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雄旧称打狗,源自马卡道族语言takau,意思是防御海盗的刺竹林,汉人依台语发音称为“打狗”,日据时期日本人又依日语发音改为高雄。对地名变化的解析往往反映该地区的历史沿革。
到达高雄当晚,在卫武营文化艺术中心看了精彩的话剧《京戏启示录》之后,要入住的是高雄最高的85海角大楼。车停在楼前,先生说要进去问一下怎么停车,然后再拿行李,于是我在车里坐等。不一会,两个警察来车前照相,欲开罚单,我赶紧下车解释。他们说:“这里不能停车,你赶快离开。我们先去处理一下那边的事,如果回来你还没开走,我们就要开罚单了。”我旋风一般“刮进”楼里,想到前台告诉先生。发现这里不像是宾馆,没有前台,也不知先生所踪,前厅到是有个门卫,但一问三不知,我只得“刮回”车里。怎么办呢?没办国际驾照,按说在台湾不能开车,但既然警察放了一马,就不能坐等挨罚。情急之下,几番尝试打着车,干脆哪儿也不去,围着大楼的街区转圈吧,两圈之后见先生在路边张望。终于躲过了警察的罚单,化险为夷。这是台湾1800公里环岛中我的两公里开车记录。后来才知道这栋高雄的标志性建筑并非一家旅馆,而是集商场旅馆办公居民住宅一体的综合大楼,但商场和旅馆似乎因经营不善歇业了,一个不小心,我订的是民宿。大楼里面有许多单位,我们在85层大楼的53层,楼太高,上楼都需要转一次电梯。选这个住宿是想登高看看高雄的海景,没成想房间的窗户开在天井中,给人密不透风的压抑感,即使是白天也需要开灯。
好在我们在高雄的两日都是早出晚归,第二天一大早便去参观星云大师为供奉佛牙舍利在2011年落成的佛光山佛陀纪念馆。建筑相当大气恢弘,礼敬大厅中有许多镇馆之宝,其中有千年樟木根雕《佛祖与五百罗汉灵山会》,精雕细刻,罗汉神形各异,都炯炯有神。成佛大道两侧的八塔集礼佛、教育、会议、演出、游乐、茶叙等多功能,八塔的围墙上有许多选自丰子恺《护生画集》的浮雕画,惟妙惟肖。纪念馆的植物园散落着各色花草、树木、奇石、雕塑、石刻,是个散发着自然与人文气息的清幽休憩场所。佛光大佛连同基座高108米,相当于36层楼的高度,是世界上最高的青铜大佛。佛像伟岸到让人不由得生出敬仰。大佛平台上盛开的三角梅十分剔透,在佛光普照下,颇有灵异质感。珍贵馆藏中有缅甸白玉雕成的玉卧佛,通体洁白,雍容华贵,质感宛如白瓷,头一次真正体会到什么叫洁白如玉。
在佛光大佛脚下的馆中,我们头一次体验了抄经。静心描摹一篇佛经,从心神游移到慢慢能专注在每一个字的书写上,是一次难忘的体验。回家后我买了《心经》,时不常做做静心的功课。樟树林滴水坊是素斋餐厅,临水,清幽,主食是招牌豆浆面,又称佛光面,据说是星云大师亲自传授指导。汤汁浓郁香醇,面条滑爽筋道,一餐极简的素食吃得舒舒服服,且有回味。
佛光山整个参观过程中,几次遇到带着个七八岁男孩的一家人,我注意到男孩在金佛玉佛各种佛前都跪拜磕头,动作十分熟练虔诚。夕阳西下,华灯初上,参观即将结束,在院子中又遇到这家人,在一座恐龙雕塑前孩子问爸爸:人有佛陀,恐龙有吗?爸爸沉吟片刻说:现在还没有证据说明有没有。孩子没说话,若有所思,或者只是我觉得他若有有所思。我在一旁想:孩子,这个问题恐怕要想一生了。
参观佛光山,集佛教知识、艺术欣赏、园林休闲、素食美食于一日,轻松愉快,充分体现了前不久去世的星云大师提倡的人间佛教的宗旨。大师说得透彻:“佛陀并不需要宝塔,而是众生需要,我凭著这句话而建宝塔。”我读过星云大师写的《贫僧有话说》和一本诗集,这是一位性情的智者,以一己之力成就恢弘大业,是个让人佩服的高僧。谁不希望“仁和安康,富乐吉祥”?这是在我们造访台湾前不久去世的星云大师给众生的最后祝福,我也拓印了他的一笔字墨宝带回家。
高雄有许多让我们感兴趣的地标,佛光山居首,其后还有驳二艺术特区,捷运美丽岛光之穹顶,兴达港观光鱼市……爱河是Tripadvisor 上排名30的地标。因为朋友推荐,也因为我们更爱户外自然景观,虽说是大热天,我们还是选择在爱河边的中都湿地公园走了一圈,这一圈走得很随意,却趣味盎然。旅行的意趣往往就在不经意间到来,可遇而不可求。
这里是潮间带的湿地,保存了台湾原有六种真红木树林植物中的四种,据说另外两种在修建高雄港时灭绝了,技术进步城市发展总是以伤害自然为代价的。现存的四种台湾红树有水笔仔,红海揽,海茄苳,揽李。红树林体内有大量丹宁物质,氧化后颜色会变红,所以称红树。红树林是个宝,它可固沙,防止海浪侵蚀海堤,红树皮还可以提取染料,红树林的伴生植物还有土沉香。
公园徒步中邂逅一位带孙子散步的退休警察,他退休后开始研究植物,自称能认识公园里的每一棵树,于是他拉开话匣子,兴致勃勃地给我们讲解公园中的植物。旅行中我们一向对植物有兴趣,这可是求之不得的。我们学会了根据种子的外皮判断印度紫檀和菲律宾紫檀,外皮带刺的是菲律宾紫檀,外皮光滑的就是印度紫檀了。他也教给我们区分黄槿,木槿和朱槿。黄槿的叶片呈心形,仅凭花形,不易把黄槿错认成木槿朱槿,但木槿朱槿是很容易搞混的。我养过几年朱槿,一直被我误认为木槿。木槿的叶片薄且有浅浅的三裂,它耐寒,是韩国的国花。朱槿也叫扶桑,它的叶片较厚,边缘有锯齿,没有三裂,它不耐寒,是夏威夷州花和马来西亚国花。夏威夷姑娘爱在鬓间插一只美丽朱槿。我买花时看到花名一栏写着Tahiti Wind (大溪地的风),瞬间我就知道我想要这盆花。大溪地是南太平洋波罗尼西亚岛国,这种花只能是朱槿。黄槿木槿朱槿均为木槿属,它们都是“一念朝开,一时暮落”,来得艳丽,走得绝决,不是片片凋零,而是整朵花陨落。槿花虽花期一昼却四时常开,也算是另一个独到之处。在警察先生的指点下我还头一次认识了花旗木,五瓣粉花缀满枝头,颜色有些像樱花,但没有樱花那么浓密,花形也不同。再就是台湾苦楝。巨大的苦楝树,枝叉稀疏,曲折,颇有造型,疏叶间盛开的淡紫色小花团团簇簇,星星点点,如梦如幻,馥郁芬芳,没有哪一种花开的如此绚烂又如此收敛,苦楝的合集是浪漫的紫色氤氲。苦楝真是紫色的吗?其实它是五瓣淡粉色花瓣,但是它有一个紫色的雄蕊筒。就是这个紫色的雄蕊筒让满树苦楝花看起来成了紫色。
其实这不是我们头一次与苦楝结缘。多年前在夏威夷的茂夷岛曾开车从一树紫花下掠过,当时就感到惊艳,还倒车回去观看,虽然不明就里,但这抹紫云让我许多年都不能忘怀。高雄再次邂逅,我恍然大悟,顿时爱上了苦楝。有趣的是与苦楝的缘分还在延续。一年后,2024年春日,在希腊伯罗奔尼撒半岛科林斯考古遗址,与两千五百多年前的阿波罗神庙残柱相伴的是一些尚未长叶但挂满金色小圆果实的乔木,让我一望便由衷喜爱。问了工作人员,得知是Melia Tree,输入翻译器后,我不禁惊呼:这是楝树!这就是苦楝!原来苦楝挂果后会持续一冬,直到第二年春暖花开。没想到与苦楝的缘分如此之深。
与这位退休警察先生有问有答,老师学生都很开心。这位先生退休后新添的业余爱好也给了我们有益的启发。不必拘泥于以往的工作和生活,不断学习,不断开拓,世界很大,有许多值得探索的有趣事物。
你们在台湾游走得很仔细啊,高雄都呆了两天,游记当然是巨作了。待我慢慢拜读。台湾气候温暖,植被丰富辨认植物很有乐趣。
ReplyDelete冬
冬儿回来了,最后去成台湾了吗?我们这次环岛游得随心所欲,特别开心。游记的确越写越长,其实都是捡主要的说,还是写了几万字,成话痨了:-)
Delete没有去成台湾,老妈突然发病,只好匆匆退掉机票酒店。以后再说吧。
ReplyDelete哦,知道你们没按原计划去,以为你们只是推后了。非常时期,很多事情不能计划。来日方长,再找机会。要春天去,吃水果。
Dele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