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bi 的牛 (35)
偶然看到了一个小视频,学中文的孩子用卡片展示他记住的中文生字。孩子不仅记住了每个字的读音,还会组词或解释词意。当他举起写着“牛”的卡片时,他解释道:这个字是牛,牛bi的牛。此言一出让我心里一惊,继而是悲哀,为孩子,更为中文。为什么不能教给孩子黄牛的牛,牛奶的牛,甚或,“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风吹草低现牛羊”,“俯首甘为孺子牛”。本有那么多或实用或优美的语言与牛这个字相关联。父母胡乱教孩子,不如不教。
牛bi,现在中国人使用这个词的频率相当之高,我却难以启齿。一次与同学微信聊天,他如是说,我说不接受脏话。他表示莫名其妙,说他并没说脏话,认为这就是普通说法,甚至是夸奖别人的话。同学还说我有语言洁癖。在这个问题上我的确是有洁癖,中文之美,怎能不洁?中文被如此亵渎,大众乃至专家大都无动于衷,岂不悲哉。这些年除了自己书写时的坚持还能做些什么?因此常会有无力感。
语言与时俱进本是正常的,但泥沙俱下时,每个人该如何做自己的判断与选择?中文的不洁不止是粗鄙用语,更有文风。标题党,不实新闻报道,宏大叙事,心灵毒鸡汤……
目前看,保持中文的纯洁性似乎还没有成为中文使用者的共识,我们真的不能做些什么吗?
北京冬奥花絮(36)
冬奥本是体坛盛事,政治却无处不在。没有找到央视的开幕式直播,看的是加拿大电视台CB。当56个民族代表传递国旗时,加拿大播音员不失时机地提到新疆问题,听起来不合时宜,有点儿刺耳,大有阶级斗争年年讲月月讲天天讲的节奏。
总体很喜欢这台开幕式的设计与演出,铺排地简约朴素,张艺谋一反过去惯用的宏大叙事。尤其觉得以节气倒计时的想法别具一格,画面清新,文化韵味荡漾其间。
冬奥赛事中最亮眼的一颗星当属归化运动员谷爱凌。起初关注和欣赏的是她的比赛,随后听到了太多花絮,便喧宾得主地让我无暇也无意再关注与她相关的赛事。谷爱凌是个超女,在她这个年龄能涉猎的方方面面她都优秀,而且这个孩子面对记者时有比成人更多的成熟与随机应变。一向有这样的说法:玉不琢不成器。几乎所有人都会认为这是个成器的孩子,那么她必是经过了许许多多的雕琢。雕琢也好也不好,看怎样下刻刀。所谓天然去雕琢,作品如何取决于工匠的品味。姑娘还很年轻,最终如何,除了被父母的雕琢外还有自己成长中的磨砺,她的路还长着呢。
这次冬奥中的一个新说法是归化运动员。起初听到谷爱凌是美国人我很诧异,美国人为什么代表中国参赛?又说她入了中国国籍,但记者会上被问及此事,小姑娘打起了太极,让我更糊涂了。同学群里有人说,她要是双重国籍那我们今后也有希望。可不是吗?能有双重国籍,回国会方便很多。马上有同学反驳:双重国籍也是给这种能有特殊贡献的人,普通人哪有份儿?也是,法律之下不能人人平等,这在中国不足为奇。说说听听,就那么回事儿吧。起初同学告诉我中国冰球队有一半加拿大人,我还不信,网上求证,可不是嘛,这届冬奥会中国用了如此多的归化运动员,而且这些人还不是像谷爱凌这样有些中国血统的,净是纯粹的外国人。其实入籍归化也不是什么新鲜事,海外华人不就是这样的群体吗?海外华人代表所在国参赛也是顺理成章的事。但这一届冬奥会上谷爱凌的情况并非如此,其他运动员的就不了解了。生活学习工作在所在国,而参赛代表中国,逻辑上有些不通。不过祖国追求奥运金牌,运动员或有爱祖国的情结,或追求利益最大化,两下一拍即合也就没有什么奇怪的。
奥运是和平的盛事,一向都很享受看比赛的乐趣,今年好像没有。除了这些乱七八糟的花絮让人倒了胃口,更有冬奥期间网上发酵的江苏徐州的铁链女事件,各种消息不断在网上发酵,不免让人感到压抑,甚至气愤。现在两个月过去了,这个事依然不清不楚,又是单纯地一个新闻事件,过过便降温了?
反疫苗的红脖子 (37)
二月初,在一个群里有群友提及加拿大卡车司机反对强制接种新冠疫苗的示威活动,问我加拿大情况还好吗?那时示威进入了第十天,渥太华市长表示抗议活动已经彻底失控,于是宣布城市进入紧急状态。我回复说:现在这事成了科学与自由之争,也成了党派之争,当然更重要的是经济问题。矛盾很难解决。群友脱口而出:没想到加拿大也那么多反疫苗的红脖子人。“反疫苗的红脖子”,又是一个标签!这是句似曾相识的话。那是一次大学同学聚会,一位毕业既留校的同学说“那些臭工人”时,我感到刺耳。
大学毕业后两年的工厂生活深刻地改变了我,让我我体会到了工人所特有的许多闪光的东西,那是知识分子身上找不到的。内心与工人建立起来的感情和理解是一生都没变的。
诗不能阻挡坦克,但是…… (38)
在这诗意贫乏的世界,我总是想写诗。当诗拂过思想,往往被火山岩一般粗砺且黑黢黢的思想割破,但褴褛着的诗依然五彩斑斓,兀自清扬。当诗拂过喧嚣,诗人或温柔地唱:“我偏爱绿色”;“我偏爱不开花的叶子胜过不长叶子的花”;“我偏爱猫”……有时诗人亦或铿锵地吼:“我祈求诗歌能阻挡一辆坦克”;“你不是什么母亲和妻,我唯一能确认的是你是一个女儿”……
一位诺奖获得者说过,“诗并不能抵挡一辆坦克”,但是诗具有惊人的反抗力量,这力量可以战胜现实世界的迷茫,虚无,消沉,甚至绝望……
诗人首先得是个人。
朋友说这些日子很多战争镜头让她难受地直掉眼泪。她问我这个世界还有是非正义可言吗?说实在的,对这个以往似乎可以毫不犹豫就回答的问题,我含糊了。活了大半辈子,愈发困惑了。虽说我没有掉泪,但泪流到了心里。这是怎样的世界?这是怎样的人类?
荒谬的诗问日子
你敢说你不比我更荒谬?
虚无的诗人问过日子的人
你敢说你不比我更虚无?
日子无言以对
过日子的人说:
我想写诗!
浣溪沙
壬寅仲春
急雨斜风清乐轩,白衣苍狗晦明天。春光无赖独嫣然。
垂柳鹅黄如去岁,徒樱水粉共流年。房前几树众花喧。
扶桑花开 (39)
扶桑花开了。在这灰暗的世界。
两年前疫情初起,虽说我们在网上买食品和日常生活用品,但还是去逛了花店。看到一盆花的标签上写着Tahiti Wind(大溪地的风),诗意的名字让我把她捧回了家,后来知道她的大号是扶桑。说起这种花的名字,还有些个轶事。去夏威夷时常看到舞蹈的姑娘把这花别再耳畔,我问花的名字,被告知“beautiful flower”(美丽花)。同一朵花可以被叫成不同的名字,观感一定不同。网上查这个花,两种叫法,扶桑或木槿。起初我选择了木槿,因为更喜欢这个名字,后来朋友纠正我,说这个花叫扶桑,我并没有接受。今年花开了第一朵,朋友却走了,我便不再叫这花木槿。
昨天清晨醒来,睡不回去了,随手翻看一本陈嘉映的哲学小册子《从感觉开始》。哲学家在谈感觉时说到:心有所感,而不是视网膜上有。真是说到了我心里。
扶桑花期只一日,朝开暮谢,寂灭时含苞的样子一如开花前。今年的头一朵花集聚了太多了养分,盛开时竟然有碗口大小。当心有所感时就有了大溪地习习海风吹拂;有了舞娘黑而亮的眸子在闪烁;更有郭萍朗声地说: 你这扶桑开得好美啊!
这个荒谬喧嚣充满痛苦血泪的人间世,幸好还有这短暂的美好倩丽让人舒服片刻,喘息一下,才能好好地继续虚无的人生旅程。
x以前是个很脏的字,可现在好像是越来与“干净”了。说谁谁逗x,那是说他有趣;x格的意思是格调高,有档次;装x的意思是装蒜,虚伪。对我来说,这个字还是很脏,我要想说谁有趣,就说有趣,幽默,真逗或者用句天津话:真哏儿呀 :-)
ReplyDelete就是,本来有那么多有意思的字词可用,真不知道这些人怎么想的。不过我这也是瞎操心,过几代也许连文字都没了,就没什么干净脏了,全用表情符号代替,或者像大猩猩一样捶胸顿足。
Delete大猩猩会顿足吗 :-)
Delete话好像没说完,于是借题发挥,凑了一段 https://blog.creaders.net/user_blog_diary.php?did=NDMzODcx。还得谢谢你提供素材。
大猩猩会顿足吗?你真把我给问住了:-)
Delete最近常去拜读你的博客,写得依旧那么有意思,只可惜有时有感而不能发。你这篇借题发挥的好,还考据了红楼梦,又找出了现如今脏字满天飞的原因。我这是地道的抛砖引玉。也读了其他几篇,看你现在是文思如泉涌,特别在状态。对《旅行者——旅游者》那篇特别有感觉,Kindle里有《走出荒野》吗?好像没找到。
《走出荒野》应该在这个文件夹里:05-国外作品/Translation/2018年度豆瓣高分外国文学作品精选。有一个方便的办法找文件,进到 Google Drive 后,在 Search (top of the page)栏里键入书名或作者后,就应该能找到。
Delete实在想发感想,就换一个信箱,再注册一个账号。我很早就有两个账号,是准备和人吵架时,能自己帮自己一把 :-) 没想到那会儿自己的人缘还不错,从来没用过。
喔,又学了一招:-) 找到了,谢谢。原来你还狡兔三窟呢,厉害。
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