是榨菜肉丝面。那面的味道比食堂的不知要好吃多少倍,比家里的呢?当然也好,因为是第一次和你一起过生日,自然是吃嘛嘛香。后来我们又吃过多少种面?打卤面、炸酱面、兰州牛肉面,山西刀削面,朝鲜凉面、西安裤带面、云南米线也是面……风味各不同,滋味都鲜美,可哪一碗都没有那第一碗榨菜面的味道来得这般绵长、忘不掉……

我们从十几岁就相识,然后是相知、相爱,三十多年了,我们有太多的老本儿可吃,忘不掉的事太多了!

那是高中,上课铃响了,你和一帮男生跑进教室,可能是跑得太急,转弯时,你竟滑到在我的课桌旁,你下意识地撑了一下桌子,大男孩旋风般的力道,差一点儿把我的文具、书本都周到地上,幸亏我反应快……

那是大学里的新年联欢会上,和林常青二重唱的那曲《罗梦湖》,一生都会让我梦萦
魂牵……

那是刚结婚时我们的一次吵架,我生气地拆没织完的、你的毛衣袖子,毛线拆了一地,你毫不不妥协,只是默默地把地上的毛线缠成线团。我起先窝火,之后越想越觉得有意思,最后竟破涕为笑。天上下雨地上流,小两口打架不记仇,到底为了什么争吵我早不记得了。小两口如今已经变成了老两口,我倒是很欣赏那丹麦童话《老头子做事总是对的》,只是要让我做到老婆子的绝对“仰望”状恐怕没那么容易。

我们当然不是总吵架,大部分时间还是满相亲相爱的。那次我发高烧,三更半夜你带我去地段卫生院,值班大夫看你忙前忙后,嘘寒问暖的,对我说:你哥对你真好!我们听了相视一笑,大夫又说:原来不是兄妹啊,你们可真有夫妻相。当然了,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嘛。这么多年在一起,相融合的不只是长相,更是思想,甚或感应。我是无神论者,但我绝对相信我们之间有个什么“生物场”之类的东西,让我们不需要通过语言便能接受到对方的信息。有多少次我没头没脑地从某个歌曲中间唱上一句时,你告诉我,你在默唱这首歌,而且正唱到这句。感应自然是双向的,有时则是你反过来问我是不是心里正在唱某一首歌儿。这话听起来有些玄!我们却知道,这是真的。

谈恋爱时我订阅《读者文摘》和《诗刊》,几年里,两地情书写了一小箱。去年你自己回国时,我讹你一封情书,你答应了却怎么也写不出,吭哧到快回来时告诉我已经不会写情书了,我不松口,你便敷衍了事,草草交卷,让我窃笑。其实早知道你已经是左手摸右手,找不到感觉了,偏偏就是想要难为你一下。

准备结婚时我们开始订《家具与生活》,我们自己设计了一套家具,原则是简单——直线、光面、白色、无装饰,没料到简单得木匠做好了写字台后,发现那根独立的桌子腿儿让整个桌子站立不稳,我们只好答应他中庸的补救方案:加一块带曲线的板。那是我们整套家具中唯一的一条曲线,每每看到这块板儿,我们都要为自己的设计捧腹……

有了孩子,我们买《零到三岁早期教育》、《儿童心理学》、《绿野仙踪》、《三国演义》……我现趸现卖带儿子,你和我的双簧更是配合默契。儿子前两天还在发感叹,说他到现在依然认为你让他学工程是对的,别管他今后要做什么。这让我一下子想起他一岁多时的小故事书《雁爸爸的眼力》:小雁发现到一个小水塘就想要着陆,妈妈却让他跟着爸爸继续飞,直到跟着爸爸降落在一片水草丰满的大湖畔,小雁由衷地佩服爸爸。我但愿你这个雁爸爸给儿子指的就是那个“大湖”……

移民之初我们谁都不敢碰中文,为稻粱谋,听说读写尽可能多地用英文招呼,直到有一天开始用英文做梦了,那根弦儿才有些放松。现在,我在中文读物的海洋里快要“溺水”了,而你的爱好竟然是上MIT的线性代数网上课程。看着你拿那个做娱乐,我摇头又点头,想不通,到也挺佩服。少壮不努力,老大劲儿才来,难不成要来个“大器晚成”,把哥德巴赫的明珠摘取了……

二十岁生日时我送你的瓷猫和瓷兔都还在,只是不完好了,那兔子经了些风雨,少了只长耳朵。那是几年前我“恼羞成怒”摔得,你怎么努力补也没把它补好。我现在想应该再不会摔它了,它破了我真是很心疼。再说,阿黛教过我一招儿,急了捡结实的扔……

亲爱的,写给你的都是些鸡毛蒜皮的琐事,有意无意地忽略了那些家庭大事记,因为我觉得就是这点点滴滴构筑了我们的生活。想起你常说的话:你是家里管大事的,鸡毛蒜皮的小事都归我管。但家里有大事吗?

是啊,别管家里有没有大事,别管我管了家里多少琐事,户口本上户主那栏里永远都是你的名字。男人永远是一家人的主心骨,孙悟空再能折腾都翻不出如来佛的手掌心儿,女权主义者听了我这话是要抡大棒的。结婚前最反感“媳妇,老婆”的称谓,所以你一直都称我太太,这几年你改叫“俺媳妇”,我到也越听越顺耳,看来是现在谙世事了,也就更接地气了,只是不知是不是再过过,就该沦落到“屋里的”。

儿子今年送你的生日贺卡上,五十是人生巅峰上飘扬的旗帜,今年你先举这小旗,明年则是我。就像那年我们爬上Table Mtn.的峰顶,那里踏着地,接着天,一览众山小,山外又有山。我们争取在这峰顶上多逗留些时间吧,然后携手慢慢下山,下山总是比登山来得轻松些,只要别一个不留神,一出溜,滚了坡。下坡路会少了将要登顶的期盼,却多了已然登顶的回味;少了“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追求,多些“木欣欣以向荣,泉涓涓而始流”的欣赏。昔日“登东皋以舒啸”,今朝“临清流而赋诗”,人生的山路上无处不精彩,就看自己怎么去感受了。

亲爱的,五十了!年过半百,就该知天命了,你知了吗?我们知了吗?以如今我们能如此“修身养性,安贫乐道”,即便是没有知,我想也该是靠近了吧?至于什么时候真正“知”,恐怕也是天知、地知,你不知,我不知。我常常还是觉得人生浑然一些会更有趣。 




















这张照片是你三十八岁生日、我们移民第一年照的,生日礼物是那个开心的小杯子和儿子为你编的生日桂冠,蜡烛插在我第一次烤的没发起来的蛋糕上。那个蛋糕就像是我们这五十年中做的许许多多又蠢、又可爱的事情中的一件……



2013.12.27



The Bonnie Banks O' Loch Lomond  (苏格兰民歌  罗梦湖)























18 comments:

  1. 写得好,这是你的爱情201第二集 :-)

    ReplyDelete
    Replies
    1. 谢谢兄长还记得第一集:-) 这个年龄上,总会有些感慨。

      Delete
  2. 好喜欢这张照片!叶子你真年轻,书卷气浓浓的,先生也很儒雅,你们真有夫妻相。
    很温馨的回忆和满足之情全在纸上。

    祝你先生生日快乐,永远充满活力!(是否在叶子的下一个生日,先生也会写篇类似的文章啊?:))

    ReplyDelete
    Replies
    1. 谢谢椰子!那张照片是十二年前的留影,所以上我们看起来是还比较年轻。

      今非昔比了:-)

      Delete
  3. 举案齐眉,相濡以沫。祝福你们!

    远行者

    ReplyDelete
  4. 原来是俺大姐夫的50大寿,送上晚来的祝福!

    叶子的感慨令人感动,照片也很好。十二年前,你看上去就像20来岁的样子,还是年轻。觉得有个电影明星长得像你,一时想不起来是谁。

    俺大姐夫鼓鼓的腮帮圆圆的下巴,一看就是敦厚、有福之人 - 能娶到俺大姐,那福气还能少得了?

    :-)

    ReplyDelete
    Replies
    1. 谢谢阿寄!先生让转告对老弟的感谢,说以后来温哥华就能见到尖下巴,不敦厚的他:-)

      现在也喜欢听别人说年轻,但心里知道早已不年轻了:-)

      电影明星的联想可是让我有些怀疑你的审美观了:-)

      "能娶到俺大姐,那福气还能少得了",这话我爱听!

      Delete
  5. 美满的婚姻,得有智慧与幸运才能成就。“蠢事”之所以可爱,那是因为碰到了磁场相互感应的人。
    祝福你们,即使是平凡的日子,贤伉俪也能过得甜蜜有滋味。

    ReplyDelete
    Replies
    1. 哈,绿园,真高兴在这里看到你,还开了个博客?

      你说的对,“蠢事”得有人欣赏才会可爱,否则可真就是蠢事了:-)

      谢谢你的祝福!

      Delete
  6. 叶子,太喜欢这篇了。你们真是天造的一对,儒雅美丽,接地气。 祝福。(琴)

    ReplyDelete
  7. 琴韵回来了。谢谢你的祝福和美言啊!这是我给先生的一个生日礼物。

    什么时候也读你这样一篇啊? :-)

    ReplyDelete
  8. 叶子,我都不知道在哪里寄放心情了? 你这里挺好。 我时常来看看。(琴)

    ReplyDelete
  9. 琴韵,理解你现在的心情,那就常来,说说话,对你也是个排遣。

    你的那篇文章我读了,没有说话是因为觉得到了这个年龄,观点之争,谁也别想说服谁了,就大家各自表达,互相包容吧。没想到事情搞到这个地步,很遗憾。希望这个事情最终能有一个妥善的解决。

    ReplyDelete
  10. 叶子,其实那件事情对我来说没关系,我不太关心大事情,偶尔凑个热闹。我觉得我把自己的博客搞得乱七八糟的,不知道在哪里写自己的心情文章好了。 也好,我想静一静。 (琴)

    ReplyDelete
  11. 琴韵,如果不知道怎么办就先静一静也好。心情平静了,办法就会有了。网上的风潮都是一波一波的,相信不久这一波就会过去了。

    你的博客好端端的,怎么会是乱七八糟,如果觉得有一些争论的文章在里面,过过把它们隐藏了就是了。

    你有没有看《中国好歌曲》?以你喜欢《中国好声音》的程度,应该也会喜欢这个节目。前几期好歌比较多。

    ReplyDelete
  12. 我没有看《好歌曲》,看到你们讨论得很来劲,插不上话。回国后忙乱,病了一场,打了几天吊瓶才勉强好了,回来后积下了很多工作,这几天正忙着梳理呢。你们都说好,肯定不错,我抽空看。(琴)

    ReplyDelete
  13. 琴韵,工作忙,还要倒时差,多注意休息吧。

    我这里有前五期的全场完整录像,你可以听,最后一期我就没贴了。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