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nday, March 12, 2012

动物邻居们






引子



近一、两个月来我们遭遇了三次黑熊,共计六只。

第一次是在八月份,晚饭后先生和我在家附近的小河边散步,那时虽已近夕阳西下的时候,但天色尚早,公园里有不少孩子在玩,河边小路上有不少骑自行车和走路的人。先生和我边走边聊,正在兴头上,突然看见一个黑家伙不紧不慢地从河堤下晃了上来,就在离我们七、八米开外。那是一只不算太大的黑熊,好在它是背对着我们,正晃晃悠悠地在往前走。我们二话没说,转身就往回走。那里离市中心咫尺之遥。

第二次和第三次都是在最近,也就是20129月份,是在我们常走路的大河堤附近的蓝莓地里。一次是熊妈妈带着两个小熊,另一次也是熊妈妈和一个小熊宝宝,它们在吃地里没采净的蓝莓。蓝莓田和河堤间有一条深深的水沟,所以,后两次这样近距离地看到熊,我们还不是太紧张。

走在堤上,我问先生:“如果我们正面近距离遇到黑熊该怎么办?”
 “先一边冷静地说话,一边慢慢后退。”他听起来好像很有经验。
“要是它过来攻击呢?”我又问。
“能上树就上树,上不了树,那就和他打吧。”他说得一板一眼的。
“你怎么知道的?”我好奇地问他。
“这些都是网上讲的。总出门,你不想这事,我不能不想。”听起来,还满是那么回事儿。
“要是上不了树,也打不过呢?”我又追问。
“那就只能穿熊皮大衣了。”他不慌不忙地说。
“穿熊皮大衣?哦!”想了一下,我突然恍然大悟。

真是生命诚可贵,熊皮大衣价更高……





来加拿大后的最大感受就是人们非常贴近大自然。在城市中有动物出没是再平常不过的事了。

家的附近有个小湖,每到候鸟迁徙的时候,那里总是栖息着上百只Canadian goose。沿着湖有一条弯曲的、僻静的路是每日送儿子上学的必经之路,但这条路时有堵车的现象发生。而这堵车十有八九是因为一队队Canadian goose 在那里摇摇摆摆的过马路,有时也会有一、两只在路中间徘徊,打不定主意往哪儿去。每到这时,司机们都会表现出极大的耐心和爱心静候。别说这小街了,前两天先生回家晚了,告诉我是因为被堵在了高速上,而“肇事者”竟是一只找不着家的小鹅。

温哥华是高纬度地区,松柏遍布城市,所以动物邻居中松鼠是最常见的。这些小家伙们对人没什么恐惧感。去年入冬前,我们家遭到了这些小东西们的“洗劫”。

一天下班回家看到先生和儿子在家里吸地、收拾房间,忙得不亦乐乎。
我惊呼:“今天的太阳是从哪边出来的?”
儿子汇报说:“妈妈,今天没出太阳!
对我作了个鬼脸儿后,他又说:“今天有一群乌鸦在咱家开Party 了。”
“一群乌鸦?开Party?何以见得?”我一头雾水。

作案现场是这样的:儿子房间的窗户大开着;厅里茶几上的一盘小茶食和糖粘花生所剩无几;家里大大小小十几盆花的土都被刨过。依据过去的经验判断,是乌鸦们呼朋唤友,在我家开Party,吃花生了。至于为何刨土,不得而知。那过去的经验是:一次我们露营时, 一包带壳的花生被乌鸦吃的干干净净,而且还去壳呢!

事情就这样定了案。可几天后,我在浇花时发现花盆里的土有些异样,有很多地方长了绿霉。用手一拨,是一颗发霉的花生。再拨另一处,是一块发霉的小茶食。很快的,我就在每个花盆里都清理出一小把。 这之后的一段时间,每次浇花都会有新发现。后来有一次,我把一个花盆的土都到了出来,结果发现这些战利品被埋的很深很深。这是个冤案!要给乌鸦平反!那么“罪魁祸首”该是正忙着藏冬粮的松鼠。

这些糊涂的松鼠把冬粮藏在人家家里,它们自己丢了冬粮不说,还害得我把所有花盆的土都换了一遍。从此,再也不敢家里没人开着窗户了。只是我们一丁点都没有记恨这些让人哭笑不得的小家伙们。




健行一直以来都是我们全家喜爱的运动项目。也算我们幸运,车程十分钟的距离就有一个面积在四百多英亩的温带雨林。可不要以此就推断我们是住在乡下。这个雨林基本上就在市中心附近,我们经常在周末去那里走路。林子很茂密,在那里见过各种各样的小动物。有时,会发现路中间一种三角脑袋的小青蛇转瞬就消失在草丛里。 有时,很远处就会听到啄木鸟有力的敲击树木的声音,很粗的一棵大树竟被它的利嘴切入了一半。下周再去看,那棵树已被锯成了几段,树墩散落在小路的 两侧。林间有一个小湖叫迷失之湖,那湖中央有一棵倒伏的大树,树干的表面露在水面上,晴天时会有一排乌龟停在那上面晒太阳。湖中也有很多乌龟,还会不时地发出低沉的叫声。

一天,从社区报上读到了这样一则新闻:某某公园最近出现多起猫头鹰袭击人后脑勺事件,最严重的竟被抓去一撮儿头发,而蹊跷的是这只猫头鹰似乎只袭击金发者。分析说可能是这只猫头鹰曾遭到某位金发者的袭击。

随后的那个周末再去走路,特意挑了一件带帽斗儿的衣服穿。虽说扣着帽斗儿,心中仍是忐忑着,总是不停的回头张望。有一点风吹草动就觉得是那只猫头鹰从背后俯冲下来。先生安慰我说:你又不是金发,用不着害怕。可我想那猫头鹰的视线白天本来就很差,若一时没有看清,敌友不分怎么办?更何况它也许会改变初衷,见人就攻击。就这样紧张兮兮的走了一小段路,草草收工。

在公司和一位同事说起此事,她极认真地劝我带上头盔去走路。我?带着头盔?锻炼?我比划着给同事们看,把大伙都快笑岔气了。

自猫头鹰事件后,我已有一大段时间没去那林中走路了。前几日家里又有人开始提那个林子了。唉,也不知那猫头鹰的气儿消了没有?




城市中动物邻居中不光有松鼠、臭鼬这样的小动物,还有浣熊(racoon)、山狗(coyote)这一类的中型动物,更有鹿和熊这样的大个儿头。

浣熊的家庭观念很强,我每次遇到它们,都是两只大浣熊带一队小浣熊。而且似乎它们的“军纪”很严,出门在外一定要三只以上成列。

山狗是比较孤独的动物,总是在清晨或夜晚如孤魂一般在城市中游荡。它们消瘦的体形和快捷灵活的动作,一眼就能让你分辨出那绝不是家养的狗。前几天夜里,屋后的树林中有野兽长啸一般的鸣叫,在寂静的夜里显得很是凄厉,不知是不是这种山狗。

我与鹿有一次奇妙的邂逅。那是一个仲夏夜,大约十一点左右,我独自一人开车回家。一拐上我们家近旁的一条小街,我的前方赫然站立着一只鹿。我把车停在路旁距它两米远的地方,它竟然纹丝未动。我的车灯开着,就如舞台上的追光灯一般罩着它优美的亮相。这是一只身形硕大的公鹿,头上顶着美丽的鹿角,那与我对望的眼神是如此的恬静,没有丝毫的惊恐。我就这样定定的望着它,没有了任何的思想,那一刻,仿佛一切都凝固了。也不知过了几分钟,它从从容容的离开,奔向小街尽头的树林。那树林因为有深沟,所以罕有人至,却成了动物们的最好的庇护所。

我与鹿的这次邂逅,回忆起来是如此的美妙。我的一位朋友谈起她与熊的遭遇就不免让人胆寒了。

她家的房子建在山上。房子的结构依山势的变化错落有致,正面可以俯瞰海湾,后院便靠在森林的边缘,实在是一处清幽的所在。女主人对生活充满了热爱,把家里、院里都布置得情趣盎然。晚餐后,夫妻俩常在后院或品茗或对弈,其乐融融。

 一天傍晚,夫妻俩正在后院下棋,妻子不经意间一抬头,竟发现离他们几米远的地方有一头黑熊正不紧不慢的向他们晃来。

“熊!快跑!”随着这声歇斯底里的呼喊,妻子快速的跑进了房中。紧随着,她先生也没有拉后。他们看似很容易的脱险了,可在同一个时期,这个地区黑熊活动极其频繁,有好几个不够幸运的人先后遭到黑熊的袭击,以至于后来警察不得不射杀了几只频频伤人的黑熊。

记得我这位嫁了一位洋先生的四川朋友摆龙门阵时,大家都问她:在紧要关头使用的是那种语言。她哈哈一笑说:当然是四川话啦!

敢情所有的语言都是相通的,关键时刻,洋先生连四川话都听懂了!












2009.5.22 一稿

2012.9.27 修改

动物狂欢节——圣桑 Camille Saint-Saëns – Le Carnaval Des Animaux






Camille Saint-Saëns – Le Carnaval Des Animaux (Karnawał Zwierząt)
Slovak Philharmonic Orchestra – Bystrick Rezucha


1 – Introduction & Royal March Of The Lion (Wstęp i marsz królewski lwa) ….. 0:00
2 – Hens & Cockerels (Kury i koguty) ….. 2:18
3 – Wild Asses (Kułany) ….. 3:07
4 – Tortoises (Żółwie) ….. 3:42
5 – The Elefant (Słoń) ….. 5:46
6 – Kangaroos (Kangury) ….. 7:10
7 – Aquarium (Akwarium) ….. 8:13
8 – Creatures With Long Ears (Osobistości z długimi uszami) ….. 10:45
9 – The Cuckoo In The Depths Of The Woods (Kukułka w głębi lasu) ….. 11:32
10 – Aviary (Ptaszarnia) ….. 13:24
11 – Pianists (Pianiści) ….. 14:37
12 – Fossils (Skamieliny) ….. 15:57
13 – The Swan (Łabędź) ….. 17:19
14 – Finale (Finał) ….. 20:14


下面是汤安从网上整理的《动物狂欢节》曲子的背景介绍,有助于大家对这首名曲的理解。感谢汤安的努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圣桑Saint-Saens 《动物狂欢节Carnival of the Animals》


1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法国。当时音乐界的一批守旧平庸之辈把持着乐坛,称王称霸。在他们的影响下,音乐创作和演奏中的追求奢华浮夸的风气随处可见,而真正富于新意的作品和有才华的年轻人则受到种种压制和排挤。作为一个立足于振兴法国民族音乐的作曲家,圣桑对这种现象深恶痛绝。他不仅以自己的创作表明了与顽固保守势力的对立,更想有机会用音乐来揭露那些大人物们的真实面目。


圣桑爱好广泛,除了创作音乐外,亦曾深入钻研天文学和物理,此外他写诗、写剧本、写评论文章,写哲学著述,而且精通多种语言,他还成为一位著名的电影音乐先驱和作曲家。所以圣桑在音乐家当中可算是最博学的一位。 圣桑热爱大自然,一生酷爱旅行,足迹遍布全球,曾数度旅居北非,阿尔及利亚组曲及非洲幻想曲就是描写他对北非的印象,另外他曾访问中南半岛,二度访美,还游历了南美洲各国。


1886年圣桑先后到德国奥地利等地作巡回演出,然而因为之前对歌剧大家瓦格纳(他本是当时法国音乐家中推崇瓦格纳歌剧的第一人,但是在晚年他开始保守守旧,不断地批评印象主义音乐和后浪漫主义歌剧)的评论,引来一阵的杯葛,音乐会受到阻挠。圣桑感到灰心,旅行途中碰上在奥国一个小镇的音乐狂欢节,受朋友委托,为了这一个音乐狂欢节写下这一个作品「动物狂欢节」。


按照他的构想,他笔下的每种动物都有其特定的寓意。乐曲一开始奏出的那耀武扬威的狮子形象,其实是讽刺社会上那些有权有势的养尊处优的平庸之辈,他们惯于发号施令、颐指气使,显得不可一世。接下来的一段描写了公鸡与母鸡的争啼,鞭挞了那些爱出风头、自命不凡的“君子”和喋喋不休、搬弄是非的小人。此外,用骡子的飞奔模仿一味追求快速弹奏的“钢琴大师”的演技;用大象的步伐描绘那些技艺拙劣的所谓 明星舞星的舞技;用乌龟隐喻不学无术却拼命想往向上爬的小人;用“化石”抨击头脑僵化、感情冷漠的“学霸”….


然而,欢乐是组曲的主旋律,终曲之时乐队再现前面十三首的乐曲,奔跑的骡子、跳跃的袋鼠、鸡啼鸟儿叫……各种动物纷纷登场,汇成一个喧闹、狂欢的场面。该段曲子中还使用了进行曲般的旋律,呈现出狂欢节的欢乐气氛,最后达到高潮而结束。


由于这部作品的涵义独特,因此圣桑对它的处理也就格外谨慎。他不愿由此而遭受那些没完没了的人身攻击,从而干扰他的作曲,所以这部作品除在1886年的狂欢节音乐会上由他亲自指挥首演之后,不再允许别人在他生前出版和演奏这部作品。


2


唯一的例外是组曲中的第13段《天鹅》,并不在作者自己颁发的这项禁令之内,因为作曲家相信在天鹅身上寄托着人类一切理想美好的东西。


《天鹅》是全组曲中最精美、最著名的音乐,曲中竖琴的琶音伴奏表示清澄的湖水上荡漾的微波,大提琴优美迷人的曲调,则描写出天鹅高贵优雅的神姿,以及安详自在地浮游时的情景。极其优美的旋律在大提琴上轻缓地流出,几乎没有什么装饰,但就这样的轻描淡写却比华美的辞藻更适合于天鹅本身,也显得更加一往情深。两架钢琴的起伏音型,当然可以理解为模仿水波的荡漾,这里只作背景作用,它轻声细语地烘托主题的叙述,使整个曲子既主次分明,又浑然一体。


全曲由伴奏竖琴水波荡漾般的前奏开始,接着大提琴唱出6/4拍子圆滑奏的高雅旋律,时而上行,时而下行,情调极为优美。竖琴伴奏的节奏与音型均与前奏相同,与大提琴的曲调融和无间。结尾乐句在最弱奏中逐渐消失。《天鹅》那纯洁善良的品质,值得人们永久歌颂。


1920 年,85 岁的圣桑仍然到希腊及阿尔及利亚旅游。1921 年冬天前往阿尔及利亚避寒,却突然去世於异乡,遗体被运回巴黎安葬,葬礼极为盛大而隆重。圣桑去世后,人们看到他的遗嘱已经取消对这部作品的各种限制,自此以后,《动物狂欢节》便作为一套管弦乐组曲出现在各国音乐会舞台上。不过,直到距头一次演出近36年之后,1922年2月25日,《动物狂欢节》才在巴黎的音乐会上首次公开演奏。


1.序奏与狮王进行曲、2.母鸡和公鸡、3.野驴、4.乌龟、5.大象、6.袋鼠、7.水族馆、8.长耳人、9.布谷鸟、10.鸟、11.钢琴家、12.化石、13.天鹅、14.终曲。


1、序奏和狮王的进行曲:由双钢琴的序奏开始,出现雄伟庄严的进行曲,表示狮子的登场;这只万兽之王,迈著堂皇的步伐,带领看动物们的行列。最后的低音部低音半音进行以强有力的和弦模仿万兽之王的咆哮声而结束。


2、公鸡和母鸡: 乐曲以钢琴和小提琴用顿音演奏,模仿母鸡不停地咯咯叫鸣,之后又用钢琴高音区突出雄鸡有力的喔喔啼叫。母鸡和公鸡的叫声有时此起彼落,有时交织在一起,就象他们在对话、在吵架。短短的三十小节音乐渲染出一片鸡鸣声,生气盎然,十分有趣。


3、野驴:由钢琴飞驰般的演奏,描写在辽阔的草原上,奔跑追逐的野驴。


4、乌龟:乐曲采用了法国作曲家奥芬巴赫(1819-1880)所作的轻歌剧《天堂与地狱》中一首康康舞的旋律,原曲速度较快,狂热跳跃,情绪活泼。作者将这种在法兰西第二帝国时风靡一时的舞曲加以变形,改为行板,用低音弦乐器演奏,表现了乌龟爬行时缓慢迟钝的形象。


5、大象:乐曲引用了法国作曲家柏辽兹(1803-1869)所写的歌剧《浮士德的沉沦》中的《风妖之舞》圆舞曲的一个乐句做主题,把原来轻盈活泼的音乐,用低音大提琴演奏,曾经的轻盈如仙的风妖成了庞然大物,表现了大象踏着沉重笨拙的步伐,费力地旋转起舞的形象。


6、袋鼠:袋鼠以长而健的后腿,踢著地面向前跳跃行进。袋鼠那出奇地长且大的尾巴,也能帮助其跳跃平衡的动作。圣桑用两合钢琴交替奏出的装饰的乐句,描述袋鼠轻快的动作。


7、水族馆:两架钢琴奏出轻缓的琶音,宛如清澈的流水。在钢琴上下流动的琶音背景中,长笛与钢琴奏出高音区的旋律,描写鱼群在水中漫游,钢片琴则刻画闪闪发光的银鳞,好象透过玻璃看到水中鱼儿轻巧的游动。


8、长耳人:乐曲由第一小提琴和第二小提琴交替奏出一短一长的乐句,描绘出莎士比亚的喜剧《仲夏夜之梦》中受人使役的驴头人身怪物的悲鸣。被人用鞭子抽一下,怪物就叫一下。


9、布鼓鸟:钢琴优美、丰满的和弦,把听者带到寂静的深山森林,单簧管反复奏出的几声咕咕是密林深处传来的杜鹃啼鸣之声。


10、大鸟笼:由弦乐器的颤音来表示鸟儿振翅飞翔的声音,长笛主奏表达小鸟飞跃的情景;钢琴则模仿鸟笼中小鸟的鸟叫声。


11、钢琴家:怎么钢琴家也来参加“动物狂欢节”啦。五小节一组的钢琴法指练习按半音依次向上移位,四次反复后以一段三度练习结束。该曲借钢琴反复奏出的简单音阶式的练习曲,用以嘲笑那些只会弹奏单调乏味的乐曲而缺乏灵性的“钢琴家”。


12、化石:乐队和木琴奏出圣.桑自己创作的《死之舞》中的骷髅跳舞的旋律,随后出现法国民歌《我有一些烟草》、《啊!母亲你会对我说吗?》、《月光之歌》等片段,最后还选用了以单簧管演奏罗西尼(意大利作曲家,1792-1868)的歌剧《塞维勒的理发师》中的罗西娜咏叹调片断,并突出了木琴干枯的音色。该曲似乎告诉人们,这些名噪一时的音乐已经成为过去,随着时光的流逝都是音乐中的化石了。


13、天鹅: 乐曲开始以两架钢琴奏出平静的琶音,如一片碧波荡漾。接着大提琴舒展如歌的旋律,描写了天鹅在湖面上昂首缓缓浮游的高雅身姿和怡然自得地浮游的神态。这是一首深受喜爱的乐曲,常常被单独演奏,并被改编成各种器乐独奏或合奏乐曲。


14、终曲:乐队再现前面十三首的乐曲,奔跑的骡子、跳跃的袋鼠、鸡啼鸟儿叫……各种动物纷纷登场,汇成一个喧闹、狂欢的场面。该段曲子中还使用了进行曲般的旋律,呈现出狂欢节的欢乐气氛,最后达到高潮而结束。

6 comments:

  1. 万维博客评论(8) 引用 浏览(1045)
    发表评论


    文章评论
    作者:意味 留言时间:2009-05-20 00:03:04
    叶子,
    今日开心满怀,不仅是此文的第一阅读者,还有沙发。
    动物真的可爱,小松鼠这样调皮的,看到我忍不住笑起来。在大自然里生活久了,人都会柔和柔顺很多啊。。




    作者:海风阵阵 留言时间:2009-05-20 00:14:17
    叶子, 偶尔有不速之客来访, 不亦乐乎?




    作者:立青 留言时间:2009-05-20 02:57:13
    恭喜你们家,真正的自然之家,天人和一。




    作者:多虑了 留言时间:2009-05-20 03:05:35
    小松鼠要是跑进我家就好了,因为孩子特别喜欢它.




    作者:阿黛 留言时间:2009-05-20 09:31:12
    哈哈哈,多和谐的日子!




    作者:转悠 留言时间:2009-05-20 10:29:26
    咱家小坏坏天天琢磨怎么才能把后院的松鼠、小兔子给引到家里来呢。好温馨可爱的画面,可轮到自己打扫卫生的时候,乐趣就少了许多不是。




    作者:叶子 留言时间:2009-05-20 19:24:10
    意味,我的文就发在你的后面,还在编辑时就发现有一个阅读,心想一定是意味:—)小家伙们可爱吧。 自己笑了半天,想着讲给大家听听,权作消遣吧。

    海风,欢迎来串门。这不速之客,让人不亦乐乎,也不亦忙乎。

    立青,我们家只是进了松鼠,想想还有些兴致,尚可恭喜。若有人家进了……
    天机不可泄漏,那是我的下一集。且听下回分解吧。




    作者:叶子 留言时间:2009-05-20 19:38:38
    多虑,小松鼠再可爱也是鼠啊,它们进了家就不光是和孩子玩了,还能……

    阿黛,羡慕吧。没关系,下次我遇到这些松鼠时一定介绍它们去你家拜访:-)

    转悠,把咱这高招介绍给小坏坏怎么样?

    ReplyDelete
  2. 万维博客评论(7) 引用 浏览(896)
    发表评论


    文章评论
    作者:琴韵 留言时间:2009-05-20 23:37:22
    好!人要和自然,动物和平相处才能保持生态的平衡。早点睡,别太辛苦了。




    作者:桑妮 留言时间:2009-05-21 20:16:29
    两篇动物邻居都读了,好有趣。想着松鼠到你家造访的情形就忍不住笑。
    我家后院小动物也很多,小狗忙得追了这个追那个,累得气喘吁吁的,省得我遛了。




    作者:转悠 留言时间:2009-05-21 20:29:38
    走进自然,有小动物们与你同行,心情都会轻松很多吧。想着你扣着帽儿的样,我就想乐!:))




    作者:叶子 留言时间:2009-05-21 22:44:15
    秦韵,贴心的秦韵,谢谢你的关心。我是那种急性子的人,一篇文章一旦开始就恨不得一天一部分,快快完成。听人劝,今天早睡。

    桑妮,感到有趣,我就没白忙乎。常来串门啊。

    转悠,你看我扣着帽斗儿,战战兢兢的样子,整个一鬼子进庄儿,心情哪会轻松?:-))))




    作者:夏凉 留言时间:2009-05-22 12:13:40
    很幸运,能在市中心有这么大块得雨林。。。

    啄木鸟挺逗的。俺曾经有个柳树,后来发现沿着主干有一圈小窟窿眼,不知是怎么回事。后来发现是啄木鸟干得。。。




    作者:夏凉 留言时间:2009-05-22 12:18:28
    刚看了你的上便松鼠藏东西,俺想起看过电视,啄木鸟也藏东西。它们把干果藏进啄出得洞中,松鼠拿不出来,只有啄木鸟能用尖嘴叼出来,很聪明吧




    作者:叶子 留言时间:2009-05-22 19:55:15
    夏凉,欢迎来串门。温哥华的确是很适合人类居住的地方。刚来时很珍惜这自然环境,周末从没闲着过。现在人懒了许多,有些生在福中不知福了。

    都说啄木鸟是树木的医生。可我看若是小病小灾,啄几个洞倒还可以。这大病就得动大手术,不把树啄倒不算完啊!

    ReplyDelete
  3. 万维博客评论(9) 引用 浏览(883)
    发表评论


    文章评论
    作者:椰子 留言时间:2009-05-23 00:31:24
    叶子,
    情趣盎然的系列,悠悠道来,顶!和动物在一起的生活还是很美妙的,只要别被黑熊伤到,还是有点危险呢,你这是在郊区还是市区,居然有这么多黑熊,牛牛见到可要高兴坏了。




    作者:琴韵 留言时间:2009-05-23 03:48:35
    黑熊竟然离居民区这么近! 有点儿怕怕. 叶子注意安全啊.




    作者:立青 留言时间:2009-05-23 08:16:29
    真像童话世界,你们家是不是要备一把猎枪?




    作者:桑妮 留言时间:2009-05-23 17:49:58
    哇,熊闯到家来可真不得了。不过开车见到鹿也挺危险的,我对门邻居在我们这个小区里为了躲鹿出了车祸,汽车报废了。还是小心一点。




    作者:转悠 留言时间:2009-05-23 18:34:20
    天啊,真不可想象后院蹿出一只熊会是什么景象!还照相呢,胆儿真是够肥的哈。




    作者:叶子 留言时间:2009-05-23 19:17:16
    桑妮,去冬今春我们这里闹熊,大家是紧张了一阵。现在好像事态平稳了。见到鹿,我还是很开心的,好在不是在全速行进中。周末愉快!

    转悠,我也不敢想象有只熊在后院会作何反应。我可能会担心它打破玻璃门闯进来。朋友还是胆大的,不像我们,有点叶公好龙哈。老和你在一起,这个哈也就学会了:-)




    作者:平凡 留言时间:2009-05-23 20:07:00
    叶子,当遭遇熊时,忌匆忙逃跑,这等于告诉熊可做其猎物 - 当然还要区分不同的具体情况。如果会有熊来访的可能,不妨备瓶装“Bear Spray”以备急用 - 应该能够驱走这不受欢迎的访客。熊很聪明 - 会学习,会判断情况。
    周末好!




    作者:叶子 留言时间:2009-05-23 21:46:25
    平凡,周末好!本来是想写写有关动物邻居们的趣闻,让大家开开心。没想到反倒让大家替我提心吊胆了,真有些过意不去呢。

    Bear Spray 和猎枪都会考虑。有人说见了熊就装死。又有人说见了熊,脱下外衣举着跑,显得你很高大。不知我若是真见了熊会用那招儿:-)真诚的感谢你的关心。

    另外,读了你转载的修脚女手刃地方官员的文章,为你的忧国忧民而感动。我如你以前一样,对政治不感兴趣,想一想,就没在你那儿多嘴。




    作者:叶子 留言时间:2010-06-23 11:12:06
    作者:叶子 留言时间:2009-05-23 09:06:22

    又见椰子,真让人高兴。不过看到你又在熬夜了,多注意身体吧。谢谢褒奖。我们这儿动物出没的情况的确比较多。只不过自己还从没见过熊,当然,我也不盼着见到它们:-)

    告诉牛牛,要想看熊,去动物园是最佳选择。

    秦韵,黑熊的确离我们很近。照片上的熊正瞄着朋友家的院子,而朋友家离City Center 也就是步行十几分钟的距离。每次在他们家聚会完,我们在出门时都要先左顾右盼一下,确认平安无事,才一溜烟的钻进车里,撤退。

    立青,还真想过枪的事。可最近一年来,大温地区枪击事件频发,我们就不凑那个热闹了。 :-)

    ReplyDelete
  4. 华博网: 《动物邻居》上有 16 条评论
    寄自美国 在 2012 年 9 月 28 日上午 8:44 说道: 编辑
    居住在城市,却能与动物作伴,确实惬意。当然那大黑熊还是让人害怕。真的穿熊皮大衣就可以吗?要是大黑熊看见同伴,要上来握手拥抱怎么办?

    回复 ↓

    叶子
    在 2012 年 9 月 28 日下午 12:39 说道: 编辑
    美国,我先生说的穿熊皮大衣就是被熊吃了:-) 他这人说话就这样,我经常也是要半天才反应过来:-)

    和动物做邻居就是趣味与危机并存:-)

    回复 ↓

    寄自美国
    在 2012 年 9 月 29 日下午 7:56 说道: 编辑
    哈,看来以后跟叶公对话得多琢磨琢磨再回话。被熊吃了那就成了熊的有机体的一部分了,熊皮大衣的主人了。

    回复 ↓
    白凡 在 2012 年 9 月 28 日上午 10:58 说道: 编辑
    “那就只能穿熊皮大衣了。”
    叶子的先生好幽默!而且真是奇想!佩服一个。

    回复 ↓

    叶子
    在 2012 年 9 月 28 日下午 12:41 说道: 编辑
    是,他的那种幽默得想一下才能笑出来:-)

    回复 ↓
    汤安 在 2012 年 9 月 28 日下午 11:16 说道: 编辑
    羡慕你的邻居们,写得真动人。在国内拿着教研许可证和进口猎枪打过十几天猎,回来时,几乎跟天数一样,朋友买了圣桑的
    动物狂欢节(The Carnival Of The Animals) 等我去听。听着里面恢弘谐趣动人的不同动物乐章内疚变不已,脑子里挥不去那些枪声,连今后吃素的念头都出来了。后面登山两年多,总能回想起那些乐章,看到的动植物都亲切可爱。我们做不到素食可以理解(向欢乐兄一家敬礼!),爱护环境和动植物可一定要做好。

    回复 ↓

    叶子
    在 2012 年 9 月 28 日下午 11:55 说道: 编辑
    国内现在到处都是人,不知还有多少深山老林能打猎。

    我们现在正在实践吃素,虽说不能百分之百,八九十还是有的。觉得吃素以后非常环保,首先是垃圾大量减少,再一个觉得占有欲在减小,从生活理念上更崇尚简单生活了。在吃素的问题上,欢乐一家是模范,值得学习。

    你说的动物狂欢节提醒了我,我本来是想贴完文字后找一个相关动物的欢快的音乐视频贴上,后来就忘了。那就贴这段儿试试。谢谢。

    ReplyDelete
  5. 华博网:

    汤安 在 2012 年 9 月 29 日下午 5:41 说道: 编辑
    谢谢叶子,

    “动物狂欢节” 曲子的背景值得了解,另外,里面的"圣桑 《天鹅》"是令人无法忘怀的灵魂音乐。我把从网上整理的介绍也附过来,---但愿每个人都热爱大自然和动植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圣桑Saint-Saens 《动物狂欢节Carnival of the Animals》

    http://youtu.be/Mvh4zEKG2zs

    Carnival of the Animals – 13. The Swan

    1

    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法国。当时音乐界的一批守旧平庸之辈把持着乐坛,称王称霸。在他们的影响下,音乐创作和演奏中的追求奢华浮夸的风气随处可见,而真正富于新意的作品和有才华的年轻人则受到种种压制和排挤。作为一个立足于振兴法国民族音乐的作曲家,圣桑对这种现象深恶痛绝。他不仅以自己的创作表明了与顽固保守势力的对立,更想有机会用音乐来揭露那些大人物们的真实面目。

    圣桑爱好广泛,除了创作音乐外,亦曾深入钻研天文学和物理,此外他写诗、写剧本、写评论文章,写哲学著述,而且精通多种语言,他还成为一位著名的电影音乐先驱和作曲家。所以圣桑在音乐家当中可算是最博学的一位。 圣桑热爱大自然,一生酷爱旅行,足迹遍布全球,曾数度旅居北非,阿尔及利亚组曲及非洲幻想曲就是描写他对北非的印象,另外他曾访问中南半岛,二度访美,还游历了南美洲各国。

    1886年圣桑先后到德国奥地利等地作巡回演出,然而因为之前对歌剧大家瓦格纳(他本是当时法国音乐家中推崇瓦格纳歌剧的第一人,但是在晚年他开始保守守旧,不断地批评印象主义音乐和后浪漫主义歌剧)的评论,引来一阵的杯葛,音乐会受到阻挠。圣桑感到灰心,旅行途中碰上在奥国一个小镇的音乐狂欢节,受朋友委托,为了这一个音乐狂欢节写下这一个作品「动物狂欢节」。

    按照他的构想,他笔下的每种动物都有其特定的寓意。乐曲一开始奏出的那耀武扬威的狮子形象,其实是讽刺社会上那些有权有势的养尊处优的平庸之辈,他们惯于发号施令、颐指气使,显得不可一世。接下来的一段描写了公鸡与母鸡的争啼,鞭挞了那些爱出风头、自命不凡的“君子”和喋喋不休、搬弄是非的小人。此外,用骡子的飞奔模仿一味追求快速弹奏的“钢琴大师”的演技;用大象的步伐描绘那些技艺拙劣的所谓 明星舞星的舞技;用乌龟隐喻不学无术却拼命想往向上爬的小人;用“化石”抨击头脑僵化、感情冷漠的“学霸”….

    然而,欢乐是组曲的主旋律,终曲之时乐队再现前面十三首的乐曲,奔跑的骡子、跳跃的袋鼠、鸡啼鸟儿叫……各种动物纷纷登场,汇成一个喧闹、狂欢的场面。该段曲子中还使用了进行曲般的旋律,呈现出狂欢节的欢乐气氛,最后达到高潮而结束。

    由于这部作品的涵义独特,因此圣桑对它的处理也就格外谨慎。他不愿由此而遭受那些没完没了的人身攻击,从而干扰他的作曲,所以这部作品除在1886年的狂欢节音乐会上由他亲自指挥首演之后,不再允许别人在他生前出版和演奏这部作品。

    2

    唯一的例外是组曲中的第13段《天鹅》,并不在作者自己颁发的这项禁令之内,因为作曲家相信在天鹅身上寄托着人类一切理想美好的东西。

    《天鹅》是全组曲中最精美、最著名的音乐,曲中竖琴的琶音伴奏表示清澄的湖水上荡漾的微波,大提琴优美迷人的曲调,则描写出天鹅高贵优雅的神姿,以及安详自在地浮游时的情景。极其优美的旋律在大提琴上轻缓地流出,几乎没有什么装饰,但就这样的轻描淡写却比华美的辞藻更适合于天鹅本身,也显得更加一往情深。两架钢琴的起伏音型,当然可以理解为模仿水波的荡漾,这里只作背景作用,它轻声细语地烘托主题的叙述,使整个曲子既主次分明,又浑然一体。

    全曲由伴奏竖琴水波荡漾般的前奏开始,接着大提琴唱出6/4拍子圆滑奏的高雅旋律,时而上行,时而下行,情调极为优美。竖琴伴奏的节奏与音型均与前奏相同,与大提琴的曲调融和无间。结尾乐句在最弱奏中逐渐消失。《天鹅》那纯洁善良的品质,值得人们永久歌颂。

    1920 年,85 岁的圣桑仍然到希腊及阿尔及利亚旅游。1921 年冬天前往阿尔及利亚避寒,却突然去世於异乡,遗体被运回巴黎安葬,葬礼极为盛大而隆重。圣桑去世后,人们看到他的遗嘱已经取消对这部作品的各种限制,自此以后,《动物狂欢节》便作为一套管弦乐组曲出现在各国音乐会舞台上。不过,直到距头一次演出近36年之后,1922年2月25日,《动物狂欢节》才在巴黎的音乐会上首次公开演奏。

    1.序奏与狮王进行曲、2.母鸡和公鸡、3.野驴、4.乌龟、5.大象、6.袋鼠、7.水族馆、8.长耳人、9.布谷鸟、10.鸟、11.钢琴家、12.化石、13.天鹅、14.终曲。

    1、序奏和狮王的进行曲:由双钢琴的序奏开始,出现雄伟庄严的进行曲,表示狮子的登场;这只万兽之王,迈著堂皇的步伐,带领看动物们的行列。最后的低音部低音半音进行以强有力的和弦模仿万兽之王的咆哮声而结束。

    2、公鸡和母鸡: 乐曲以钢琴和小提琴用顿音演奏,模仿母鸡不停地咯咯叫鸣,之后又用钢琴高音区突出雄鸡有力的喔喔啼叫。母鸡和公鸡的叫声有时此起彼落,有时交织在一起,就象他们在对话、在吵架。短短的三十小节音乐渲染出一片鸡鸣声,生气盎然,十分有趣。

    3、野驴:由钢琴飞驰般的演奏,描写在辽阔的草原上,奔跑追逐的野驴。

    4、乌龟:乐曲采用了法国作曲家奥芬巴赫(1819-1880)所作的轻歌剧《天堂与地狱》中一首康康舞的旋律,原曲速度较快,狂热跳跃,情绪活泼。作者将这种在法兰西第二帝国时风靡一时的舞曲加以变形,改为行板,用低音弦乐器演奏,表现了乌龟爬行时缓慢迟钝的形象。

    5、大象:乐曲引用了法国作曲家柏辽兹(1803-1869)所写的歌剧《浮士德的沉沦》中的《风妖之舞》圆舞曲的一个乐句做主题,把原来轻盈活泼的音乐,用低音大提琴演奏,曾经的轻盈如仙的风妖成了庞然大物,表现了大象踏着沉重笨拙的步伐,费力地旋转起舞的形象。

    6、袋鼠:袋鼠以长而健的后腿,踢著地面向前跳跃行进。袋鼠那出奇地长且大的尾巴,也能帮助其跳跃平衡的动作。圣桑用两合钢琴交替奏出的装饰的乐句,描述袋鼠轻快的动作。

    7、水族馆:两架钢琴奏出轻缓的琶音,宛如清澈的流水。在钢琴上下流动的琶音背景中,长笛与钢琴奏出高音区的旋律,描写鱼群在水中漫游,钢片琴则刻画闪闪发光的银鳞,好象透过玻璃看到水中鱼儿轻巧的游动。

    8、长耳人:乐曲由第一小提琴和第二小提琴交替奏出一短一长的乐句,描绘出莎士比亚的喜剧《仲夏夜之梦》中受人使役的驴头人身怪物的悲鸣。被人用鞭子抽一下,怪物就叫一下。

    9、布鼓鸟:钢琴优美、丰满的和弦,把听者带到寂静的深山森林,单簧管反复奏出的几声咕咕是密林深处传来的杜鹃啼鸣之声。

    10、大鸟笼:由弦乐器的颤音来表示鸟儿振翅飞翔的声音,长笛主奏表达小鸟飞跃的情景;钢琴则模仿鸟笼中小鸟的鸟叫声。

    11、钢琴家:怎么钢琴家也来参加“动物狂欢节”啦。五小节一组的钢琴法指练习按半音依次向上移位,四次反复后以一段三度练习结束。该曲借钢琴反复奏出的简单音阶式的练习曲,用以嘲笑那些只会弹奏单调乏味的乐曲而缺乏灵性的“钢琴家”。

    12、化石:乐队和木琴奏出圣.桑自己创作的《死之舞》中的骷髅跳舞的旋律,随后出现法国民歌《我有一些烟草》、《啊!母亲你会对我说吗?》、《月光之歌》等片段,最后还选用了以单簧管演奏罗西尼(意大利作曲家,1792-1868)的歌剧《塞维勒的理发师》中的罗西娜咏叹调片断,并突出了木琴干枯的音色。该曲似乎告诉人们,这些名噪一时的音乐已经成为过去,随着时光的流逝都是音乐中的化石了。

    13、天鹅: 乐曲开始以两架钢琴奏出平静的琶音,如一片碧波荡漾。接着大提琴舒展如歌的旋律,描写了天鹅在湖面上昂首缓缓浮游的高雅身姿和怡然自得地浮游的神态。这是一首深受喜爱的乐曲,常常被单独演奏,并被改编成各种器乐独奏或合奏乐曲。

    14、终曲:乐队再现前面十三首的乐曲,奔跑的骡子、跳跃的袋鼠、鸡啼鸟儿叫……各种动物纷纷登场,汇成一个喧闹、狂欢的场面。该段曲子中还使用了进行曲般的旋律,呈现出狂欢节的欢乐气氛,最后达到高潮而结束。

    ReplyDelete
  6. 华博网:

    懒人
    在 2012 年 9 月 29 日下午 8:49 说道: 编辑
    非常感谢网友的链接,让我完整听了整个系列。我以往还没有系统听过圣桑的动物狂欢。大象乐章也是一个完整的故事,很有意思。当然最好的还是天鹅乐章。只是那个介绍的意境和我以往感受的不太一样。我听了几遍,还是觉得我感受比较合理。网上有个介绍,链接如下:http://www.docin.com/p-253401937.html ;主要是想群策群力,多集中些信息。我感受的意境是,在安宁的湖面,高雅的天鹅低头沉思,沉思中,带着忧伤和孤独。这种典雅中的忧伤,有强烈的感染力,应该是通过大小调的转换,旋律的绵延与下行表达出来的。

    回复 ↓

    叶子
    在 2012 年 9 月 30 日上午 9:52 说道: 编辑
    懒人兄,很高兴分享你听天鹅乐章的感想。

    “在安宁的湖面,高雅的天鹅低头沉思,沉思中,带着忧伤和孤独。”共鸣!

    我去年拍过几张天鹅的照片,回头我放到“叶子的影集”里去,可以去欣赏。当时在万维贴图时,我配了这首《天鹅》的背景音乐。

    另外,你给出的链接中又有很多链接,不知你说的是哪一个。

    回复 ↓

    懒人
    在 2012 年 9 月 30 日上午 10:16 说道: 编辑
    把这个链接:
    http://www.docin.com/p-253401937.html
    放入网址栏,就应该有篇论文:圣桑《天鹅》析评

    回复 ↓

    叶子
    在 2012 年 9 月 30 日下午 5:55 说道: 编辑
    谢谢懒人兄。去读了那篇文章,还和先生讨论了半天大调小调的问题:-) 先生给我举例说俄罗斯的很多音乐之所以总带着一种伤感,是因为他们的民族音乐多运用小调。

    这个理论我是不懂:-) 我只是去感受。

    听这首乐曲感受到的意境和你说的相同,虽说乐曲悠扬,但却是一种忧伤。

    回复 ↓

    懒人
    在 2012 年 9 月 30 日下午 6:54 说道: 编辑
    我其实也是一知半解。当年学乐器时,学了一点乐理皮毛。算是献丑:-)大调起始是三个全音阶,故比较饱满;小调是二个半全音阶,比较柔弱。各有各的优势。
    因为是博文,我谈谈我的一些想法,以助一乐。
    音阶好比文字,音小节好比句子,横向的是旋律,纵向的是和声;这样,一首曲子就像一篇文章。这些信息的综合表达就是意境。所谓条条道路通罗马。


    叶子
    在 2012 年 9 月 30 日上午 9:45 说道: 编辑
    谢谢汤安的音乐背景介绍,我已经把它加入到视频下。

    回复 ↓
    汤安 在 2012 年 9 月 30 日上午 7:23 说道: 编辑
    抱歉,不小心重复了,请删掉。

    回复 ↓
    叶子 在 2012 年 10 月 1 日上午 12:30 说道: 编辑
    懒人兄,很羡慕你们学过乐器。

    “音阶好比文字,音小节好比句子,横向的是旋律,纵向的是和声;这样,一首曲子就像一篇文章。这些信息的综合表达就是意境。”很有意思的类比。其实很多事物都有其共性,抽取形象的部分,其抽象意义都是相同的。这是不是“万物同源”的又一例证,尽管文章和音乐是思想表达,属意识范畴,而并非物质。

    ReplyDelete