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ursday, February 9, 2017

逃逸之旅 (七)







牛仔节



Prince Gorge 的房东Laura告诉我们威廉姆斯湖(Williams Lake)牛仔节的赛马斗牛比赛是必看的。加拿大国庆日下午离开Quesnel时已经两点多,五点多到达Williams Lake时我们直奔赛场,意外地竟买到了当晚七点的比赛门票。一向都是在电视里看这样的比赛,能现场看实况还是让我们有些喜出望外。

Williams Lake的牛仔节有相当的规模,赛场外热闹非凡。一个壮小伙拎着一个尺把长的电锯雕刻木制工艺品,那个对我来说一定是有些分量的大家伙被他耍得得心应手,实打实的举重若轻啊。仔细端详片刻,发现他的作品竟是一片羽毛。他游刃有余的技艺和相当精细的半成品,令人叹服,不由得产生了庖丁解牛的联想:“道也,进乎技矣。”

空场上搭了舞台,乡村音乐弹唱性味正浓,啤酒公司也来助兴,牛仔打扮的男男女女们几乎人手一罐。我们坐在凉棚下被着花格子衬衫牛仔裤牛仔草帽的男女牛仔包围着,先生倒是正巧也戴了一顶,我的不够地道,滥竽充数了。并不像电影里那样,牛仔们个个高大英俊,他们大多肤色黑红,很多矮墩墩粗粗糙糙的,可能是因为长期骑马,很多人看起来都有些轻微的罗圈腿,他们大声说笑,开怀地吃着快餐喝着啤酒,有音乐助兴,高兴劲儿上来就拽一个朋友到场地中央扭上一阵,舞姿绝对自然但在我看来不甚优美。坐在他们中间,我小口地呷着矿泉水,咀嚼着自制的苹果干,一边欣赏着音乐,一边环顾四周,审视着这些与自己格格不入的人,品着自己的精致典雅和他们的粗犷奔放,潜意识中的那种优越感不由自主地涌起。

终于入场了,来参赛的不只有加拿大,还有美国和澳大利亚的队伍,举旗的都是年轻的姑娘,个个英姿飒爽,全场一片哗然。去年女牛仔皇后得主骑马飞奔入场,疾驰中苗条健美的金发女郎覆在马背上旋风般地绕场一周,她的长发与马鬃一同在风中飘扬,黑色护腿上鲜红的流苏也在风中劲舞,好一个惊艳性感活力四射充满野性的美人儿,魅力顿时倾倒四座,使全场掀起欢呼的狂潮。我的审美倾向一向是素朴之美典雅之美,但彼时彼刻如此本真的野性之美也是极具感染力的。

主持人的语音语调很有感召力,我们已经多年没有如此忘情地观看比赛了,现场与转播的确会有不同观感。骑野马、套小牛、骑野牛、给马上马鞍、赛马,赛事一项接着一项,扣人心弦。无论成败,牛仔们个个英武彪悍勇敢顽强,看他们一个技巧地抛出长绳套把小牛扣住,另一个立刻勇敢地冲上前扳倒小牛,三下五除二就捆上两条腿,让人由衷敬佩。牛仔们比赛的不只是技艺,更是勇气,更是精神。生活造就了牛仔的天然强悍粗放,与之相比,书生的世界就会显得有些繁复无力苍白。感受到这些,不禁自我反省,想起观赛前自己的自视清高,觉得惭愧。人都有长短板,牛仔们的所作所为,又岂是我辈敢为能为的?

作为女性,作为外来者,我们往往会更多地抱怨被不公平对待,如果自我剖析,其实人人心中恐怕都会住着那个小鬼儿叫歧视,一不小心它就会跑出来招摇一番,在抱怨抗争他人小鬼儿的同时也该自我警惕管住自己的那个。



























船行芦荡



先生用船桨当船篙费力地撑着,小船在芦苇上摩擦着向前,而我则捧着相机端坐船头,一会儿瞄准一朵野莲“点射”,
一会儿对着芦荡“扫射”。一来知道自己帮不上忙,二来绝对相信他能自己搞定,因为他一向如此。这时我想起那句著名的话, The mountains are calling and I must go!(远山在呼唤呢,说啥也得走啊!)想着我突然没头没脑地冒出这样一句话:谢谢你带我走天涯。先生愣了一下,望望我,他说:你这是打哪儿说起?我笑了,然后滔滔不绝:十九世纪美国自然学者John Muir的那句经典格言啊, The mountains are calling and I must go!如果没有你开车,没有你能带我去着这儿去那儿,纵然我有千般主意万般想法,纵然我再喜欢这句话,我也不可能浪迹天涯,不可能置身这荒僻的芦苇荡中快乐到无以复加。所以我说谢谢。先生又望望我,也笑了,却没说啥,然后继续和那些芦苇做斗争。他似乎没有被我如此动人的“谄媚”所打动啊!



2017.2.9



(全文结束)












2 comments:

  1. 这一集写完了,下一集再继续啊。

    文末提到知识分子的反思,我相信那几乎是只有远离尘世车水马龙才能沉淀出的思考深度,比如说关于抱怨与不平等的参悟。我们一家人也专门驱车长途跋涉去一些安静的地方,走一走北美大地上一些诗人哲学家作家走过的路,漫步黄色的山林里分叉的两条路、金色池塘、凡尔登湖,探望曾经翻译过康科德之歌
    Concord Hymn,那首诗中“震动全球的一枪fired the shot heard round the world”发生地康科德镇。有些前人,有些地方,似乎今天的人们已经不感兴趣,每次也往往看着GPS犯晕,需要驱车来回找几遍问几处当地人才“蓬门今始为君开”,但是,各花入各眼,它们对我们内心深处的记忆和探索需求有某种独特意义。

    ReplyDelete
  2. 汤安好,我现在效率低,而且随心所欲的写,不是为了完成而完成了。但是这个进度也的确有问题,去年夏天的一次不长的旅行今年才写完,前年横跨加拿大的还差好多,去年还去了一趟伦敦,到现在还都没排上日程,所以我说腿比手快多了:-)

    的确,各花入各眼,人们旅行的动机和感受大相径庭,我这样的旅行札记本就不求有更多读者,但求有知音相通。谢谢你一直跟读交流。我们计划这两年认真走走加拿大,以后有机会再接着走美国,看世界。世界太大了,名胜古迹是走不完的,有时候我倒觉得去看看那些不为人知的小角落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感受。比如文章最后一小段我写到的那个野得不能再野的小湖,布满了芦苇状的水草,我姑且称它芦荡,还有不多的野莲绽放,置身其间我的快乐是难以形容的:-)

    另外,我很高兴你提到我的一点儿反思,,虽说不能说有什么深度,但那确是我在看比赛时发自内心的感受,以往比较少地从这个角度想问题。

    今天是元宵节,顺祝节日快乐。

    Reply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