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伤是伤在心上,好多年过去了,伤口看似愈合,可每每触及那伤疤,心就在流血。这样说听起来好像有些邪乎,可这千真万确是我真实的感受。
那年夏天朋友送了两张电影票,说是哪个华人组织发的中国电影节的电影票。我们来加拿大这些年一直是孤军奋战,从没和什么华人组织有过接触,更没在电影院里看过国产电影,拿着这票,还真感受到那么点儿祖国的温暖,先生和我便与朋友一起高高兴兴地去看电影了。
那是市中心一个环境不错的影院,那天影院里座无虚席,以我的观察,可以说是百分之百的中国人。我想大家的心情或许和我们一样,能在异国他乡这样正经八百地看一场中国电影,演的是什么,电影拍得好坏似乎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个特定环境中的中国电影,足以慰籍乡情。
当我们的注意力正随着电影里一对少数民族青年的恋爱故事游走时,影院中突然响起一个不和谐的声音。那是一个外国人骂骂咧咧的吼叫声:你们这些中国人,跑到这里来看中国电影,滚回你们中国去…… 接着是一连串下流的辱骂。我回头望去,过道里走来一个年轻人,虽说黑暗中看不太清楚,大致上看出是一个醉醺醺的流浪汉模样的家伙。他边走边骂,看没人回应,竟反反复复地重复了好几遍。
我真是非常气愤,直想站起来,可脑筋好像滞住了,不知站起来该说什么好。我碰碰先生,他却把我按住了,他是知道我的脾气的,当然,我也知道他的。他是不希望我惹事,我是希望他能出这个头,可他不是我这样的性情。
思想斗争着,我想如果我站起来,我该说点什么去制止他呢?事后我有足够的时间想时,我想我可以说:闭嘴!不许侮辱中国人!你要为你说的负责!出去,别打扰我们看电影!等等,等等…… 我甚至还可以给警察打电话。可是在那一刻,我的脑子里是一片空白,一个词儿也没有。没有词儿也就算了,有的却是胆怯的想法:那是个二流子一样的人,如果和他纠缠起来,会不会动武,会不会伤人,会不会有更恶劣的后果?瞬间,对个人得失的思量却像烙饼一样翻了好几个个儿。
也就一两分钟的时间吧,那叫板的人见中国人被叫呲了,可能自己也觉得这些人没劲吧,他嘴里不干不净地骂着离开了。
当时听那小子骂中国人,我只有气和私心,等到他离开了,我开始痛恨。痛恨自己,痛恨先生,痛恨同胞,也痛恨那个侮辱中国人的家伙。电影院里几百号中国人,竟叫这个异国无赖骂了个狗血喷头,而没有一个人敢吭一声,或者说想吭一声。我实在是为自己的同胞不齿,为自己不齿。后来我想,我或许不该恨别人,恨别人没有站出来吗?自己做不到,为什么要恨别人?要恨就恨自己吧。恨之上还有深深的痛,这受辱之痛是长痛,一痛好几年,什么时候想起来,什么时候就咬噬着我的心,我说心在流血,过分吗?多次和朋友谈起此事,她说,你还没有放下呢?我说,我怎么能放得下!我们讨论下次再遇到这事怎么办?朋友说不要和他正面冲突,应该叫警察。仅此而已吗?
读椰子的文章《看李春燕面对CNN采访华人抗议游行的态度》,我对李春燕、椰子这样理性而又旗帜鲜明地致力于反对种族歧视的海外华人感到由衷地钦佩。这么多年来看着椰子始终如一的坚持着做她能做的,让我感动,觉得她的执着是很有必要的,也是特别有意义的。罗马不是一日建成的,一个平等和谐的社会环境是多少人不断地添砖加瓦才能实现的。今天反思自己的亲身经历,我想伤疤没有愈合好就揭开,心结解不开就先写出来吧。因此,在此抛这块砖,希望能给他人带来一点儿思考。
种族歧视本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问题,它是一个常常会萦绕在少数族裔身边,不断地、不同程度地影响他们的生活乃至生命的问题。自己没有遇到时,往往不愿去面对;遇到了,也会由于种种原因,不敢或不想去正视,总会有天塌下来大个的顶着的侥幸心理,如果大家都这么想,这事早晚有一天会找到自己的头上。这种态度在某种程度上也助长了种族歧视的猖狂,以至于猖狂到演绎出“杀光中国人”的“童言”,果真是童言无忌吗?
这次美国华人就ABC节目主持人Jimmy Kimme的言行而引发的签署请愿书和抗议游行的行动让我看到些曙光,最起码受侮辱的华人不愿再沉默了。
2013.11.21
叶子,
ReplyDelete你的文章很有深度,因为这篇文章是要触动人们去问一问自己会怎么做,自己被审问的滋味不好受。
你还提到了对先生的猜测和态度,这是非常诚实的,也是令这篇文章达到了一个很难去的深度的。谢谢你这样勇敢,很感动,也很高兴你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人能超越自己和生活圈子是很难的。
你的精神总是在那里,所以才有当年那篇震动全网站的“让我也来发个微弱的声音”一文。你有一个大我,这对我是一个莫大的鞭策,感谢你的纯真和勇敢!
先写这么些,因为我刚才写了个更长的,却不知为何就没发出去,但愿这次可以发表哈。
椰子好,这件事闷在心里好几年了,都没有成文,是你的文章让我有很大的触动,才一气呵成把这篇完成。你要看到你一如既往的坚持的成绩啊!
Delete我是在直抒胸臆,没有理论的高度,是普通人对自己遇到的种族歧视问题的反思,不期望改变任何人。碰巧读到这篇的读者或许会有一个思考,起码能事先想想自己如果遇到这个情况该如何应对,不至于临到发生时不知如何应对。
我是个性情的人,如你所言,纯真勇敢,有时也冲动鲁莽;先生沉稳,有涵养,不喜欢出头,不喜欢盲动,有时我会给他戴一顶明哲保身的帽子。我写这篇文章是征求了他的意见的,他一向对我是有包容的,但也是承认错误,坚决不改的那种。这个年龄了,恐怕谁也难于改变了,只有去多交流,不求统一。夫妻尚且如此,更何况他人呢。
谢谢你的肯定,还写了两次留言,有时留言丢失了,感觉也容易随着就丢了,很遗憾。我写好留言都copy一下,以防万一。
"族歧视本不是什么高深莫测的问题,它是一个常常会萦绕在少数族裔身边,不断地、不同程度地影响他们的生活乃至生命的问题。自己没有遇到时,往往不愿去面对;遇到了,也会由于种种原因,不敢或不想去正视,总会有天塌下来大个的顶着的侥幸心理,如果大家都这么想,这事早晚有一天会找到自己的头上。这种态度在某种程度上也助长了种族歧视的猖狂,以至于猖狂到演绎出“杀光中国人”的“童言”,果真是童言无忌吗?
ReplyDelete"
大顶这段画龙点睛的分析!
叶子好,椰子好!你们俩都有剖析自己的勇气,难怪像亲姐妹一样。
ReplyDelete某些外国人让咱滚回去,某些华人,不也时时让咱们高抬贵脚吗?这些人让我想起一个成语 - 黔驴技穷。只有愚昧无能到极端,像叶子文中提到的那位,落魄到到极点却不知道进取,只会整天喝得醉熏熏 - 只有这样的人才会喊出那样的话,别的他们也讲不出来。让这样的人,这样的言语,困扰你这么久,留下那么大的伤痕,兄弟可要斗胆批评你了。:-(
中国文化讲究和为贵,培养出来的人难免有些懦弱。像咱们,都是在老师和家长“五分加绵羊”的期盼下成长起来,面对某些突发事件,确实会像新兵上了战场,只有两腿打颤的份。另外,我们这些新移民,放弃了国内的一切,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只会更加谨小慎微。所以,叶子,解开你的心结。我们知道自己的弱点,并试图在改变自己,也不想照样去培养下一代。我想我们可以问心无愧地说,我们在努力。努力过的人不应该受到责备。
119去游行的路上,我心里在想,如果遇上捣乱的,要我们滚回中国去的,我怎样应付才好呢。那天什么都没有发生。后来在英文网站上,看到有人在嚎叫,就毫不犹豫地给顶了回去。
洋:hey CHINESE PEOPLE, protest against CHILD MANIPULATION and not CHILD SWEATSHOPS in YOUR freaking COUNTRY??????????????? GET OUT
俺:Oh, this is our country. We went on to the street trying to make it better. You may get out if you can't take that.
我在想,以后遇到类似的事,不管是当面还是网上,我就用这句了。咱们本来长得就善良,加上英语又不是母语,临机应变会差好多。但笨鸟先飞,我先打好腹稿还不行吗?:-)
不多讲了,兄弟劳动去,两位姐姐周末好!
阿寄好,椰子和我在性情上是有些像,但咱们大家经过这么多年能走到一起,恐怕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咱们都还有一颗赤字之心。你去参加119游行就让我很感动,读你在椰子那篇文章和这里的留言也让我感动,经过这些年的抗争和挫折,我们都没有改变,这是很值得欣慰和骄傲的,不是吗?
Delete“中国文化讲究和为贵,培养出来的人难免有些懦弱。像咱们,都是在老师和家长“五分加绵羊”的期盼下成长起来,面对某些突发事件,确实会像新兵上了战场,只有两腿打颤的份。另外,我们这些新移民,放弃了国内的一切,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只会更加谨小慎微。”这段话讲的很实在,让我想起椰子对我说过的一句话“如果我们批评一个文化,而自己好像完全没有自己批评的文化的特征,这可能吗?”。我想正因为如此,我们有这样的文化背景,它在我们身上打了深深的烙印,这才是需要我们反思自己,想明白了,才会知道今后该如何看待这个问题,该如何去应对一些突发事件,有备而来和猝不及防结果会不一样的。
你在英文网站上的回帖很跟劲, “这是我们的国家,你们要是看不惯可以滚蛋”,我也学会了,打好腹稿,今后就这么说了!
大家周末愉快!
叶子,昨天忘了说,对那个洋酒鬼,跟他说啥都是对牛弹琴。最好就是几个莽撞少男上去,按倒,狠揍一顿。跟你们女同胞没啥关系啊。
Delete你知道,游行前夕我还犹豫去不去。这是法律赋予的权利,多少年来也没享受过一次。没想到这华人上街喊了两声,一下又触到某些人的敏感神经了。看来去对了,只有去多了,那些敏感神经才能慢慢坚强些。
椰子,看到你在白老板处的留言了。大冬天的,同道者和姐弟间的remote hug,很好,很温暖。你已经做得很好了,不要太谦虚。但愿叶子和我等的鼓励,能给你增添些信心和动力。如果说我有什么期望,那就是,社会学研究的是沉重话题。期望这些沉重,不会妨碍你轻松快乐地生活。:-)
那些提醒不要被别人当枪使的,应该是在捕风捉影地怀疑中国政府在背后指使吧。他们没有证据证明GCD在背后,我也没有证据证明他们不在。倘若真有,那也只能说明在减少仇恨,减少歧视,消除暴力和战争这样重大问题上,GCD和我们海外华人是有共同的利益诉求的,那也没什么不好,对吧?
亲爱的叶子,
ReplyDelete你太了解一个写好的评论突然没了的那种沮丧了。我本来写了几段,而且其中就有“普通人,只能有普通的方式去面对突发的被人辱骂的情况。而你,在普通之外是有那么一种精神的,所以你才会写得出“让我也来发出一个微弱的声音”那样的把几乎所有人都感动了的文章。......"
是的,我原来的评论中写的是:“你的文章写得非常有深度,因为你是在反省自己,我们总是喜欢反思中国文化中的一些丑陋或不那么精华的东西,但是我觉得真正的反思必定是要把自己带到反思里去的,因为说白了我们都是特定文化的产物,如果我们批评一个文化,而自己好像完全没有自己批评的文化的特征,这可能吗?”
我也问自己,如果我在场,我会怎么样,和你是完全一样的,气愤同时也会担心站起来后会怎么样的“私心”,怕自己站起来后会引起打架那样的后果,不堪设想等等。我问我先生,你遇到这样的事会怎样,他说还是要电影的组织者即华人组织的人要出面制止;然后他来一句,是不是这些人听不懂这个人在骂什么呀?我说这种简单的英语还听不懂?他说完全有可能啊,所以叶子啊,咱也不知道到底那些人听懂了没有呢?
你不是鲁莽,这种所谓的“鲁莽”是我们这个民族最缺少的东西,却是对这种鲁莽最有自我批评精神的,所以我们鲁莽的人少,慎重的人多。而其实这两种人都得有,没有鲁莽的人提出什么,就不会有慎重的人想点儿什么,我觉得马克思能提出阶级的存在,那不也是一种“鲁莽”吗,他只看到the ownership of means of productin determines a person's class status, 没看到阶级还可以由prestige,power这两个东西来define,后面的两个东西(即prestige和power)是韦伯Max Weber提出的,韦伯是慎重了,但是没有马克思在前面,他能提出他的东西来吗,不太会。
我欣赏你的冲动鲁莽,好听的词是正义感和敏锐的参政意识。真心希望你保持性格里最本真的东西,这是最可贵的之所以为人的价值。
叶子啊,你的确是个善良而有包容心的人。“我写这篇文章是征求了他的意见的,他一向对我是有包容的,但也是承认错误,坚决不改的那种。这个年龄了,恐怕谁也难于改变了,只有去多交流,不求统一。夫妻尚且如此,更何况他人呢。
”----俺明白了,只有去多交流,不求统一,这年龄了,恐怕谁也难于改变了。说得是,谢谢你这样认真地回复我的评论。
这个是写给我们的阿寄老弟的。
ReplyDelete阿寄,
你这个名字让我欢喜让我笑,很不错的名字,阿寄,再下一个叫阿庆(嫂)吧,听着像广东人哈。
你想出来的招不错,我以后也要这么用。或者也可以说:hey dude, think before you speak(or yell), if you cannot think you shall get out of this country。
你说,“中国文化讲究和为贵,培养出来的人难免有些懦弱。像咱们,都是在老师和家长“五分加绵羊”的期盼下成长起来,”----讲得太入骨三分了。是这样的。我们必须也只能从自己受到的最基本的教育来反省自己的特定行为和心理。懦弱的国人,只有到了鬼子们来到家里烧杀劫掠,才喊出“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这样的话和拿出抵抗侵略的行动。
到了海外的我们,也是只唯恐融不进主流,而对自己族内的同胞一些正义行动,却极为善于挖苦讽刺,打击攻击,用尽手段而嫌其不够快意,非要置之死地而后快。这种对于同类的仇恨,实在令我叹为观止,我想和中国文化中的一些劣根性应该有关系,西岸说过,等级文化就会出现拥抱种族主义的言行,大意如此,我觉得我的博客文章受到的攻击都证明了这种规律。
有的华人宁愿为他们争取利益的华人被损害、被拘捕,也不愿有游行请愿这样的正义之举发生,因为怕损害了主子对他们的良好印象。只要能有大房子住,有工作的饭碗,跪着生存也比在中国站着活强啊。美国是接纳我们的,喂饭给我们的,怎么能对这个宗主国叫板呢。有叫板的,就叫这些叫板的滚回中国去,这里的情绪,的确值得好好琢磨,这种族内的分裂,不知别的族类有没有,但是我们中国人绝对不缺这种自我批判、践踏自己的族群人格的人。
阿寄,谢谢你对我的劝告,社会学的确太沉重了,说不影响我的日常生活是假的。我只是觉得,因为沉重,我被锻炼得不轻浮了,我对很多人的轻浮或肤浅有了好眼神。这是好的,但是同时,从坏里说,我也快成神经病了。是啊,是应该注意,不能忘记干一些很好玩的事,继续傻呵呵的,保持一颗童心,喜欢孩子喜欢的东西,阿寄,你是不是又快要对老婆大人喊:”寄花儿,上酸菜!”了?祝节日快乐!
你对为何
椰子,阿寄,这两天咱们在这里的讨论让我受益匪浅,博客五年能交到你们这样的好友,觉得自己很幸运。我一直认为生活中还是有些除了吃饭、睡觉、风花雪月之外的事情是值得我们想想,甚或付诸行动的。不争是为了平静的生活,当平静的生活被无端搅乱时,争也同样是为了平静地生活。这中间争与不争,辩与不辩的尺度恐怕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标准。
ReplyDelete刚刚绿园告诉我读了这篇文章,她也写了自己的经历,这里是链接 http://blog.creaders.net/70102065/user_blog_diary.php?did=166779 看来有类似经历的华人不在少数,可贵的是我们大家都在反思,都在认真考虑今后该怎样应对这样的事情。
椰子,“你说真心希望你保持性格里最本真的东西,这是最可贵的之所以为人的价值。”这话让我汗颜,我知道真性情是不容易改变的,但是可以消磨,我少了当年的锐气。
椰子,叶子,一个被喊过鸡自美和黑老大的,是不会太在乎名称的啊?节日快乐,加拿大的朋友们同乐!看过绿园的文章,感觉椰子和老几讲得都有理。那个L,会不会平时是个喜欢“攻击”中国的,要不人Mark怎么会跟她讲那样的话?
ReplyDelete咱们打的腹稿,但愿永远都不需要用才好。
阿寄,自从你被戴上了黑老大的“桂冠”,这“黑老大” 在我这字典里就成褒义词了:-)
Delete绿园文中的L也是个华裔,这是个能“包容”攻击中国人的家伙,用椰子的话说就是个“无意识”,要怎么绿园对她更上火呢。我是觉得二鬼子往往比鬼子还可恨。
阿寄,椰子,节日快乐!
"我是觉得二鬼子往往比鬼子还可恨。"
Delete对头呢,大顶叶子的灼见!
阿寄,你真的很有心,还看了绿园的文章,还惦记着那个L是啥意识,叶子更用心去琢磨我那些胡言乱语了,无意识这个字用得多顺哪,呵呵。
你们的节日都过得好吧?我烤了个24磅的大火鸡,挺好吃的。是用于party的。
谢谢你们的节日问候,真的很温暖:)
24磅的大火鸡!看来这个节日过得挺充实:-) 你可真能干啊!我是不会烤火鸡的。
Delete这是你们的感恩节,我们的十月份早就过完了。
这篇文章今天才看到。叶子有侠女性格,过去不曾想到。大赞!
ReplyDelete我的确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个性,只是随着年龄增加变得不那么刚烈了。我也不曾想到小舟兄会欣赏侠女性格:-) 谢谢。
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