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April 8, 2024

岛屿—— 阳明山海芋

 





        台湾环岛旅行是多年的向往,拿到我们的“白马”,​环岛终于在2023年3月15日开始了。

这次计划逆时针环岛15天,海岸线一直会在右侧。

一早,出台北奔阳明山方向,正是春花季节,山寺桃花始盛开,阳明山的晚樱犹在枝头绚烂,大田里的海芋亦值花期。竹子湖顶湖停车看海芋时被卖花大姐收了100元停车费,觉得可能是无章收费,但停车地方有限,价格合理,我们没有异议。有意思的是卖花大姐在收费的同时附赠了三支海芋。她把花插在灌水的塑料袋中,顺手就挂在我们的车把手上。大姐做得自然随意,反倒让我们感到山里人有情有义,也挺浪漫。几只海芋被粗线条的先生小心地插进水瓶,放在驾驶座旁,每天都记得督促我换水。说实在的,花在驾驶座旁,开车时多少有些碍事,但我们一直努力维持着花期。带着海芋开始环岛,很棒。

     海芋状如北方的马蹄莲,我一向都很喜欢,连续多年都会在春天买回各色马蹄莲栽种。它花形优雅,配上葱绿的茎叶,亭亭玉立。曾经有台湾人告诉我马蹄莲也叫海芋,我则一直以为是海玉,感到名字比马蹄莲更雅。仔细观察,其实阳明山的海芋和马蹄莲有大不同,它们是同科不同属,比如北方人和台湾人。盖因长在水田里,海芋叶茎饱吸水分,质厚,看起来脆生生的,花壮硕,质感也不似马蹄莲那般细腻,花形不如马蹄莲卷曲回旋,而是简单的火炬状。我种过的马蹄莲有黄色、白色、紫红色等多种颜色,据说海芋只有单一的白色。马蹄莲和海芋的异同不免让人想到橘生北国为枳。

        ​阳明山是活火山地貌,在山坳中徒步,近处是海芋花田和水渠栈道,不远处是层林与花树,远望则是尚在冒着白烟水汽的小油坑火山景区,山坳不深,环顾一周,景色尽收眼底。

        农家餐馆的绿色大石桌摆在藤架下,紫藤初绽,架上浮着淡淡的紫氲。从低矮的花墙望出去是大片海芋花田。这些年看过不少花田,气质高雅如郁金香花田,如梦如幻似薰衣草花田,灿烂明媚的向日葵花田,还有欣欣向荣的油菜花、芥末花花田。看花田往往是看它的气势,海芋花田却一反以往看花田的经验,没有强烈的视觉冲击感。海芋叶茂,花并非花田的主角,于是都老老实实地开放在万绿丛中,不得招摇。花田平淡,让我多少有些失落。这失落也引我警觉。《老子》所述:五色,五音,五味,驰骋畋猎,难得之货令人目盲,耳聋,口爽,发狂,行妨。几次读到这样的句子我都不禁掩卷沉思。爽不正是今人所求吗?凡事以爽为佳,我也不出其右,而古意中爽为伤,败也。看海芋花田没有想象中的刺激,所以不爽,但它的平淡是自然体现。都说平淡是本真,真正遇到时往往不以为意。读古书并非要亦步亦趋,自我束缚,但可以从中获得警示,为人做事有所节制。

        离开阳明山,奔赴野柳地质公园,这是来台湾后第一次与海相遇。公园位于台湾北部一处狭长的海岬,地理位置特殊。千百万年的海蚀风蚀造就了公园特殊的岩石形态。我是爱石之人,对各种石头都喜欢。野柳地质公园以黄色蘑菇石著称,形状各异,因此被好命名的中国人(台湾人或许会质疑这个说法)冠以女王头一类的名字。不喜这个名字,其实是不喜把自然的一切都纳入人类狭隘的辖制空间里。怎么就非得是女王头,看起来倒更像是非洲妇人头像剪映。石头自然天成,人若赏石,当以石为主体。如果实在想要区分它们,也该给个有意思的名字,以其姿态,倒不如叫它“不屈”。野柳公园里大多数石柱顶部都有不同于黄色石柱本体颜色和质地的褐色沉积岩层。由于岩石成分各异,受到海水腐蚀和风蚀的程度便不同,自然与岁月合力雕刻了野柳地质公园的景观,远观近赏都极有韵味。

        在野柳不仅看了自然景观,还和台湾小贩有个小插曲。漫步公园旁的商业街,游人稀少,生意萧条。走到一家卖果干的小店前,一位矮小的女人在埋头干活,她认真地把散装果干称量,装袋,打包,全神贯注。听到我说话,她好像一惊,猛抬头,一张精瘦骨感的脸呈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也心里一惊。没有片刻犹豫,她便开始介绍产品,青芒果干是推荐重点。这位妇人有个特点就是说话时不动唇齿,话就像水一样流出来,字字清晰,不带停顿。她自顾自地说着,我被她的这种说话方式吸引,饶有兴趣地听着。她说那个青芒果干经过怎样的加工,如何好。我最怕酸,青芒果,想想都满口生津。她好像读懂了我的心思,从冰箱里拿出一个小铁盒,打开盖子,里面是切好的果干。她用夹子递给我一块,让我尝。我试了一块,品着。竟然一点不酸,清香,爽脆,有嚼头,口感极佳。她又递过了一块,的确好吃。瞬间我闪过一个念头:为什么不让我们尝摊上的果干,品质会不同吗?我是否要求尝一下?这个念头一出,当即被我否定。还鄙视地批判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我们一直印象极佳的台湾人怎能逞如此狡诈小心机呢?好吃就是好吃,于是我们买了好几包,准备送朋友,自己吃。路上,我迫不及待地撕开一包,果干竟然很酸,绵软,绝不是样品的品质。起先我还有点不信,心想是不是因为没放冰箱里的缘故。回家后把果干放冰箱冷藏,再试,依然很酸。唉,书生气了。

       老梅绿石槽是网上浏览偶得,据说是秘境,怪不得有台湾人告诉我,之前从没听说过这个地方。老梅绿石槽的礁岩是大屯山火山爆发后的遗留,经年累月的海浪冲刷,质地松软的部分严重侵蚀,留下坚硬部分形成纵状石槽,东北季风带来的海浪浸润石槽岩面,进而滋生绿色海藻。藻礁呈放射状入海,鲜绿与海蓝辉映,景观独特。绿石槽的景观是季节性的。始于三月,五月入尾声。刚巧三月环岛,沿着狭窄的渔村道路,赴绿色藻礁的约会。

       三月,台湾天黑得很早,六点左右就黑透了。晚上我们住北投温泉旅馆,看完老梅绿石槽只好摸黑赶路。没想到夜路竟是崎岖狭窄的山道,错车很不易,每一个弯道我都紧张得把心提到嗓子眼,好在先生很镇定。世界各地、各种路况的驾驶让他成了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司机。凭他的实战能力和我的计划安排,这些年我们不断壮游天涯海角。













   2024.4.8


(待续)     


No comments:

Post a Com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