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May 25, 2020

纽约画本 2019 —— 大都会博物馆里的雕塑

叶子按语:新冠全球肆虐,截止到今天加拿大有三百多人中招,BC七十多人。尽管如此,还是想放下瘟疫的话题,调整心情,继续《纽约画本》。(2020年3月15日)

上面是两个月之前写的,终于还是未能放下疫情的话题置身事外。疫情下连续记录了五周日记,也拉拉杂杂地写了一些其他的,便让《纽约画本》搁浅至今。今天的感染人数全球4,399,165人、加拿大72,196人、卑诗省(BC)2360人。两月之内多少人多少家庭经历不幸,两月之内大家禁足在家,生活发生了多么大的改变。(2020年5月13日)

我们还幸运地活着,生活还在继续,未完成的《纽约画本2019》也要继续,这样生活才会更有意思。




进馆排队时面对大都会正门的非洲妇女坐像感到好生奇怪,不理解为什么博物馆会把这样两尊当代雕塑摆放在如此醒目的位置,难道与馆藏相关联吗?心里知道自然不是。雕塑往往比绘画有更强烈的冲击力,不仅针对视觉,更针对思想,而当代艺术往往需要诠释。这几尊雕塑是肯尼亚裔美国女性艺术家穆图(Wangechi Mutu)的作品,被命名为《新人,将解放我们》(The NewOnes, will free Us),是关于性别与种族的作品,强调了相对边缘化的女性与非洲,以对应在美国占主流地位的男性与白人。据说大都会博物馆以此作品表达对女权主义的态度,当然,也许还有更多。艺术常常与政治挂钩,或者说为政治服务,当代艺术尤甚。

罗丹的沉思者(图片下载于The Met网站)


沉思者坐在“地狱之门”的门楣上,正考虑着死者的命运,活着,也可以是别的。谁没有过这样的时刻?这样时刻的意义何在?人就只做有意义的事情吗?这些都是严肃的大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关于这个雕塑,我有个问出来会令人发笑的问题。雕塑乍一看很协调,除了有些阴柔的右手手势,但那只是有违我喜欢的男性要阳刚的标准。可当我细看,总是觉得哪儿有些拧巴,试着做这个动作,就知道了。谁会在沉思时把右手放在左腿上支撑下巴?怪不得他一身的肌肉都紧绷起来。为什么作者选择了这么个不自然的动作?不得而知。




印度青铜雕像 Yashoda with the Infant Krishna,母婴都塑地丰满精致,这背后有个长长的故事,不想赘述了,有兴趣的读者可以去挖掘。


十一世纪印度古老的耆那教佛像。佛在冥想中。在我看来这尊佛像平静却不够慈祥。每种宗教都有他们自己的神或佛,在历史上哪一尊对了当时君王或民众的心思,便被选择,由此说来神或佛到底是客观的存在还是主观地的选择呢?



耆那教木雕穹顶,结构之复杂,雕工之精美令人叹为观止。人总是愿意在宗教建筑中穷尽智慧与财富,人们于其中寄放了对来生以致永生的希望。



这尊十三世纪印度庙宇外墙装饰中的浮雕生动地表达了男女性爱,命名为《恩爱夫妻》(Loving Couple (Mithuna))。可见宗教与宗教不同,同一宗教的发展阶段也不同,有禁欲的宗教,也有这样正视人性的。



这几年开始钟爱佛头,在多个博物馆看到不同样子的,尽管他们来自不同年代不同国度,观感都是静美,望之使人内心安静。



南美洲的陶俑,与中国汉代陶俑有神似处,不同民族的文化艺术发展大多走过相似的道路,有古朴而精致。



北魏云冈石窟彩绘雕菩萨交脚坐像。大都会博物馆里有两尊类似的雕塑,他们身形仪态都和人类无二致,端庄秀美,都给我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云冈石窟或许是再有机会回国时可以造访之处。


这尊无首无臂的雕塑依然处在动态中


憨厚的农妇



儿童的死亡最是让人心痛的……


残缺美,因为有无尽的想象空间



这尊来自非洲的陶俑有700年历史,他痴憨的姿态很招人喜爱,这种朴素浑然的仪态在现代人中鲜见。




三十年代的美国艺术。啊哈,这位都市女子的举止还真有那么股子美国佬的神韵呢。



《独特的空间连续性》是意大利雕塑家博西奥尼的现代艺术作品,创作于1913年。大都会博物馆的作品介绍说:“雕塑强调了未来主义者对现代世界快节奏和机械性的庆祝。 人物在行进中的轮廓似乎因风和速度而变形,而其光滑的金属轮廓则暗示着机械。” 二十世纪的确是人类最突飞猛进的时代,一切都在变形中……



没记录这尊雕塑的名称作者年代。没有任何附加信息,单纯地去欣赏一尊雕塑也是好的,因为没有先入为主的东西。且发明一个新词汇,把它叫“素观”吧。男孩年龄不大,正是现在孩子耍酷的年龄。他聚精会神地望着自己的脚,是干活走路起了泡还是扎了刺?让观看者不由得为他担心,想要帮他。关乎人的雕塑往往比关乎神或英雄的雕塑更能打动人心。




罗丹的作品《亚当》。人物造型紧张扭曲,一位研究罗丹的学者说,这尊雕塑是以生命的开始与结束为框架,表现了这其间生命于挣扎中存在着。细想想,的确如此。

2020.5.25





2 comments:

  1. 很喜欢那个“憨厚的农妇”。云冈石窟彩绘雕菩萨宝相庄严,自在欣喜,真好。

    ReplyDelete
    Replies
    1. 憨厚的农妇”是我自己的想象:-)
      这次在大都会博物馆看到云岗石窟的菩萨雕像,是我第一次看到,以往对菩萨像的感受都是超凡脱俗,这两尊却很接近人,真是非常喜欢。

      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