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BC居住多年,周边以及邻省的落基山脉已经去过多次,所以这次出行把第一站直接定在了距温哥华700公里之外Alberta省的Golden(黄金镇)。头天从租车公司取回一辆Ford Escape,白色的SUV就是我们此行的白龙马,将载着我们迎日出送彩霞风雨兼程,远离都市日常生活。一路上翻山越岭,换人不换马,下午四点左右我们比计划提前到达,这里我预订了Airbnb,还是头一次使用这个系统。按图索骥,我们在小镇外不远处的山上找到住处,可谓林中小屋,有些归园田居的感觉。房子正在做外部装修,没了外皮,看起来有些斑驳简陋。先生刚下车,便有“狗吠深巷中”,四下瞧瞧却没见“鸡鸣桑树巅”。这么多年我其实已经被锻炼地不很怕狗了,但先生去敲门时,我还是有些犯憷,没敢下车。他敲了好一阵,没人应,让人不免有些忐忑。这初次Airbnb的经验将会怎样?心里没底。给房东Ryan 打电话,他说今天周五,出去露营了。走之前给我们发了信,告诉我们门没上锁,可以自己进去,一切自便。还说晚上晚些时候还会有一家人要来。原来如此!人们可以这样彼此信任,听着心里非常温暖,对房东顿生好感。
看着屋外有些狼藉的光景,想象着屋里会是个什么样子呢?推门进来,环顾四周。小镇人家,房间很整洁,大多是手工木制家具,虽说都有些粗笨,装饰色彩却很鲜艳,质朴中跳跃着些现代元素。主人似乎不是很富裕,但生活地很有些天然情调,正是我喜欢的风格。
找到我们的房间,安置停当后,也没锁门,我们开去小镇上转转。十九世纪中期这个地区涌进一些淘金者,一度这个地方被命名为黄金城(Golden City)。由于金矿的储量远没有预想的那么乐观,人们梦想中的黄金城最终没有出现,地名也就随之缩水,不再称其为城,只保留了Golden这个称谓,中文大家都译作黄金镇。太平洋铁路的开发和旅游业给这个小镇带来一些生机。
六月中下旬孩子们刚刚放假,初夏的落基山气候乍暖还寒,诸多著名景区的冰雪尚未融化,真正的旅游季节还没来临。午后的小镇街道很安静,有些小店铺已经打烊,但大多还在营业中。赶了一天的路之后我们在小镇上闲逛,举着相机有一搭没一搭地照照街景。一个小商店的色彩吸引了我,我正在取景对焦时,一家四口闯进了我的镜头,距离那么近,我毫无准备,犹豫间,孩子爸爸也意识到我正举着相机,突然蹲下来拉着两个小男孩给我摆造型,小孩子们反应都很快,马上配合,孩子妈妈则只是望着孩子的举动发笑。这一切来的太突然,我来不及多想,下意识地按下了快门。还没等我问想不想让我把这张照片寄给他们,他们已摆摆手说了再见,然后鱼贯进了小店铺。这事发生地自然而然,大大方方,趣味横生,当地人的热情幽默由此可见一斑。人与人可以在瞬间有这样的默契,我心嫣然,对小镇更是有了双倍的好感。
电话请示Ryan,问可不可以用他的厨房和厨具,满口答应,告诉我们就像在自己家里一样。那么这个周末的夜晚我们就有了一个自己的林中小屋了,于是我们决定回家做饭。临出发前我提议买了一个小小电饭锅,没想到头一天就派上了用场。先生一直埋怨我说差点把家都带在了路上,可当我在厨房烧好水给他沏了一杯热茶时,他只高兴地说“你还带了茶叶?”后来一路开车他都奢侈地享受着热茶,对我带了什么再也没有怨言了。我做饭时先生在拨弄Ryan挂在墙上的一把签满了名字的吉他,他说吉他的音定的很准,看来他常弹这把吉他。一会儿,我做好了两个菜,一个是摊黄菜,另一个被我命名为“咖喱无鸡”。
窗外是落基山的晚照,桌上是家常饭,出行第一天的晚餐可口而惬意。之后我们站在阳台上,透过树木的间隙看对面落基山脉一座座积雪的山峰,静谧的林中不只有晚归的鸟儿在婉转,还有蜂鸟不时地在空中发出嗡嗡的振翅声。
天黑下来了,开始下雨。我盘腿坐在沙发上敲我的第一篇横跨加拿大手记,先生在Ryan的电子钢琴上弹着一曲曲我们熟悉的各国民谣,琴声和着滴滴敲窗的细雨声,便好像进入了李商隐向往的“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的温柔乡。摆脱了被事物捆绑,摆脱了网络纠缠,一个闲适的山中夜晚真好。
为了给另一家人留门,夜里我们也没有锁门。小时从课本里学习“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这些年随着社会走向现代化,中国人的家只见愈来愈厚的防盗门和监狱一样的铁窗,西方报章间也常被抢劫偷盗凶杀恐怖袭击这一类报道充斥,路不拾遗夜不闭户似乎早已不是人间故事。没想到在横跨加拿大第一天我们竟有了这样的经历,很感叹他们可以把家如此这般地留给素不相识的我们,人本来是可以多淳朴少设防的啊。一夜好眠。
清晨起来发现我们久等的另一家人并没有出现,我准备早餐,先生开始收拾东西装车。早餐桌旁我俩被屋里的景象惊呆了!地上、墙上、餐桌上,到处都是细碎的彩虹光影,怎么回事?原来厨房的小窗上吊着一块水晶状的多棱玻璃,清晨的阳光从这东窗照进来时,透过玻璃发生了折射反射,撒下一屋子斑斓璀璨,让早餐中的我们沐浴在彩虹中。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居家不在奢华,让自然与生活融合,有情趣才美好。
一路上我们都在找寻这样的水晶玻璃,英文叫rainbow maker。我想试着把它翻译成中文,总不得,好像无论怎么翻译都译不出英文名称的那种韵味和深意。我们在小屋看到的彩虹光影来自rainbow maker,我们在小屋感受到的种种美好则源于人性的rainbow maker。后来我们买了好几个rainbow maker,除了留给自己,也送给了朋友。
给学生讲化学时常会谈到连续的赤橙黄绿青蓝紫全光谱和因能级跃迁后回到低能态时释放能量而产生的线光谱,每一个原子都会有自己的特征谱图。每个生命都在自己选择谱图,这些谱线就是你在人生能级间跃迁回归的轨迹。林中彩虹屋的经历就像一条色彩亮丽的线光谱,虽说只是短暂的存在,却是我们独有的一条不同于其他生命的特征谱线。宏观世界与微观世界总是有惊人的相似之处。
![]() |
小镇一家人 |
![]() |
咖喱无鸡饭 |
![]() |
林中小屋 |
2015.12.10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