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esday, December 4, 2012

落叶 (七律) ZT


By 白凡

前几天读叶子的《光与叶的对话》。心有所感。一时不能成诗。夜来重拾旧怀。得七律一首。叶子此次自我放逐,情怀自有知音。我这里聊作解人,希望没有差得太远。


摇曳翩然光影中,
飞来一片作嫣红。
兰桡渭水长安景①,
露落桐间柳下风②。
翻覆娉婷惜故树③,
分飞聚散叹通穷④。
此情此景谁相似,
忠愍离骚今古同⑤。


①唐贾岛 《忆江上吴处士》:”闽国扬帆后,蟾蜍亏复圆。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此地聚会夕,当时雷雨寒。兰桡殊未返,消息海云端。 …”其中的“秋风吹渭水,落叶满长安。”是最为有名的得意之作。

②庾信《小园赋》形容其小园有云”桐间露落,柳下风来。“而最为著名的句子:“落叶半床,狂花满屋”。此化其意而用之。

③ 隋代诗人孔绍安《落叶》诗云:“早秋惊落叶,飘零似客心。 翻飞未肯下,犹言惜故林”

④落叶分飞,常被用作比喻朋友聚散。比如李白《寄崔侍御》:”宛溪霜夜聽猿愁,去國長為不繫舟。獨憐一鴈飛南海,却羡雙溪解北流。髙人屢解陳蕃榻,過客難登謝朓樓。此處别離同落葉,朝朝分散敬亭秋。“《别中都明府兄》:”吾兄詩酒繼陶君,試宰中都天下聞。東樓喜奉連枝㑹,南陌還為落葉分。江城渌水明秋日,海上青山隔暮雲。取醉不辭留夜月,鴈行中斷惜離羣。”《三五七言》:“秋風清,秋月明。落葉聚還散,寒烏栖復驚。相思相見知何日,此時此夜難為情”

⑤宋李若水有《李忠愍公集》是著名的爱国者。往往闻落叶而思《离骚》。年十四歳时,就有《寓居有懐》诗云:“疎林頻落葉,孤僻繼離騷。獨坐聞鴻逺,閒吟見月高。夢回更自永,思苦夜何勞。寂寂西郊内,披衣聼海濤。”又有《宿江西寺》:“獨宿西林夜,凝然静擁袍。巫雲秋暝峽,楚月冷生濤。莎敗蛩猶噪,郷遥夢亦勞。霜風聞落葉,還欲續離騷”。



2012.12.4

2 comments:

  1. 9 comments on “落叶 (七律)”from 华博


    1.
    小小鸟 on 2012 年 12 月 5 日 at 上午 1:36 said:


    刚走出汤兄的古诗课,又来到凡兄的七言律堂。七言律诗不好写,因为诗句要求整齐划一,格律严密。
    再加上8句中5句出自典故,可见凡兄对古诗的通达。敬佩!

    Reply ↓



    白凡 on 2012 年 12 月 5 日 at 上午 4:48 said:


    谢谢小小鸟来访!

    用典太多,不见得就是好事情。有个说法,叫做“掉书袋”。用典的高明之处,是用得不着痕迹,读者就算是不知道你是在用典,依然可以明白他的基本意思。当然,历史和文化是有积淀的。懂得背后的历史文化内涵,自然会对作品有更深入的理解和欣赏。所以今天写旧体诗,作者有责任把自己所用的典故告诉读者。

    Reply ↓




    2.
    汤安 on 2012 年 12 月 5 日 at 上午 3:04 said:


    "翻覆娉婷惜故树,分飞聚散叹通穷" --感人至深的好对仗!

    找来因为宋亡而弃官归隐空门的大宋名士董嗣杲的诗与白凡兄的佳作共赏:

    饮 王 倅 宅

    宋 董嗣杲
     

    聚散有定数,悲叹能几年。
    年年塞鸿来,叶落霜满天。
    黄昏疾儿闲,强勉陪秋筵。
    岁月流水外,江湖短灯前。

    载聆金玉清,未信造物偏。
    济胜亦罕逢,思归心谩悬。
    情深转眷峦,不语却自怜。
    我尽今日醉,拚得三昼眠。

    董嗣杲,字明德,號靜傳,杭州人。生卒年不詳,宋,景定二三年間,戌淳十年,(公元一二七四年)為武康令。宋亡,入孤山四聖靚為道士,改名思學,字無益。嗣杲工詩,吐爵新穎,有廬山集五卷,英溪集一卷,西湖百詠二卷,(均四庫總目)並傳於世。

    Reply ↓



    白凡 on 2012 年 12 月 5 日 at 下午 7:22 said:


    汤安兄,中国历史上有许多董嗣杲这样不事异族的志士。尤其是对那些以血腥征服中原的异族。这些志士是值得人们敬佩的。我这诗中提到的李忠愍,就是这样的一位志士。北宋靖康二年(1127年)隨欽宗至金營,不屈而被害。靖康元年為太學博士。官至吏部侍郎,曾奉旨出使金国。靖康二年(1127年)隨宋欽宗至金營,金国完顏宗翰命二帝脫去龍袍,李若水抱著欽宗,不讓他脫去帝服,怒斥敌酋。完顏宗翰有心劝降李若水为己所用,若水罵不絕口,完顏宗翰大怒,命人割下若水舌頭,李不能用口罵,便怒目而視,以手相指,又被挖目斷手,不屈而死,至死方才絕聲。完顏宗翰嘆道:「辽国之亡,死义者有十数人,南朝惟有李侍郎一人。」 南宋诗人刘子翚 《读李忠愍文集》诗曰:

    “英姿直节想堂堂,不忍偷生向扰攘。
    二帝蒙尘方幸虏,六臣奉玺更朝梁。
    身轻欲抗豺狼怒,名在终同日月光。
    曾与先君共褒录,拊编交感泪浪浪。

    李若水这样的精神其来有自。与他从少年时就喜读离骚分不开的。所以爱国主义的精神,是需要代代相传的。当然也有草间偷活的人,稍有廉耻之心的人,如钱谦益,吴梅村等,也会受到良心的谴责。而抱恨终生。

    时至今日,我们看到万维的一些小丑们的表演,实在是令人恶心。所以像各位这样的自我放逐,我是非常佩服而且赞赏的。

    Reply ↓



    汤安 on 2012 年 12 月 5 日 at 下午 11:11 said:


    白兄好,完全赞成你的看法,前两天看到萨苏在日本考证资料写就的博文"历史残酷不容色戒 – 兼谈郑萍如与丁默邨"[http://blog.sina.com.cn/s/blog_476745f601000anq.html]就非常感慨。

    万维是加拿大绿湾独操纵的东西,不值一提。中国的无良公知泛滥才是悲剧,这些卑鄙小丑行径的东西和李安之流的”贡献” 分不开。这两天美国播李安的庸俗电影,内人说看到开幕式上李安拼命把自己宣传成不是中国人的"台湾人",那付可卑的样子确实令人不耻。

    Reply ↓





    3.
    叶子 on 2012 年 12 月 5 日 at 上午 7:21 said:


    我那童言稚语的小诗引来凡兄如此美玉,很让我感动。收藏了,谢谢!

    “翻覆娉婷惜故树,分飞聚散叹通穷”,只有老朋友能如此相知,写出这样的诗句,让我心中怎能没有无奈呢?

    也很喜欢“摇曳翩然光影中,飞来一片作嫣红。”,你把一张静止的照片写活了。看你后面几句的用典,真不知你读过多少诗词,让我很感叹,让我很佩服,也让我觉得学写诗的路很长:-)

    我已经很久没有写出律诗和词了,不是没有尝试,是写不出,所以我说我把自己本就不多的诗意都丢在万维了。

    在万维刚刚学诗时的情景历历在目……

    (刚刚写好的留言不知为什么没发出,再来一遍吧,希望这次成功。)

    Reply ↓



    白凡 on 2012 年 12 月 5 日 at 下午 7:32 said:


    叶子好!看来你懂得我懂得你。我这解人,做得没错。那就很好!

    其实也不能说全是用典。比方说颈联,只要有足够的中华文化的基础,能够体会物情,就从一般意义上去理解,也就可以了。就是写新诗,平时多读一点古诗文,当然也是会有帮助的。你的诗才是很高的。期待你不断有新作让我们惊喜!

    Reply ↓




    4.
    月弯儿 on 2012 年 12 月 7 日 at 下午 8:10 said:


    真是诗香满屋。喜欢这两句: 兰桡渭水长安景,
    露落桐间柳下风。特爱注解里描写秋风秋叶的诗句。

    Reply ↓



    白凡 on 2012 年 12 月 8 日 at 上午 6:54 said:


    谢谢月弯儿的喜欢!


    ReplyDelete
  2. 万维文章评论
    作者:老冬儿 留言时间:2012-12-05 11:47:32
    好诗!叶子那首我也很喜欢!

    图片没有显示。

    那个“6”是什么意思?




    作者:白凡 留言时间:2012-12-05 12:03:22
    冬儿好快!我还没有弄好,你的评论都出来了!谢谢表扬!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图片不能直接从华博网连过来。所以我在先贴好文章之后,才能把图片拷贝过来。你刚刚来时,我的图片还没有弄过来,就成那样了。那个数字也是华博网的东东。已经删掉了。

    好久不见你的新作,昨天还去你的天涯之家。很高兴你过来!




    作者:半江红 留言时间:2012-12-05 12:25:27
    上周在Queen博上看到张照片时,即为之一振,为之兴奋,COPY下来,准备写一首。终因杂事忙乱,心绪不宁,一直未敢轻动,怕写坏。

    白凡兄此诗一出,我更要三思,恐怕只能将萌动藏在怀里了。




    作者:白凡 留言时间:2012-12-05 12:36:25
    半江兄过奖了!以兄之诗才,定有上佳之作。期待中!

    我的这首,一则因为女王的图片,更主要的还是因为叶子的诗。和此前的一连串事情,所以感兴才会贴切。仅仅就此图而论,也有许多可写之处。所以半江兄不必谦虚。




    作者:queen 留言时间:2012-12-05 19:59:26
    白帆先生的诗,的确是高水平,那些典故我还要好好研读。

    有一问题请教,为什么要用《落叶》为题?这叶子不是落上的,是长在树上的,没有枝条,是独独长在上面的,这也是我喜欢并送给叶子的原因之一。




    作者:白凡 留言时间:2012-12-05 20:15:09
    女王陛下好,谢谢来访!

    我原本不知道你说的情况,只当它是落叶。还在私下里佩服你抓住了落叶的瞬间姿态,没有想到他原来是长在树上的。哈哈,应该另外写一首了。




    作者:queen 留言时间:2012-12-05 20:58:37
    必须重新写一首,谢谢!




    作者:白凡 留言时间:2012-12-05 21:33:19
    哈哈,命题作诗是比较难的。我可不上你的当。不能承诺给你 :)




    作者:椰子 留言时间:2012-12-08 23:26:39
    翻覆娉婷惜故树③,

    分飞聚散叹通穷④。

    此情此景谁相似,

    忠愍离骚今古同⑤。

    白凡,
    这四句诗令人难忘。我不懂古诗,但是还是感到这四句诗催人泪下!特别是分飞聚散叹通穷,真是一幅秋来大雁各散纷飞无心惜别又难以分离的感觉。

    我知道这首诗的有感而发,在这个聚散已是家常便饭的网络上,仿佛局外人不会留意,但是这片刻的交汇,曾经的互相促进激励,又怎么能说只是虚拟和梦呓。我想叶子会深深地铭记这首难得一求的佳作而欣然接受,文学和文字都需要互相看护和激发,需要真诚的批评和赞美。

    谢谢好诗分享,实属难得佳作。




    作者:白凡 留言时间:2012-12-09 23:42:35
    谢谢椰子来访!

    你太谦虚了!你的解读很准确。我一般不会为了写诗而写诗。总是因为心有所感,有感而发才写得出诗来。中国诗歌中写落叶的诗多如恒河之沙。而写落叶又主要不外是悲秋和离情。像庾信和李若水那样写落叶的是不多的。叶子的落叶诗缘起于她的弃绝万维。而她的离开又与万维一些人对中华和中华文化的攻击有关。这里面与庾信和李若水的传统都有关系,所以很自然引起我感叹。

    谢谢你真诚的评论!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